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明朝海洋探索的表现(明朝的海洋关系和现代海权观念)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5-06 20:22   点击:88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明朝的海洋关系和现代海权观念

海上大王 ——郑芝龙

郑芝龙(1604年4月16日-1661年11月24日),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镇人,民族英雄郑成功之父。是明末清初东南沿海台湾及日本等地第一大海盗。

郑芝龙:

明末清初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日本第一大海盗

抗荷英雄

郑芝龙(1604年4月16日-1661年11月24日),祖籍光州(今河南固始),字飞黄(一说字飞龙),原名一官,天主教名尼古拉,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镇(今福建泉州南安石井)人,明末清初东南沿海台湾及日本等地第一大海盗,最大的海商兼军事集团首领,先后归附明清两朝为官。

郑芝龙在17世纪中国明朝海禁与世界海权勃兴的时代的背景下,以民间之力建立水师,周旋于东洋及西洋势力之间,并于1633年在泉州金门岛的料罗湾海战中成功击败西方海上势力,在郑和船队退出南中国海200年后,重夺了海上主导权,是大航海时代东亚海域举足轻重的人物。

郑芝龙对历史的其他影响还有作为先于荷兰人的,和李旦和颜思齐等人及部众在台湾建立基础,为汉人移台的主要据点。并为其子郑成功留下强大海上基业,郑成功以此资本抗清,并在南京兵败后以海上武力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

不久清军入关,郑芝龙于1646年降清后被软禁北京,清朝利用郑芝龙多次招降其子郑成功不成,遂于1655年入狱,于1661年11月24日被杀。

2. 明朝的海权思想

历史上有好几个国家称霸过权,明朝时期的中国,荷兰,英国,西班牙,葡萄牙,都曾经当上海上霸主,二战时的美国,日本,现在美国名副其实是海上霸主。这些国家都有这航海的能力,现在美国追求霸权主义,成为海洋霸权的国家,他靠着自己强大的海军实力,称霸世界,不得人心,收到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事个国家的反对

3. 明朝的海洋政策对后世影响深远

中国古代海防建设是从明代开始的。明代以前,如春秋战国时期,三国时期,一些依江傍海的诸侯国,虽建有水师,并进行水战和海上攻防作战,但还没有明确的海防设施和固定的编制。

明朝初年,日本海盗形成了庞大的队伍,历史上称为“倭寇”。

他们在中国东南沿海进行武装掠夺和骚扰,给沿海地区带来了深重。

为了抵御倭寇,朱元璋开始加强海防建设,在沿海设置卫、所体制(规定“度地要害,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建立水军。

直到明朝中期以后,戚继光建戚家军,在沿海地区构筑水域,编练军队,才彻底平定了倭寇,海防得到了巩固。

清朝前期,在明代卫、所体制的基础上,逐步将沿海建成炮台要塞式的海岸防御体系。

如,海岸要塞:长山列岛、舟山群岛等;海口要塞:虎门、温州、吴淞口、大沽口等;海岸要塞:福州、厦门、烟台、威海、旅顺、大连等;江防要塞:江阴、江宁(南京)等。并编有江河水师和外海水师。

在天津还建有满蒙八旗水师营(相当于海军基地)

4. 明朝的海洋关系和现代海权观念的关系

郑芝龙(1604年4月16日-1661年11月24日),祖籍光州(今河南固始),字飞黄(一说字飞龙),原名一官,天主教名尼古拉,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镇(今福建泉州南安石井)人,明末清初东南沿海台湾及日本等地第一大海盗,最大的海商兼军事集团首领,先后归附明清两朝为官。

郑芝龙在17世纪中国明朝海禁与世界海权勃兴的时代的背景下,以民间之力建立水师,周旋于东洋及西洋势力之间,并于1633年在泉州金门岛的料罗湾海战中成功击败西方海上势力,在郑和船队退出南中国海200年后,重夺了海上主导权,是大航海时代东亚海域举足轻重的人物。

郑芝龙对历史的其他影响还有作为先于荷兰人的,和李旦和颜思齐等人及部众在台湾建立基础,为汉人移台的主要据点。并为其子郑成功留下强大海上基业,郑成功以此资本抗清,并在南京兵败后以海上武力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

不久清军入关,郑芝龙于1646年降清后被软禁北京,清朝利用郑芝龙多次招降其子郑成功不成,遂于1655年入狱,于1661年11月24日被杀。

5. 从明朝的海洋关系阐述现代海权观念

规模:郑和船队庞大,船多人多;哥伦布等人船队很小,船少人少。

目的: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扩大明朝的影响,加强海外联系;哥伦布等人远航是为了开拓市场,掠夺财富。性质:郑和下西洋是与各国友好交往的义举;而哥伦布等人远航属殖民扩张活动。影响: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启示:我们必须要建设一个开放的海洋大国,闭关锁国只会丧失机遇,丧失海权必然会陷入极大的被动和困境。

6. 明朝的海洋政策

郑和下西洋: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这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戚继光抗倭:明朝的时候,由于日本国内形势的变化,便酿成了倭寇侵扰中国沿海地区的倭患,和以戚继光为首的中国军民抗击倭寇的斗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