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广东省海洋经济(广东省海洋经济地理)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5-03 10:00   点击:254  编辑:jing 手机版

1. 广东省海洋经济地理

南邻南海。

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南部。

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珠江口东西两侧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

全省沿海共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759个,数量仅次于浙江、福建两省,居全国第三位。其中,广东省珠海市有岛屿147个,为国内岛屿较多的城市之一。另有明礁和干出礁1631个。全省大陆岸线长3368.1公里,居全国第一位。

2. 广东省海洋经济地图

广东,简称“粤”,省会广州,中国第一经济大省,是太古“南海盘古国”所在地,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发源地。广东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广东省山脉大多与地质构造的走向一致,以北东―南西走向居多,山脉之间有大小谷地和盆地分布。平原以珠江三角洲平原最大,潮汕平原次之,此外还有高要、清远、杨村和惠阳等冲积平原。

广州市,简称穗,别称羊城、花城,广东省省会,传说广州最早的地名为“楚庭”(或“楚亭”),不少史籍将“楚庭”视为广州的雏型,是广州最早的称谓,距今已有2847年。传说有五位仙人,身穿五彩衣,骑着五色羊,拿着一茎六穗的优良稻谷种子,降临“楚庭”,将稻穗赠给当地人民,并祝福这里永无饥荒。说完后,五位仙人便腾空而去,五只羊则变成了石头。当地人民为纪念五位仙人,修建了一座五仙观,传说五仙观即为“楚庭”所在。由此,广州又有“羊城”、“穗城”的别名。

深圳市,简称“深”,别称鹏城,是广东省下辖的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超大城市,经济特区。深圳城镇化率100%,是中国第一个全部城镇化的城市。深圳水陆空铁口岸俱全,是中国拥有口岸数量最多、出入境人员最多、车流量最大的口岸城市。深圳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广东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连,是连接香港和中国内地的纽带和桥梁。

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 雷州半岛上,地处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南濒南海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西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湛江海陆空交通发达,是粤西和北部湾城市群的经济中心,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欧洲、非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城市。湛江的陆地大部分由半岛和岛屿组成,多为海拔100米以下的台阶地。全市总面积中,平原占66.0%,丘陵占30.6%,山区占3.4%。

茂名市,别称“南方油城”,茂名市名起源于人名(潘茂名),由人名而至县名,由县名而至市名。中国以道士之姓设州、以名设县、以名命名地级市,唯潘茂名一人。茂名背山面海,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茂名是中国水果生产基地,水产养殖享誉盛名,是“中国罗非鱼之都”。同时,茂名也是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石化基地,是广东省的能源基地。茂名有四大优势矿产:油页岩矿、高岭土、钛矿、锡矿。另外茂名玉石矿为我国三大玉矿之一,盛产南玉。

阳江市,别名阳江城、鼍(tuó)城,南临南海,紧邻珠三角,扼粤西要冲。阳江丘陵面积占25.57%,山地面积占41.97%,平原面积占21.77%。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依山傍海,东北有天露山屏障,西北有云雾山环绕。境内最高山峰为望夫山脉的鹅凰嶂。阳江之名来源于“漠阳江”,最早叫“莫阳”,古时候属于古越。古越语中,“牛”为“莫”,“羊”越语为“阳”,“莫阳”就是牛羊的意思。

云浮市,又名石城,位于广东省西部,西面与广西交界,是连接广东珠三角和大西南的枢纽。云浮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属低山丘陵区,山区面积占60.5%,丘陵面积占30.7%,间有河谷盆地。云浮市盛产大理石( 云石),素有“石材王国”,“硫都”和“石都”之称;此外还有“ 沙糖桔之乡”的称誉。

肇庆市,别名端州,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肇庆,意为"开始吉庆"。意即宋徽宗从被封为端王开始,招来继承帝位而统治天下之吉庆。肇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肇庆市地势西北高,东部和南部较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以中低山丘陵为主,平原较少,山地和丘陵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怀集、广宁和封开与德庆等县。河谷平原分布在四会、高要、鼎湖、端州等市(区)。

佛山市,地处珠三角腹地,毗邻港澳,东接广州,南邻中山。佛山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四大名镇之一,明清时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天下四聚。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南狮的发源地,有陶艺之乡、武术之乡、粤剧之乡之称。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贯穿佛山全境,属典型的三角洲河网地区

江门市,地处广东省的中南部、西江下游,珠江三角洲西部。江门市区因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会合处, 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门,故名江门。江门有“ 中国第一侨乡”、 中国曲艺之乡( 粤剧)等美誉。江门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西北部山地丘陵广布,东部、中部、南部河谷、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宽广,丘陵、台地错落其间,沿海砂洲发育,组成错综复杂的多元化地貌景观

中山市,我国5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出海口。中山是香山文化的发祥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曲艺之乡(粤剧)、华侨之乡的美誉。中山与顺德、南海、东莞被称为广东四小虎。中山市境三面环水,以冲积平原为主,低山丘陵台地错落其间。北部和南部为平原区、中部为山地区。平原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68%,山地占25%,河流占7%。

珠海市,我国最早设立四个经济特区之一。珠海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东与香港、深圳隔海相望,南与澳门相连,西邻江门市,北接中山市。珠海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大小岛屿146个)、海岸线最长(大陆海岸线长达166.32公里)的城市,素有“百岛之市”之称。珠江有“八门”,“五门”在珠海:金星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崖门

清远市,别称凤城,地处北江中上游,是广府文化区域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清远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连州东部、阳山东北部的山岭构成全省地势最高峻的山地,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为阳山县与乳源交界的石坑崆,海拔为1902米。清远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处于粤、湘、桂三省(区)交界处,素有“三省通衢、北江要塞”之称

东莞市,别称莞城,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为“广东四小虎”之首,号称“世界工厂”。东莞是全国5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下辖只有街道办事处和镇等。东莞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东南部多山,银瓶嘴山是东莞市最高山峰,主峰高898.2米。中南部为丘陵台地区;东北部多为河谷平原;西北部是东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西南部是滨临珠江口的江河冲积平原,是受潮汐影响较大的沙咸田地区。

惠州市,别名鹅城、惠民之州、客家侨都,背靠罗浮山,南临大亚湾,是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汇地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惠州素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誉。惠州还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 ,旅居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居客家四州之首,被称为客家侨都。

韶关市,古称韶州,得名于丹霞的名山韶石山,取韶石之名改东衡州为韶州,之后历朝沿袭。元鼎六年设曲江县时,便以韶关为县治。韶州得名韶关始于明清之际,在今韶关市区先后设立水陆三个税关收税,俗称韶关。韶关位于广东省北部,地处五岭山脉南麓,北江中上游地区,是中国南方的交通要冲,素有广东的北大门之称。韶关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谷盆地分布其中,平原、台地面积约占 20 %。

河源市,又称“槎城”,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河源市是东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中心,有着“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的美称。河源市处于粤东北山区与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区的结合部,属山地丘陵地区。境内地势东北向西南倾斜。山脉多北东走向,主要山脉有北西部九连山脉,斜贯中部的罗浮山脉及南东边缘的莲花山脉。东江、新丰江纵贯全境,山岭与盆地相间。

梅州市,别名嘉应府、嘉应州、循州、敬州、齐昌府。梅州是历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被尊为“世界客都”。梅州市地貌比较复杂,台地、丘陵、山地、阶地和平原五大类地貌类型。梅州市境地处五岭山脉以南,地势北高南低,山系主要由武夷山脉、莲花山脉、凤凰山脉等三列山脉组成。主要盆地有兴宁盆地、梅江盆地、蕉岭盆地、汤坑盆地

潮州市,别名凤城。建制始于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距今已有1674年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岭海名邦”、“海滨邹鲁”的美誉。潮州地处广东省东部,位于韩江中下游。潮州之名,始于隋开皇十一年(591),其名是取“在潮之洲,潮水往复”之意。潮州是潮汕文化的发源地,粤东地区历史上的文化中心。潮州多山,地势北高南低,山区约占潮州市陆地面积的65.2%。

揭阳市,是潮汕文化的发源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始建揭阳县,以县西北秦戌五岭之一的 揭阳岭 而得名。揭阳是潮汕地区历史较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新兴城市。地势自西向东倾斜,低山高丘与谷地平原交错相间,分布不均,西北部和西南部多为丘陵、山地,中部、南部和东南部都是广阔肥沃的榕江冲积平原和滨海沉积平原。素称“鱼米之乡”。揭阳有“亚洲玉都”、“中国玉都”的美称。

汕头市,经济特区,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市,西邻揭阳市,东南濒临南海。境内韩江、榕江、练江三江入海。汕头是潮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无疑就有潮汕文化的存在。汕头地貌以三角洲冲积平原为主,占汕头市面积63.62%,丘陵山地次之,占土地面积30.40%,台地等占总面积5.98%。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三江出口处的冲积平原,是粤东最大的平原

汕尾市,别名海陆丰,位于广东省东南部,莲花山南麓,是潮汕文化、闽南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的交汇地,文化多元而兼容,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汕尾港是天然深水良港,是全国沿海开放第一类口岸。汕尾地形地貌复杂,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兼有。北部高丘山地,中部多丘陵、台地;南部沿海多为台地、平原。

3.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1.广东海洋大学本部

地址:S293附近。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是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范围的高校。

2.广东海洋大学霞山校区

地址:中国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解放东路40号。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几经迁徙之后升格发展成农业部直属的湛江水产学院。1997年1月,由具有62年办学历史的湛江水产学院和39年办学历史的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实质性合并组建湛江海洋大学。2001年12月,湛江气象学校并入湛江海洋大学。2005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

3.广东海洋大学海滨校区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开发区海滨大道中43号。学校坐落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美丽的海滨城市——湛江市,校园总面积4892亩。现有的湖光校区(校本部)、霞山校区、海滨校区分别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湖光岩世界地质公园东侧、霞山区解放东路40号、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滨大道43号。学校濒临大海,绿树长青,鸟语花香,环境优美,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面向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3.1万余人,独立学院2万余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5万余人。

4.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规划全文目录(全文共十九篇六十五章)

第一篇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第一章 发展环境

第二章 指导方针

第三章 主要目标

第二篇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第四章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第五章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第六章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第七章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第三篇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第八章 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第九章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十章 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

第十一章 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四篇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构建新发展格局

第十二章 畅通国内大循环

第十三章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第十四章 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第五篇 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

第十五章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第十六章 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

第十七章 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

第十八章 营造良好数字生态

第六篇 全面深化改革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十九章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第二十章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第二十一章 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

第二十二章 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

第七篇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二十三章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第二十四章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第二十五章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第二十六章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八篇 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第二十七章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二十八章 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

第二十九章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第九篇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十章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第三十一章 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

第三十二章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第三十三章 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第十篇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三十四章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第三十五章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第三十六章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第十一篇 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三十七章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第三十八章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第三十九章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第十二篇 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第四十章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第四十一章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第四十二章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第十三篇 提升国民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十三章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第四十四章 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第四十五章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第十四篇 增进民生福祉 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第四十六章 健全国家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第四十七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第四十八章 优化收入分配结构

第四十九章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十章 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基本权益

第五十一章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第十五篇 统筹发展和安全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第五十二章 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第五十三章 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

第五十四章 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第五十五章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第十六篇 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第五十六章 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

第五十七章 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

第十七篇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制度

第五十八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第五十九章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第六十章 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第十八篇 坚持“一国两制” 推进祖国统一

第六十一章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第六十二章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

第十九篇 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第六十三章 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第六十四章 健全统一规划体系

第六十五章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5. 广东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广东海洋面积最宽是南海广东海洋资源十分丰富。远洋和近海捕捞以及海洋网箱养鱼和沿海养殖的牡蛎、虾类等海洋水产品年产量达374万吨;海水养殖可养面积77.57万公顷,实际海水养殖面积20.82万公顷;雷州半岛的养殖海水珍珠产量位于中国首位。[30] 沿海还拥有众多的优良港口资源。广州港、深圳港、汕头港和湛江港己成为中国国内对外交通和贸易的重要通道;大亚湾、大鹏湾、碣石湾、博贺湾及南澳岛等地还有可建大型深水良港的港址。

珠江口外海域和北部湾的油气田己打出多口出油井。沿海的风能、潮汐能和波浪能都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广东沿海沙滩众多,气候温暖,红树林分布广、面积大,在祖国大陆的最南端灯楼角又有中国惟一的大陆缘型珊瑚礁。

6.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0)

广东海洋大学(简称广海,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始建于1935年,坐落于广东省湛江市,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多科性海洋大学,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之一。其前身是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2005年6月15日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

该校以海洋、水产、食品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应用学科为主体,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也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高校。1997年1月10日,湛江水产学院和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湛江海洋大学。2001年12月,全国重点中专湛江气象学校并入。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湖光校区(校本部)、霞山校区、海滨校区三个校区总面积4892亩,校舍总建筑面积80.3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92万册,教学科研设备值5.51亿元,固定资产值20.68亿元;学校设有19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有81个本科专业,39个高职高专专业;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近3.5万人,独立学院2.1万人。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原湛江水产学院

1936年,广东汕头水产职业学校创建。1936年,广东汕头高级水产职业学校改名为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

1939年,日军攻占汕头,学校停办。

1945年,广东省立汕头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复校并改名为广东省立汕尾高级水产职业学校。

1950年,改名为广东省立高级水产技术学校。

1952年,改名为广东省水产技术学校。

1953年,广东省水产技术学校轮机专业并入长江航务学校,后发展为武汉河运专科学校、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

1953年,广东省水产技术学校、长江航务学校部分部分校区、广西钦州农业学校的水产科、海口高级农业技术学校的水产科合并组建广东省水产学校。

1956年,广东省水产学校改名为广东水产学校。

1960年,广东水产学校升格为广东水产专科学校。

1960年,暨南大学的水产系,并入广东水产学校。

1958年,华南工学院(湛江分院)创建。

1962年,华南工学院的湛江分院,并入广东水产专科学校。

1963年,广东水产专科学校更名为湛江水产专科学校。

1966年,文革爆发,学校撤销。

1979年,湛江水产专科学校复校并升格为湛江水产学院。

原湛江气象学校

1958年,湛江气象学校创建。

1966年,湛江气象学校撤销,湛江气象学校一部分,并入成都气象学校。

1979年,湛江气象学校复校

原湛江农业专科学校

1956年,广东省湛江农业学校成立。

1958年,湛江湖光岩成立;同年,广东省湛江农业学校并入;同年,华南农学院合浦分院成立。

1959年,华南农学院合浦分院。

1963年,更名为华南农学院湛江分院。

1965年,更名为湖光劳动大学。

1972年,更名为湛江地区农业学校。

1976年,更名为湛江地区五·七农业大学。

1978年,更名为湛江农学院。

1980年,更名为湛江农业专科学校。

合并发展

1997年,湛江水产学院、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合并并改名为湛江海洋大学。

2001年12月,湛江气象学校并入湛江海洋大学。

2002年,广东气象学校并入湛江海洋大学。

2005年,湛江海洋大学改名为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

2010年6月,广东省与国家海洋局共建广东海洋大学。

2013年8月,广东海洋大学正式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8年11月,入选广东省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中的“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2020年9月29日,成为全国高校海洋类学术期刊联盟理事单位。

2021年3月,协同共建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

7.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

广东海洋大学2021年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0分!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自然资源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8. 广东省海洋经济地理分析

中国有3个海洋经济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本区西起烟台市虎头崖,南至鲁苏交界的绣针河口,为基岩海岸,岸线长3000公里,滩涂面积约2400平方公里。优势海洋资源是渔业资源、旅游资源和港口资源。海洋开发基础好,海洋经济比较发达。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浙江全部海域,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7个设区市的市区及7个市下辖的沿海县(市)的陆域(含舟山群岛、台州列岛、洞头列岛等岛群),示范区陆地面积共3.5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2000平方公里的海岛,占浙江全部国土面积约1/3,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

广东海洋经济综合开发试验区(待批)。

9. 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

有扩招。根据广东海洋大学2023年研究生分专业招生计划,该校去年招1589人,今年计划招1672人,约扩招3.5%,主要增加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等专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