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温度随深度的变化
从宏观来说,水越深水温就越高。从地面往下每深100米,温度大约增加3摄氏度左右。
地表以下5~10米的地层温度就不随室外大气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常年维持在15~17℃。
到了一定深度,再往下每深100米温度大约增加2摄氏度或者1摄氏度多。
当深度变化不大时,即从微观来说,地面水的温度随日照与气温的变化而改变。
地下水的温度则和地温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地下水的温度比较恒定,愈是深层地下水,水温愈是恒定。
地下水温度如有剧烈变动时,在卫生上即表示有被污染的可疑。
地面水的温度随日照与气温的变化而改变。
地下水的温度则和地温有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地下水的温度比较恒定,愈是深层地下水,水温愈是恒定。
地下水温度如有剧烈变动时,在卫生上即表示有被污染的可疑。
若地下水水温突然增高,可能是由于温度较高的地面水大量流入的缘故。
水温可以影响水中细菌的生长繁殖和水的自然净化作用。
此外,水温对水的净化消毒亦有重要的关系。扩展资料在地理学中,水温代指地下水的温度。
一般讨论的地下水温度都指的是地壳层的水温。
足够广阔的热带洋面,这个洋面不仅要求海水表面温度要高于26 .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层海水里,水温都要超过这个数值。
其中广阔的洋面是形成台风时的必要自然环境,因为台风内部空气分子间的摩擦,每天平均要消耗3100-4000卡/厘米^2的能量,这个巨大的能量只有广阔的热带海洋释放出的潜热才可能供应。
另外,热带气旋周围旋转的强风,会引起中心附近的海水翻腾,在气压降得很低的台风中心甚至可以造成海洋表面向上涌起,继而又向四周散开,于是海水从台风中心向四周围翻腾。
台风里这种海水翻腾现象能影响到60米的深度。
在海水温度低于26.5℃的海洋面上,因热能不够,台风很难维持。
为了确保在这种翻腾作用过程中,海面温度始终在26.5℃以上。
这样,风暴就发生了。
2. 海洋温度随纬度的变化
同一纬度地区海洋虽然与陆地接收的太阳光热相同,但由于海洋比陆地散热慢,沿海地区常年温度较高,变化较小,等温线大致同纬线平行。
而同纬度的陆地区,由于陆地同海洋相比,吸收热量快,散热也快,温度年际变化大,等温线变化比较明显,向南北突出。
3. 海洋温度随深度的变化而改变
测量或查资料。
海水的盐度、温度和密度是海水的 3个状态参数。海水的密度随盐度、温度和压力而变化。因为压力一般可用深度表示,所以对固定深度来说,海水的密度只随温度和盐度而变。海水的多种运动,与海水密度的分布和变化密切相关;海水的温度对大气温度有很大的影响,能使地球的气候发生变异;海水的盐度是研究海洋中许多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地质过程的重要指标。因此,研究盐度、温度和密度在海水中的分布规律,是海洋科学的一项基本内容。
4. 海洋温度随深度的变化而变化吗
因为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明显区域只在1000米以上的表层,1000米以下水温变化不明显.所以低纬地区表面水温高到1000米附近会变成4摄氏度,变化很大;而高纬度地区表层水温已经较低,所以随深度增加水温下降幅度偏小.
5. 海洋温度的变化有何特征
在夏季,由于比热容的关系,导致陆地升温快,而海洋的温度变化慢,形成了陆地低压(亚洲低压),海洋高压(太平洋高压、大西洋高压、南印度洋高压)的情况,形成了气压梯度力,就导致了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海风(中国东部的东南季风、印度洋沿岸的西南季风和亚洲西部的大西洋暖湿气流),在加上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形成了不同方向的季风。其中还有非洲西岸的西南季风,对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也有一定的影响。这是从大的方向来说。
从小的方面来说,在白天,由于陆地和海洋的气温差,形成了海风;在夜间,则形成陆地风,与冬季正好相反。
6. 海洋温度上升的影响
在远离陆地的大洋中,海水温度分布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在靠近海岸的海域,海陆分布可以影响海水的温度。靠近陆地的海域有南北方向流动的洋流,海陆之间存在热力差异,气温与水温相互影响。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大洋,表层海水温度高于其他各大洋。年均温在20℃以上的洋面约占太平洋总面积的88% ,其中年均温在25℃以上的面积约达35%。太平洋与其他大洋一样,其海水温度升高的热力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因此,表层海水水温分布理应呈与纬线平行的带状分布。
但由于有陆地的存在、洋流性质的不同、气压风向的不一样,使表层水温分布另有特点。 从高低纬度来看,赤道附近年平均水温为25℃~28℃,愈向高纬水温愈低,等温线走向基本上与纬线一致。
从东西部来看,在南北纬40°间,东部等温线受寒流影响向低纬弯曲,西部等温线受暖流影响向高纬弯曲,即东部沿岸水温低于同纬度西部
沿岸之海水温度;在北纬40° ~60°,东部沿岸海水等温线受暖流影响向北弯曲,西部沿岸受寒流影响而向南弯曲,即东部沿岸的海水温度高于同纬度西部沿岸海水温度。
而且在北纬45。~50°和南纬50° ~60°,海水等温线的分布特别密,这主要是寒暖流交汇处温差变化大的缘故。从南北太平洋来看,南太平洋表层水温要低于同纬度北太平洋表层的水温1℃ ~2℃,这主要是海陆分布形势使北太平洋受北冰洋影响小,而南太平洋受南极影响大的缘故。
从太平洋冬夏水温变化来看,太平洋西部,由于受亚洲大陆的季风和人海径流水温的影响,表层水温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冷、夏热。
7. 海洋温度变化数据
世界海洋的水温变化一般在-2℃—30℃之间,其中年平均水温超过20℃的区域占整个海洋面积的一半以上。
海水温度有日、月、年、多年等周期性变化和不规则的变化,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收支状况及其时间变化。
经直接观测表明:海水温度日变化很小,变化水深范围从0—30米处,而年变化可到达水深350米左右处。
在水深350米左右处,有一恒温层。
但随深度增加,水温逐渐下降(每深1000米,约下降1°—2℃),在水深3000—4000米处,温度达到2°—-1℃。
海水温度是海洋水文状况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常作为研究水团性质,描述水团运动的基本指标。
8. 海洋温度随深度的变化图
因为南半球海洋多,北半球陆地大。
同样是夏天,大陆的温度要比海洋高。因此,大陆上的空气就会更为膨胀,密度也跟着下降很多,于是这风啊,也以从海上吹往陆地的风向为主。而到了冬天,相比陆地,海洋的温度就更高一些,于是,风向就以从陆地吹向海洋为主。
所以,季风的形成这就需要更为宽广的陆地,不然的话,海洋和陆地之间就无法形成明显的气压差,自然也就不能产生季节性风向的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