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碳汇核算指南
1.森林碳汇
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当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
2.草地碳汇
国内仍没有学者对草地碳汇进行界定,但草地碳汇能力很强,主要将吸收的二氧化碳固定在地下的土壤当中,植物的固碳比例较小,仅占一成左右,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固碳能力更强,随着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尤其是退化草地的固碳增量更加明显,因此可充分发挥草地的固碳作用。
3.耕地碳汇
耕地固碳仅涉及农作物秸秆还田固碳部分,原因在于耕地生产的粮食每年都被消耗了,其中固定的二氧化碳又被排放到大气中,秸秆的一部分在农村被燃烧了,只有作为农业有机肥的部分将二氧化碳固定到了耕地的土壤中 。
4.土壤碳汇
据“酶锁理论”,土壤微生物可作碳“捕集器”,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5.海洋碳汇
是将海洋作为一个特定载体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化的过程和机制。
2. 海洋碳汇核算指南编制研究
是真实的。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
作为“蓝色碳汇”的主体,海岸带是推动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区域。
3. 海洋碳汇是什么意思
海洋中氧平衡 海洋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有效地缓解CO2浓度的增加。
海洋持有的碳比大气多50倍,其中大部分是以碳酸盐(CO22-)和碳酸氢盐(HCO-2)离子的形式存在。海洋吸收CO2的能力大致相当于通常所估计的矿物燃料的贮藏量。虽然海洋对大气CO2的缓解作用主要取决于海洋的混合程度和酸碱度,但海洋浮游植物的潜在作用不可忽视。在海洋表层,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海水中溶解的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水中CO2分压降低;在其初级生产过程中,还需从海水中吸收溶解的无机盐,如硝酸盐和磷酸盐,这使得表层水的碱度升高,也将降低水中的CO2分压。这两个过程造成空气――海洋交界面两侧的CO2分压差,促进大气CO2向海水的扩散。同时,由于向海底沉降的有机颗粒携带的营养盐分解成无机盐的速率非常缓慢,使得表面水的碳含量比深度超过1000米处海水中的碳含量低10%。海洋表层的这一生物动力学过程,也被称之为“生物学泵”。海洋生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碳沉积到海底,它们分解返回大气速度很慢。这一点与陆地生物圈显然存在很大差异。因为陆地生物圈的碳汇比较容易释放出来,如大面积森林砍伐、土地利用等。估计海洋生物光合作用利用的总碳量约为3×1010-4×1010 t/a。这个值代表海洋光合作用的总碳汇,其对大气CO2的净汇还取决于有机碳分解的返回能量。4. 海洋碳汇核算指南下载
碳汇量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
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温室效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森林的碳汇作用。二氧化碳是林木生长的重要营养物质。它把吸收的二氧化碳在光能作用下转变为糖、氧气和有机物,为生物界提供枝叶、茎根、果实、种子,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来源。这一转化过程,就形成了森林的固碳效果。
5. 海洋碳汇核算指南最新
■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1. 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坚持战略性需求导向,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
2. 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发挥好重要院所高校国家队作用,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
3. 要抓紧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4. 要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
5. 要加快国内人才培养,使更多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6. 要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落实好攻关任务“揭榜挂帅”等机制;
7. 要规范科技伦理,树立良好学风和作风,引导科研人员专心致志、扎实进取;
■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8. 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
9. 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
10. 要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打牢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基础;
11. 要加强顶层设计、应用牵引、整机带动,强化共性技术供给,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
■ 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
12. 必须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
13. 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14. 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
15. 要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16. 要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提高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
17. 要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在外溢性强、社会效益高领域的引导和撬动作用,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
18. 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19. 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20. 要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
21. 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22. 建设现代物流体系;
23. 要加强统一规划和宏观指导,统筹好产业布局,避免新兴产业重复建设;
■ 全面推进改革开放
24. 要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25. 要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建设统一大市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26. 要健全金融机构治理,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打击各种逃废债行为;
27. 要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28.要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29. 要大力提升国内监管能力和水平,完善安全审查机制;
30. 重视运用国际通行规则维护国家安全;
■ 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
31. 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
32. 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33. 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34. 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
35. 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
36. 要提高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37. 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 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38. 国家支持平台企业创新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同时要依法规范发展,健全数字规则;
39. 要完善平台企业垄断认定、数据收集使用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40. 要加强规制,提升监管能力,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41. 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
■ 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42.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43. 要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
44. 土地供应要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
45. 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国有和民营企业都要发挥功能作用;
46. 要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整顿租赁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对租金水平进行合理调控;
■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47. 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
48. 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
49. 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
50. 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6. 海洋碳汇核算指南pdf
珊瑚礁是生产力水平最高,同时也是最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由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导致的珊瑚礁全球衰退,已经影响到珊瑚礁的钙化和碳循环过程,也加大了长期悬而未决的珊瑚礁二氧化碳“源-汇”争议。尽管珊瑚礁的钙化过程伴随 CO2 释放,但考虑到珊瑚礁生态系统内部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及造礁珊瑚特殊的混合营养特性,其作为碳汇功能的属性也不容忽视。
珊瑚礁是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在全球尺度上预计每年可固定 9 亿吨碳。海洋中来自珊瑚礁的初级生产力高达 300—5 000 g C·m-2·a-1,而非珊瑚礁系统只贡献 50—600 g C·m-2·a-1。虽然珊瑚礁潜在的碳汇功能早已被发现,但由于其钙化过程伴随 CO2 释放,珊瑚礁在很长时间一直被定义为碳源属性。
目前,珊瑚礁的碳源/碳汇属性仍然存在争议,还没有被纳入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如红树林、盐沼、海草床等)为代表的海岸带蓝碳收支中。因此,厘清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源-汇”机制、探索将珊瑚礁由碳源向碳汇转变的生态调控方式和途径,是当前最为紧迫的珊瑚礁生态修复之举,也是服务好国家碳中和目标与绿色发展战略的应有之义。
7. 海洋碳汇核算指南解读
碳汇(tàn huì ):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碳汇分别有以下几种:
1、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当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林业碳汇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书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2、草地碳汇:国内仍没有学者对草地碳汇进行界定,因为大多学者认为草地的固碳具有非持久性,很容易泄漏。尽管草地固碳容易泄露,但是随着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草地土壤的固碳量在增加,因此从增量角度看草地还是起到了固碳的作用。
3、耕地碳汇:耕地固碳仅涉及农作物秸秆还田固碳部分,原因在于耕地生产的粮食每年都被消耗了,其中固定的二氧化碳又被排放到大气中,秸秆的一部分在农村被燃烧了,只有作为农业有机肥的部分将二氧化碳固定到了耕地的土壤中。
4、海洋碳汇:是将海洋作为一个特定载体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并将其固化的过程和机制。地球上超过一半的生物碳和绿色碳是由海洋生物(浮游生物、细菌、海草、盐沼植物和红树林)捕获的,单位海域中生物固碳量是森林的10倍,是草原的29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