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上海洋泾浜事件(上海洋泾浜事件是哪一年)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5-08 03:41   点击:142  编辑:jing 手机版

1. 上海洋泾浜事件是哪一年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这个条约规定清朝要五口通商,上海是五个通商口岸之一。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

1845年11月29日,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富尔与上海道台宫慕久谈判,双方签订了《上海土地章程》,也称《上海租地章程》。根据这个章程,划定东面到黄浦江,南面到洋泾浜,北面到李家场,也就是今天的延安东路到北京东路之地。次年,又议定西到现在的河南中路为界,共830亩面积的地方,作为英国人的居住地,这就形成了英租界。每亩地年租金为1500文铜钱。当时规定,英国人可以在租界里建立自己的居民点,在那里租地建房、办产业,将其作为一个通商的口岸。

1846年,英国人组建道路码头委员会,作为租界的市政组织、管理机构。到1848年11月,英租界面积已经扩大到2820亩,西面到今天的西藏路,北面到苏州河。

1854年7月11日,租界当局召开租地人会议,修改《上海土地章程》,将原先的道路码头委员会改组为工部局,并由工部局组建巡捕房。从此,工部局就成为租界的最高市政机构。

美租界是1848年设立的,起初并没有正式划定地方。到了1863年6月,美国驻上海的领事和上海道台划定了它的界址。因为当时美租界划的地方很大,但里边没什么工厂、码头,空地很多,而英租界里面人口多,土地也贵。所以同年9月,英美双方商量把两个租界合并,因而美租界的存在时间很短。

到了1899年,合并后的英美租界的面积达到33503亩,正式定名为“公共租界”。之后租界当局又想出花招,向清政府提出要越界筑路,就是把租界里的道路一直延伸修筑到租界的外面,比如虹桥路。筑了越界道路后,租界当局又提出要保证道路的管理治安,把警察派到这条道路,然后找借口把这条路及路旁边的地划为他们的地方,这又变相扩大了租界的占地面积。虽然在法律上这不是租界,但很多事情都直接归租界管。

越界筑路地区的房价一般要比租界里面的便宜,治安和市政管理往往都是租界管的。因为租界的管理比华界好,所以,中国人也喜欢利用越界筑路地区。比如鲁迅在上海居住的地方,就属于越界筑路的地方。他从家里步行没多远,进入四川路就是租界了,但他住的地方不是租界。包括左联活动的场所,好多都是越界筑路的地方。这些地方的特点是,房子质量不错、房价比租界里面的便宜,治安由租界来管理,有什么事进入租界比较容易。上海有些红色文化地标也设立在这样的越界筑路地方,因为在这里有些事情租界管不到,又便于与华界和外界联系。

就这样,公共租界在3万多亩面积的基础上,实际上控制的地方要更大,包括今天的杨浦、虹口、黄浦、静安等区。这些地方有的全部是,有的部分是,英租界、美租界合成的公共租界所占的地方比法租界大很多。

法国人不甘落后。在1849年4月,法国驻上海领事就用跟英国人同样的方式,获准设立了法租界。它的最初面积是986亩,后来经过多次扩展,到1914年,法租界面积达到了15150亩。

当时的上海县城外面就是法租界,再往北是公共租界,从苏州河边上西藏路以东,一直到虹口、杨树浦。那时的上海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格局,叫作“一市三治四界”,即一座城市有三个管理机构——华界、公共租界、法租界,华界又分为南市与闸北。

租界是清政府把土地租给外国人居住、经商的,中国人不可以随便入住租界,但可以进入租界做买卖,这叫“华洋分处”。最初的几年里,租界和华界相安无事。到了1853年,上海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就是小刀会起义,它改变了上海租界原先“华洋分处”的状态。

租界里面本来是不准华人租房租地的,由于小刀会起义爆发,在太平天国战争期间,有大批华人迁入租界,其中不少是富人,有资产,租界当局很乐意留下这批华人。1854年,英、美、法三国领事修订《上海土地章程》,在租地人大会上通过了《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确定租界范围为原来的3倍,华人租地可直接呈报各国领事并转上海道台查核,默许华人租地。从此,华人可以合法地在租界里面租地、建房、居住。于是,就有了以后第三次修订《上海土地章程》,在工部局里增设华人董事席位,简称“华董”的后续。

上海开埠以后,只有过英租界、法租界、美租界、公共租界这4个租界。同时存在的或是英租界、法租界、美租界,或是公共租界、法租界,从来没有其他租界。现在有的影视剧或是书籍中提到的“日租界”是错误的,日本从来没有在上海正式设立过租界。造成有日租界这样误解的原因是:当年在上海的日本人大多数聚集在虹口,加上一些日本人横行霸道,租界当局奈何不得,这就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认为这里是日本人的租界。其实除了英美法3国,其他国家包括日本在内,根本没有租界。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军队占领接管了公共租界。

因为中国参加了反法西斯同盟,在中国政府的要求下,1943年,中国与美英两国签订了新的条约,美、英放弃在华的治外法权,将租界交还给中国,投降了德国的法国政府也宣布把法租界交还给中国。所以,租界实际上到1943年就不存在了。当然,中华民国政府正式履行租界的收回法律手续,是在抗战胜利以后。

2. 洋泾浜由来

招商局─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先驱(创立于1872年)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上书清政府设立招商局奏章。洋务运动期间,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主张设立招商局,获同治皇帝批准。1872年12月26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轮船招商局正式诞生,次年1月17日在上海洋泾浜永安街正式开门营业,也是中国洋务运动硕果仅存的产物。

3. 洋泾浜是什么中产生的一种特殊形式

洋泾浜原是上海的一条河浜,位于从前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之间,后来被填成一条马路,即今天的延安东路。所谓“洋泾浜英语”,是指不讲语法,按中国话“字对字”地转成的英语。

它最初是十九世纪中外商人使用的混杂语言,只有口头形式,没有统一的书面形式,而且变体很多。该语言流行于当时的上海洋泾浜周边地区,故由此得名。由于该语言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洋泾浜英语”(pidgin English)一般被认为与中式英语具有相同的含义,但事实上它只是中式英语的一个代表,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更为特殊的历史意义。

4. 上海人说的洋泾浜是什么意思

17世纪后,经过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英国不断向外扩张,掠夺世界市场。

英国商人所到的港口、城市,就会因商业交易的需要,产生和形成一种business English(商业英语),其主要特点就是以当地母语为主,夹杂着许多英语词汇。

这种语言被讲作pidgin或pidgin English,近代以后,中国人多讲作“洋泾浜”或“洋泾浜语”。 洋泾浜是原上海县城北郊的黄浦江的支河,长约2公里,宽不足20米,在江南水乡的上海,它实在是一条不起眼的小河浜。洋泾浜是英、法租界的分界河,所以也常被当作“租界”的代词使用;租界里生成和使用一种以沪语为母语,夹杂着英文词汇的pidginEnglish就是“洋泾浜英语”。pidgin与pigeon(鸽子)的发音相同,也有人把它讲作“鸽子英语”。

5. 洋泾浜现象

洋泾浜又称皮钦语,是十七世纪以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通商口岸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是当地人在同外来殖民者打交道过程中学来的一种变了形的外语。

洋泾浜的共同特点是:词汇量很小,其中绝大多数取自外语,极少数取自当地词汇。

语音经过当地语言音系的大幅改造,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限度,带有本地语法的痕迹。只用这少量的外语词汇和极其简单的语法规则,许多事物只能用迂回的比喻描画方式、用词组甚至句子来表达。

又者洋泾浜是当地人没有学好的殖民者的语言,是殖民者语言在异域的有限交际范围内使用的一种特殊变体。

洋泾浜使用场合有限,不作为母语传授给下一代。一旦社会环境改变,就会自动消失。所以一般不被看作正式的语言,还算不上“混合语”。

6. 洋泾浜的历史

唐天宝十载(751年),吴郡太守奏准设立华亭县,上海地区始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

北宋时期,上海大陆地区分属华亭县和昆山县,崇明地区属海门县。

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1218年1月7日)立嘉定县,上海地区始有两个独立行政区划。

至元二宋熙宁十年(1077年),有上海务之设。元代上海立县,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县域约今吴淞江故道以南市区、青浦县大部、闵行区大部、浦东新区大部和南汇县。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开埠,道光二十五年上海县洋泾浜以北一带划为洋人居留地,后形成英租界。

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裁松江府、太仓州,上海地区属江苏省。1925年,北洋政府允准上海改为淞沪市。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成立,直辖于中央政府,上海始有直辖市一级建置。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是直辖市。1958年1月、11~12月江苏省上海、宝山、嘉定、松江、川沙、南汇、奉贤、金山、青浦、崇明等10县先后划入上海市,上海市有14个区、11个县。1960年1月,有12个区和11个县。1960年3月,浙江省舟山县嵊泗人民公社划属上海市。1961年上海市辖12区、10县。1962年嵊泗又划归浙江省。1964年5月辖10区10县。1980年辖11区10县。改革开放后新设立了浦东新区,上海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7. 洋泾浜是哪里方言

洋泾浜,原是上海的一条河浜,位于从前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之间,后来被填成一条马路,即现代的延安东路。

洋泾浜的历史背景:

洋泾浜原本是上海黄浦江一条支流的河名,它东引黄浦江水经八仙桥西流,北通寺浜(今慈溪路、重庆北路一线)、宋家浜(今苏州河),西通北长浜(今延安中路),西南通周泾(今西藏南路)。它虽是一条不起眼的小河浜,却四通八达。

1845年11月,上海道台宫慕久被迫公布与英国驻沪领事巴富尔“商妥”的《上海土地章程》,同意把洋泾浜北、李家场(今北京东路外滩)南一带作为英人居留地。

1849年4月,上海道台麟桂又屈服于法国驻沪领事敏体尼的淫威,宣布将洋泾浜南、护城河(今人民路)北划为法租界。从此,本来默默无闻的洋泾浜成了颇受瞩目的上海两租界的界河;而“洋泾浜”(或“洋泾”)一词,则一度用作租界的代称。

洋泾浜英语:

当时随着大批从事经济掠夺的英商涌入,在没有共同语言而又急于交流的情况下形成一种:“商业英语”,西人称作“皮钦语”,华人则叫做“洋泾浜英语”。洋泾浜英语主要特点就是以当地方言为主,夹杂许多英语词汇,属于不同语言人群进行联系的混合语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