返回首页

1981年海洋卫星(海洋卫星发射成功)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5-10 09:45   点击:103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卫星发射成功

卫星发射基地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文昌卫星发射中心。

1、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英文名称:Jiuq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re,简称JSLC)又称“东风航天城”,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隶属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现隶属于战略支援部队。

2、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英文名称:Xichang Satellite Launch Center,简称XSLC,又称“西昌卫星城”),是中国卫星发射基地,组建于1970年, 是我国三大航天发射中心之一,管理使用西昌、文昌两个航天发射场。西昌发射场1982年交付使用,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

3、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Taiy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er,简称TSLC)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神堂坪乡的高原地区,地处温带,海拔1500米左右,与芦芽山风景区毗邻,是中国试验卫星、应用卫星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之一。

4、文昌卫星发射中心

文昌航天发射场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是中国首个开放性滨海航天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该发射场可以发射长征五号系列火箭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

5、中国东方航天港

“中国东方航天港”项目依托烟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发挥航天、海工等工业制造基础雄厚的独特优势,打造航天海上发射母港,以及火箭研发制造中心、卫星载荷研发制造中心、海上发射平台研发制造中心和卫星数据应用开发中心,辐射带动智能制造装备、物流装备、能源装备、航天新材料、航天旅游等相关产业。

2. 海洋卫星发射成功图片

北京时间10月25日6时57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海洋二号B”卫星发射升空并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该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海洋遥感业务化观测能力,提高中国海洋预报与监测预警水平和海洋防灾减灾与海上突发事件响应能力,服务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技术支撑,助力新时代航天强国、海洋强国建设。

海洋二号B星是中国第二颗海洋动力环境系列卫星,也是中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的第二颗海洋业务卫星。该星将与后续发射的海洋二号C星和D星组成中国首个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星座,大幅提高海洋动力环境要素全球观测覆盖能力和时效性。

“海洋二号B”卫星是海洋动力环境探测卫星,它将与后续的“海洋二号C”和“海洋二号D”卫星组网形成全天候、全天时、高频次全球大中尺度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监测体系。

海洋二号B星成功发射后,卫星获取的海风、海浪、海流、海温等海洋动力环境信息可进一步满足海洋业务需求并兼顾气象、减灾、水利等其他行业应用需求,为国民经济建设、海洋科学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实测数据,同时也在国际对地观测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3. 海洋卫星发射成功时间

风云一号A星

1988年9月7日,中国启用“长征四号”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这是中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也是我国第一颗传输型极轨遥感卫星。 1988年10月15日14时26分,就在卫星发射后的第39天,从接收的气象卫星云图上,明显发现卫星沿滚动轴方向严重偏转,卫星姿态失控,导致整星失效。

风云一号卫星本体是1.4×1.4×1.2米的六面体,星体外侧对称安装六块太阳能帆板,卫星总长度为8.6米,星重750千克,三轴定向稳定,卫星运行轨道高900公里,倾角99°,周期102.86分钟,每天绕地球运行14圈。卫星装有两台多光谱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仪,它有五个通道,用于获取昼夜可见光、红外云图,冰雪覆盖、植被、海洋水色、海面温度等。

卫星资料发送方式有:甚高分辨率传输(HRPT),低分辨率图象传送(APT)和延迟图象传输(DPT)。

这是中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也是我国第一颗传输型极轨遥感卫星。

它提高了我国天气预报的时效性、准确性以及监测灾害性天气的能力。

4. 海洋卫星发射成功感想

观看大海的美景,倾听着波涛的声音 。意指一种境界,不论做任何事,都要有一颗平和的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在感受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之时,自身的精神也得以升华。

心有多静,福有多深,观海听涛,静观其变。心静,使人理智,在冷静的观察中,审时度势,做出合乎理性的判断。

5. 我国成功发射首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

中国5月22日没有发射任务。2021年5月19日12时0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二号D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标志我国海洋动力环境卫星迎来三星组网时代。

2021年5月7日02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8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69次飞行。

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末级残骸已再入大气层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经监测分析,2021年5月9日10时24分,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末级残骸已再入大气层,落区位于东经72.47°,北纬2.65°周边海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

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第一颗卫星下线

5月13日,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开园,由中国航天科工自主研发的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迎来了首颗卫星下线,这标志着卫星批产时代的来临。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

5月15日,科研团队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确认,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当天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又一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

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在轨测试验证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4月29日发射入轨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近日先后完成交会对接、航天员驻留、机械臂等平台功能测试,以及空间应用项目设备在轨性能检查,各项功能正常、运行状态良好,已进入交会对接轨道,后续将继续开展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交会对接的准备工作。

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完成第30月昼工作期

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两器于5月19日结束第30月昼工作,进入月夜休眠。截至5月19日,嫦娥四号已在月面工作866天,行驶了708.9米。

我国成功发射海洋二号D卫星

2021年5月19日12时0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二号D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标志我国海洋动力环境卫星迎来三星组网时代。

6. 海洋卫星发射时间

光缆通信的特点是:

优点:(1)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一根光纤的潜在带宽可达20THz。采用这样的带宽,只需一秒钟左右,即可将人类古今中外全部文字资料传送完毕。目前400Gbit/s系统已经投入商业使用。光纤的损耗极低,在光波长为1.55μm附近,石英光纤损耗可低于0.2dB/km,这比目前任何传输媒质的损耗都低。因此,无中继传输距离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公里。

卫星通信的特点是:

优点:(1)通信范围大;

(2)只要在卫星发射的电波所覆盖的范围内,从任何两点之间都可进行通信;

(3)不易受陆地灾害的影响(可靠性高);

(4)只要设置地球站电路即可开通(开通电路迅速);

(5)同时可在多处接收,能经济地实现广播、多址通信(多址特点);

(6)电路设置非常灵活,可随时分散过于集中的话务量;

(7)同一信道可用于不同方向或不同区间(多址联接)。

7. 我国成功发射的海洋卫星

1、从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跃上太空到2003年末,我国用自己研制的12种长征运载火箭分别从酒泉、西昌、太原三个卫星发射中心起飞,成功地发射了57颗国产卫星和5艘国产飞船。

2、57颗国产卫星中,科学技术试验卫星10颗,返回式卫星18颗,通信广播卫星11颗,气象卫星6颗,测量大气密度的气球卫星2颗,中国和巴西共同研制地球资源卫星2颗,中国资源卫星2颗,北斗导航卫星3颗,海洋卫星1颗,微小卫星1颗,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中的探测一号卫星1颗。

8. 卫星海上发射

1、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又称“东风航天城”,位于甘肃省。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

2、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又称“西昌卫星城”,始建于1970年,1982年交付使用,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2016年12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3、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始建于1967年,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原神堂坪乡的高原地区。是中国试验卫星、应用卫星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之一,同时负责我国海上卫星发射。

4、文昌卫星发射中心

位于海南省,是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

9. 中国发射海洋卫星

5月19日12时0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二号D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标志我国海洋动力环境卫星迎来三星组网时代。目前卫星顺利进入了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从年初到现在,这已经是中国航天的第十三次成功发射了,注定今年是个大丰收年。

海洋二号D卫星是由咱国家自然资源部主持建造,并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研制的海洋业务卫星。它采用66°倾角倾斜轨道,与此前发射的海洋二号B星、C星组网运行,它们将成为世界上首个海洋动力观测星座。

关于海洋二号系列卫星,其中大部分关键部件都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并不是买国外现成的东西回来组装的。作为航天大国,我们现在已经具备了这个能力,这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

三星组网的探测技术包括主、被动微波遥感器进行微波探测,遥感载荷包括微波散热计、雷达高度计和微波辐射计等。

它们的具体任务是对海洋动力环境要素实现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实时观测,观测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象地说,海洋二号系列卫星就是全方位绘制海面“地形”的。

比如海洋二号卫星对海面高度变化的测高精度达8.5厘米,有效波高精度0.5米,海面风速精度2米/秒,以及海面温度精度1.0K等等。而且通过星上装载的双频GPS、激光角反射器等设备,卫星测轨精度由原来的米级提高到厘米级。

同时海洋二号卫星还具备全球船舶识别的能力,可以接收、存贮和转发我国近海及其他海域的浮标测量数据。

有在天上观测的,当然也需要在地上收集的,也就是我们的卫星地面站。海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是海洋卫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是我们和卫星之间的桥梁一样,只有通过卫星地面站才能发挥出卫星的应用价值,并且也是卫星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

卫星地面站包括接收预处理、数据处理、产品存档与分发、应用示范、辐射校正与真实性检验、通信和运行控制等七个分系统。

它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接收海洋卫星下传的实时和延时遥感数据,经地面处理后制作成各级产品,向全国的海洋用户进行分发和服务,其中境外遥感数据是延时数据,它就类似于大数据中转站一样。

目前我国在北京、三亚、牡丹江建设了三个卫星地面接收站及杭州卫星地面接收备份站。

观测、收集这些数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我国在海洋防灾、减灾工作中提高预报、预警的准确度和时效性,以及在气象、交通、环境建设和科学应用等提供重要支撑,同时为中国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环境保护等提供数据保障。所以海洋二号卫星的发射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10. 海洋卫星的发展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共发射四颗海洋水色卫星,分行别是海洋一号A,海洋一号B,海洋一号C,海洋一号D。

11. 中国成功发射海洋卫星 九天之上

1956年,中国航天从零起步,踏上通向星辰大海的逐梦之旅。如今,中国印记早已“踏”上月球,“中国星”在九天之上熠熠生辉。

1956年10月8日,钱学森受命组建的中国第一个火箭与导弹研究机构成立。1956年也被认为是中国导弹梦、航天梦的元年。

1970年,中国用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