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确权通知书
通常情况下,寄出通知书一周内可以到达快的两三天就到了。如果遇到极端天气,比如暴雨狂风,时间会久一点。
2. 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
就业方向很广,就业前景非常不错。
海洋生态环境毕业生将可在海洋生物行业、环保等单位或部门从事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监测、调查、评价、增殖放流、受损海洋生态系统修复或重建,以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经营和管理方面工作。也可以在大学从事教育工作。
3. 2020年海洋生态修复项目
共包括五个战略⽬标和 20 个具体⽬标:
战略⽬标⼀:(通过将⽣物多样性主流化到政府和社会中,解决⽣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成因。)
⽬标 1:最迟到 2020 年,使⼈们认识⽣物多样性的价值并做到对⽣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
⽬标 2:最迟到 2020 年,⽣物多样性的价值被主流化到国家和地⽅的发展、减贫战略以及规划过程中,并以适当的⽅式,纳⼊到国家核算与报告体系。
⽬标 3:最迟到 2020 年,改善激励机制,包括取消、淘汰或改进对⽣物多样性不利的各种补贴机制,以减轻或避免对⽣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推出有利于⽣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的积极的激励机制,做到与《⽣物多样性公约》和其他国际义务协调⼀致,并考虑到国际上的社会经济条件。
⽬标 4:最迟到 2020 年,所有政府、企业和利益相关者都采取⾏动,实现或者实施可持续的⽣产与消费计划,确保对⾃然资源利⽤所产⽣的影响维持在⾮常安全的⽣态界限内。
战略⽬标⼆:(减轻对⽣物多样性的直接压⼒,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标 5:到 2020 年,所有⾃然栖息地,包括森林的丧失速度减缓 50%,在可能的地区,使丧失得到完全遏制,退化与破碎化得到显著降低。)
⽬标 6:到 2020 年,所有鱼类、⽆脊椎动物和⽔⽣植物都得到可持续、合法与⽣态系统⽅法的管理和利⽤,避免过度捕捞。对所有已接近枯竭的物种制定恢复计划并采取恢复措施,渔业不再对受威胁的物种和脆弱⽣态系统产⽣负⾯影响,使渔业对资源、物种和⽣态系统的影响维持在安全的⽣态界限内。
⽬标 7:到 2020 年,农业、⽔产和林业⽤地得到可持续管理,其中的⽣物多样性得到保护。
⽬标 8:到 2020 年,污染,包括富营养化,被降低到不再危害⽣态系统功能和⽣物多样性的⽔平。
⽬标 9:到 2020 年,外来⼊侵物种及其⼊侵途径得到确认和危害排序,危害较⼤的外来⼊侵物种得到控制或被根除,采取措施控制⼊侵途径,防⽌⼊侵物种的进⼊和定居。
⽬标 10:到 2020 年,将对⽓候变化或海洋酸化影响下的珊瑚礁和其他脆弱⽣态系统的各种⼈为压⼒减⾄最低,以确保珊瑚礁和⽣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发挥功能。
战略⽬标三:(通过保护⽣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改善⽣物多样性状况。)
⽬标 11:到 2020 年,⾄少 17%的陆地与内陆⽔域以及 10%的海岸与海洋,尤其是那些⽣物多样性和⽣态系统服务重要的地区得到保护,主要是通过有效合理的管理、建⽴⽣态典型区域及保护地等良好的联通体系、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以及把这些纳⼊到范围更⼤的景观管理和海洋景观管理来实现。
⽬标 12:到 2020 年,防⽌已知的受威胁物种的灭绝,这些物种,尤其是那些数量锐减的物种的保护状况得到改善和持续保护。
⽬标 13:到 2020 年,栽培植物、养殖与驯化动物以及这些动植物的野⽣亲缘种,包括其它具有社会-经济和⽂化价值的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得到保护,制定并实施最⼩化遗传侵蚀和保护遗传多样性的战略。
战略⽬标四:(提⾼⽣物多样性和⽣态系统服务的收益。)
⽬标 14:到 2020 年,提供重要服务的⽣态系统,包括与⽔资源有关的服务、对健康与⽣计以及福祉有益的服务等,得到恢复与保护,同时考虑妇⼥、⼟著和当地社区以及贫困⼈⼝和脆弱⼈⼝的需求。
⽬标 15:到 2020 年,通过保护与恢复措施,使⽣态系统弹性和⽣物多样性对碳汇的贡献得到提升,实现途径是保护与恢复,包括恢复⾄少 15%的退化⽣态系统,以提升对减缓和适应⽓候变化以及防治荒漠化的贡献。
⽬标 16:到 2020 年,《名古屋议定书》⽣效并运⾏,并与国内⽴法保持⼀致。
战略⽬标五:通过参与式规划、知识管理和能⼒建设提⾼保护⽔平
⽬标 17:到 2015 年,每个缔约⽅制定并开始实施⼀个有效的、参与式的和更新的国家⽣物多样性战略与⾏动计划,使之成为⼀种政策⼯具。
⽬标 18:到 2020 年,与⽣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有关的传统知识、创新和⼟著与地⽅社区的实践,以及他们对⽣物资源的传统利⽤都得到尊重,与国家⽴法和相关国际义务保持⼀致,完全纳⼊到《⽣物多样性公约》的履约⾏动中,并在履约时充分得到反映,即⼟著和地⽅社区在各个层⾯上能充分、有效地参与。
⽬标 19:到 2020 年,⽣物多样性相关的知识与科技、⽣物多样性的价值、功能、状况与趋势,以及⽣物多样性丧失的后果等得到改善或减缓,并使这些技术和⽅法得到⼴泛的分享、转移和应⽤。
⽬标 20:最迟到 2020 年,为有效实施《2011-2020 年⽣物多样性战略计划》,调动所有能调动的资⾦,确保融资程序与已经通过的《资源调动战略》保持⼀致。融资应在现有基础上具有显著增加,该⽬标将根据缔约⽅开展的资⾦需求评估报告的变化⽽变化。
4. 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确权通知书怎么写
(一)履行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森林、湿地、水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
(二)负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贯彻执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统计标准,落实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制度。
(三)负责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组织实施并指导监督各类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权籍调查、不动产测绘、争议调处、成果应用的制度、标准、规范。
(四)负责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工作。贯彻执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统计制度,负责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核算。
(五)负责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贯彻执行自然资源发展规划和战略,组织实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5. 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确权通知书模板
极目新闻消息,2月12日,网传山东青岛即墨区海洋发展局发通知称,日照附近海域发现不明飞行物,正准备击落。12日晚,即墨区海洋发展局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确有此事,具体是什么不明飞行物,他们正在核实。
6. 关于下达2021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资金预算的通知
2021年海洋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由于全国各省份的有所差异,所以具体以本省份通报为准。中国海洋大学2021年录取分数线陆续出炉,引来不少考生和家长的关注。据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天津考生上中国海洋大学最难,录取最低分高达642分,宁夏录取分数线最低,文科录取分数线都在600分以下,其中理科录取分数线仅522分。
7. 海洋生态修复规划
大自然亘古不变的规律就是“均衡”。斗转星移,各行其道;芸芸众生,各从其类;无不遵循均衡法则,万事万物,概莫能外。
由此可见,自然界何为健康?就是如何满足均衡法则,越趋近均衡状态,就越接近健康。海洋是地球上最复杂、最庞大的自然系统,海洋的健康自然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也很难形成统一的认识。
海洋的均衡,既受到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自身作用,也受到太阳、月亮,甚至其他星球的影响,是地壳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的综合反映。第四纪以来,又增加了人类对海洋的影响。所以说,海洋的均衡只能是一种理论概念,永远也不会达到真正的均衡态。因此,健康海洋也只能是一个理论目标。随着人类影响的加大,海洋健康指数肯定会连年下降,但它能从另一个侧面唤醒人们朝着均衡的方向不断发展,也就是朝着健康海洋的目标不断努力。
健康海洋的内涵
海洋是地球的命脉,海洋在全球范围内调控生态、滋养生命、影响经济、孕育文明。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没有海洋健康,就没有人类的繁荣。今天海洋无偿赠予我们的,正是关乎明天人类存亡的无价之宝。
总体说来,近海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突出表现为三点:
一是海洋生态系统退化。滨海湿地、珊瑚礁、红树林等海岸带生态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不断加重,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海湾、河口及滨海湿地无机氮含量持续增加,氮磷比例失衡日益严重,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二是海洋生态灾害频发。赤潮、绿潮、水母等海洋生态灾害发生频率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赤潮生物种也由几种增加为几十种,给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损害。三是近海污染日益严重,使生态系统平衡失调。首先受到危害的是海洋植物,继而是海洋动物,而最终受损的还是人类自己。
关于海水动力系统健康。海水是海洋的基础,没有海水就不称其为“海洋”。海水是地球上最广袤、最重要的资源体系,也是最重要的动力系统。自古无风三尺浪,一平方公里海面储存的波浪能就足足超过一个三峡大坝。可见海水动力系统的平衡是何等重要。而这种源于自然、人类难以控制,甚至难以预测的动力系统是否健康稳定,关键是靠自然界的均衡作用调节。由于海洋动力系统的不平衡,使海洋灾害频仍,令人谈虎色变。风暴潮灾害、海浪灾害、海冰灾害、海雾灾害、飓风灾害、海啸灾害等突发性事件都源于海水动力系统的不均衡。
关于海洋洋地质系统健康。海洋就是由海水和海盆构成的统一体,而与海盆相关的内容就是海洋地质系统。不管是“盆底”发生破裂还是“盆缘”发生变化,都会对海洋产生巨大影响。由此可见,海洋地质系统是健康海洋的基础,只有盆底完整、盆缘稳定,才能稳定整个海洋。
海洋如何服务人类健康
海洋是维护人类健康的最大医药宝库。海洋的特殊环境孕育了特殊的生态系统,也形成了特殊的药物资源。向海洋要药,开发“蓝色药库”,保障国民健康已成为“健康中国”的重要环节。随着陆地药源的匮乏,海洋已成为不可替代的新的健康产业资源。人们越来越清楚,未来的药品与保健品的主要原料基地在海洋。
发展海水养殖业,既能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又能弥补因过度捕捞而损坏的生态环境。创建立体化海水养殖新模式,加快海水养殖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大力发展超大型智能化深水网箱养殖、工厂化设施养殖、集约化池塘养殖,提高名优特养殖产品比例。
如何维护海洋健康
世界上的海洋是连通的,海水是流动的,全人类拥有同一片海洋。海洋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依托和支撑。只有全人类共同努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海和谐,才能真正维护海洋的健康。也只有健康海洋,才能真正把可持续的资源和空间奉献给当今人类,才能真正促进人类健康。中国是海洋大国,健康海洋是健康中国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倡导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未来健康海洋的联结线,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联结线,更是沿海国家促进国民健康的联结线。
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保障人类食品安全。
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就是通过增殖放流、资源修复、海洋牧场、海底鱼礁、海底森林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克服海底荒漠化,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平衡。
从水产环境、健康苗种、病害防治、养殖模式、精深加工、安全监测等方面,进行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质量安全分析,完善现代水产品加工综合配套技术,建立规范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海洋食品的健康安全。
开展生态资源修复,发展海洋牧场,恢复海洋生态环境。
科学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环境,遏制海洋生态荒漠化的发展势头,是打造健康海洋、实现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坚持绿色发展,突出人海和谐,努力减少海洋环境污染。
目前海洋微塑料、海洋垃圾、海洋污染、海洋富营养化、海洋酸化,已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生物资源过度开发、海岸工程无序建设,导致海洋自然系统功能严重衰退,有些海区“荒漠化”严重。因此,急需开展环境、生态和资源开发的全面调查,建立全方位、实时化、连续性、定量化的污染检测体系及重要海洋生态灾害预测预报体系。
以活性物质提取为突破口,加大海洋天然产物开发,打造新型蓝色药库。
重点开发针对抗肿瘤和治疗糖尿病、心血管病、抗衰老、抗帕金森氏综合征等重大疑难病症的海洋药物。密切跟踪已进入临床试验的海洋药物的应用开发,强化海洋新药高通量筛选平台和技术集成,开发深海和极地海洋生物活性物质采集、分离、鉴定技术,研制海洋化学合成和半合成药物和海洋多糖、多肽和核酸类的海洋药物。发展现代海洋中草药,开发滩涂湿地药用盐生植物资源。
发展海水农业,实现“耕海种洋”,拓展新的蓝色经济空间。
面对当前人增地减、灌溉用水匮乏、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的现实,应充分利用盐碱地、滩涂、滨海湿地、海面水域和海底洋盆等空间资源,以海水为媒介发展“海水农业”,真正实现“耕海种洋”“白地绿化”“蓝色粮仓”。
强化预警预测技术,发展防灾减灾产业,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针对海底地震、海岛火山、台风海啸、风暴潮、富营养化、海洋酸化等生物灾害、地质灾害、海水灾害和突发性海洋污染事件,发展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的自动化、高精度、时效性的海洋灾害和环境污染预警预报技术,为海洋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持,为制定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提供依据,为抗击海洋灾害的组织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加强海洋预报、防灾减灾、救助打捞、渔业安全通信救助体系和海洋环境信息的服务体系建设,为海洋产业和生命财产的安全提供环境保障。
海洋防灾减灾重在预测,贵在预防。关键是把由政府被动地应急处置变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主动的、长期的、预先的产业性投资,实现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向“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根本转变。要强化政策引导,突破关键技术,发展新型防灾减灾产业,把海洋防灾减灾变成沿海国家的自觉行动,使蔚蓝的大海真正造福全人类。
8.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资金管理办法
2021年世界地球日主题是“修复我们的地球”。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从自然资源管理到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逐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新关键词。
国土修复,重在“得法”
作为我国第一部针对一个流域的专门法律,长江保护法已实施一个多月。黄河保护法正加快推进立法进程。长江、黄河保护立法,将生态保护修复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规范。
与此同时,我国完成或加快推进的立法修法工作包括森林法、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沙治沙法、土地管理法,以及矿产、草原、自然保护地、野生动物保护、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空间规划等方面的重要法律,都注重生态修复理念,为国土修复工作提供全面法律支撑。
作为资源管理、生态保护领域重要改革任务,国家出台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自然保护地体系、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严格管控围填海和天然林、湿地保护修复,以及推行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等重要政策文件,“修复”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今年是《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实施第一年。作为国家层面出台的第一个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综合性规划,对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做了系统规划,将重大工程重点布局在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含黄土高原生态屏障)、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三区四带”。
真金白银,“还山复水”
8779亿元!这是最近5年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生态保护修复相关转移支付资金数目。还青山以葱茏、复水以澄澈,国家掏出的是真金白银。
国家生态保护修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陆续启动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在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地区开展25个试点项目;支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支持京津冀周边、汾渭平原、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重点地区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防沙治沙,扩大退耕还林还草,支持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加快推进国有林区林场改革,落实天然林保护全覆盖政策;加强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强化湿地保护修复,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我国还积极推动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如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按照市场化规则运作,首期募集资金88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出资100亿元,重点支持长江经济带地区开展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和国土空间绿化、能源资源节约利用等。
国家还通过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债券等多种方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加大投入。自然资源部出台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通过赋予一定期限的产权等政策,激励社会主体投入矿山生态修复。
宁静、和谐、美丽,还给自然
还林、还草、还湿、还湖、还滩、还海,只要人类还万物休养生息的时间,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是惊人的。
一定要给人类活动划定边界:“十四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将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系统保护陆地和海洋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调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将整合优化后的自然保护地、生态极度重要和极度脆弱区域以及国家一级公益林、重要湿地、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冰川及永久积雪、红树林、珊瑚礁等重要生态系统划入生态红线。
应划尽划、应保尽保,实行严格用途管制,防止过度的人为活动干扰,特别是加强执法和督察,只要人类给自然以休养生息的时间,自然就会给人类一个不断更新的美好家园。
9. 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确权通知书图片
普海休渔船指的是中国政府为保护渔业资源而颁布的一项政策,即在海洋渔业过度开发的状态下,规定每年的暑期(一般为5月1日至8月16日),禁止所有中国海域的渔船捕捞。这样可以减轻渔业资源的过度开采,保护渔业资源,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普海休渔船是中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之一。除了禁渔期外,中国政府还鼓励海洋渔业开展休渔制度、调整渔业结构等,以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此外,在普海休渔船期间,渔政执法部门也将加强巡航检查,严格禁止任何的违规捕捞行为,从源头上保障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0. 海洋生态修复工程需要什么资质
河道养殖属于水产养殖,需要进行相应的手续办理。具体流程如下:
1.前期准备:首先需要找到一个符合要求的河流段,然后进行评估,评估通过后购买养殖用地,并提交养殖计划书、申请书等相关材料。
2.协商谈判:经过审查通过后,需要与相关部门协商谈判研究方案、签订合同等。
3.审批手续:将方案和合同提交有关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包括水利、水产、环保和渔政等部门,通过审批后,领取养殖许可证。
4.建设过程:施工过程中,需按规定完成各项验收手续。
5.运营管理:养殖过程中,还需要遵守水产、环保、安全等相关规定,建立相应管理体系,保证养殖生产的安全和稳定,同时还需每年进行规定的检查和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