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的水压温度信号(简述海洋水温测量技术)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5-06 11:45   点击:204  编辑:jing 手机版

1. 简述海洋水温测量技术

海洋中的声速

  海水的声学特性之一,与海水的密度、压缩率和比热容有关,也与温度、静压力和盐度有关。因此海洋中的声速因时因地而异,但大致在 1450~1540米/秒范围内变化。可用声速仪在海上现场直接测量声速,也可以通过测量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然后按经验公式计算。广泛采用的是1962年发表的W.D.威耳孙海水声速公式,它已编制成声速计算表加以应用。此式适用的温度、盐度和静压力的变化范围很宽,均方误差为±0.3米/秒,大致和声速仪的测量结果相当。1971年,H.W.弗赖伊和J.D.皮尤发表了更精确而简单的声速经验公式:

c=1449.30+ΔcT+ΔcS+Δcp+ΔcS,p,T

式中 ΔcT=4.587T-5.356×10-2T2+2.604×10-4T3

   ΔcS=1.19(S-35)+9.6×10-2(S-35)3

   Δcp=1.5848×10-1p+1.572×10-5p2-3.46×10-12p4

ΔcS,p,T= 1.354×10-5T2p-7.19×10-7Tp2-1.2×10-2(S-35)

Tc为声速(米/秒);T 为温度(°C);S为盐度;p为静压力(公斤/厘米2)。

  此公式的应用范围:-3°C<T<30°C,33.1<S<36.6,1.033公斤/厘米2<p <984.3公斤/厘米2。此范围占全世界海洋水域的99.5%。按此公式计算的结果,声速均方误差为0.1米/秒

2. 海水温度测量技术

目前,常用测量盐度的方法有:

①直接使用测量盐度的仪器测定;

②使用比重计测定再换算为盐度。用仪器测量精度高,但测量成本高,操作困难,所以养殖生产中一般使用比重计测量,然后再将比重计的读数与盐度进行转化。比重计读数(B)与盐度(S)和水温(T)三者之间的关系为:S=1305(B-1)+0.3(T-17.5)(T≥17.5℃)S=1305(B-1)+0.2(17.5-T)(T≤17.5℃)例如:水温25℃,比重计读数为1.003时,盐度则为S=1305×(1.003-1)+0.3×(25-17.5)=6.17。

3. 海水温度监测

海水温度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查询:1. 气象局:在气象局的官方网站上通常有公布海水温度的信息,你可以在该网站上查询你所在的地区的海水温度;

2. 海洋局:海洋局也会在其官方网站上通报各个海域的海水温度情况,你可以在该网站上查询你所在的地区的海水温度;

3. 天气类App:很多天气预报类的App上也有海洋天气模块,你可以在该模块中查询你所在的地区的海水温度;

4. 海洋气象预报:一些航海、渔业等行业有关的网站或App中有海洋气象预报功能,其中也包括有关海水温度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海水温度会随着时间、季节、天气等因素改变,因此你所查询到的海水温度仅供参考,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和决策。

4. 简述海洋水温测量技术要求

纬度、洋流、季节、深度等。不同纬度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则温度不同。全球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由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递减。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海水温度较高,寒流流经海水温度较低。

海水温度是反映海水热状况的一个物理量。海水温度有日、月、年、多年等周期性变化和不规则的变化,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收支状况及其时间变化。

5. 观测海水温度的意义

温度高分子活跃、膨胀增加密度变小。如果气体在一个容器内,无论温度怎么变化,只要还是气体的话,密度是不变的。如果不在容器内,就拿空气来说,温度高了,气体分子运动速度快,分子间距加大了,那么密度自然就变小了。

海水密度主要取决于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情况。赤道区温度最高,盐度较低,因而表层海水密度最小,约为1.0230 g/cm。由赤道向两极,密度逐渐增大。在副热带海域,虽然盐度最大,但因温度下降不大,仍然很高,所以密度虽有增大,但没有相应地出现极大值。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寒冷的极地海区,如在南极海区,密度可达1.0270g/cm以上。

对于固定深度来讲,海水密度只是温度和盐度的函数。因此,随着深度的增加,密度的水平差异与温度和盐度的水平分布相似,在不断减小,至大洋底层则已相当均匀。

海水的温度决定于辐射过程、大气与海水之间的热量交换和蒸发等因素。大洋中水温为 -2℃至30℃;深层水温低,大体为-1℃至4℃。大洋表层年平均水温:太平洋最高,为19.1℃;印度洋次之,为17.0℃;大西洋最低,为16.9℃。

6. 海洋水温图

  海水温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太阳辐射,因此低纬度海区水温高,高纬度海区水温低,高低之差可达30℃。三大洋表面年平均水温约为17.4℃,其中以太平洋最高,达19.1℃,印度洋次之,达17.0℃,大西洋最低,为16.9℃。水温一般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深度1000米处的水温约为4~5℃,2000米处为2~3℃,深于300D米处为1~2℃。占大洋总体积75%的海水,温度在0~6℃之间,全球海洋平均温度约为3.5℃。海水温度还有日、月,年、多年等周期性变化和不规则变化。海水温度常作为研究水团性质、鉴别洋流的基本指标。研究海水温度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不仅是海洋地理学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渔业、航海、气象和水声等学科也有重要价值。

  温度: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国际单位为热力学温标(K)。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其他温标有华氏温标(°F)、摄氏温标(°C)和国际实用温标。从分子运动论观点看,温度是物体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含有统计意义。对于个别分子来说,温度是没有意义的。根据某个可观察现象(如水银柱的膨胀),按照几种任意标度之一所测得的冷热程度。

7. 读海洋水温曲线图

首先在100米以内的海水表面,因为直接接受太阳光照射,该段的海水温度肯定是最高的。100至少1000米海水层面,受各类大洋暖流、海水冷锋的的影响,温度不定(但不超过海面100米水温)然后1000米至6000米海水温度,低于前叙海水平均温度。下面说到深海了,地球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深度10000米左右,海洋温度最底层也就是大洋底部6000至10000米处,因为海水流动摩擦集聚加热、地球内部辐射地热加热为主力的热动影响,该段海水平均温度是高于1000米至6000米段的,但总体不超过海水表面温度。有人要说了,海底还有火山喷发,喷发区温度几百度,海底温度最高

8. 简述海洋水温测量技术的特点

是指受海洋影响显着的岛屿和近海地区的气候,以降水多、温度变化和缓为特征。

海洋性气候的主要特点和大陆性气候相比,不仅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小,而且极值温度出现的时间也比大陆性气候地区迟;降水量的季节分配较均匀,降水日数多、强度小;云雾频数多,湿度高。在温度年变化方面,春季冷于秋季,是海洋性气候的一个明显标志。最暖月出现在8月,甚至延至9月;最冷月为2月,在高纬度地区推迟到3月。人们通常把西北欧沿海地区作为大陆上海洋性气候的典型。

海洋性气候是地球上最基本的气候型。总的特点是受大陆影响小,受海洋影响大。在海洋性气候条件

海洋性气候

下,气温的年、日变化都比较和缓,年较差和日较差都比大陆性气候小。春季气温低于秋季气温。全年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比大陆性气候的时间晚;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

9. 简述海洋水温测量技术规范

因为南半球海洋多,北半球陆地大。

同样是夏天,大陆的温度要比海洋高。因此,大陆上的空气就会更为膨胀,密度也跟着下降很多,于是这风啊,也以从海上吹往陆地的风向为主。而到了冬天,相比陆地,海洋的温度就更高一些,于是,风向就以从陆地吹向海洋为主。

所以,季风的形成这就需要更为宽广的陆地,不然的话,海洋和陆地之间就无法形成明显的气压差,自然也就不能产生季节性风向的变化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