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能率含义(海洋能量是什么)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4-23 22:22   点击:120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能量是什么

陆地和海洋的热力性质不同,对大气的影响不同;陆地的比热容小于海洋,所以陆地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海洋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小,对应出现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受盛行西风带控制,位于南北纬40 至60 度间的大陆西岸 大陆性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气温 年较差或气温日较差很大。

在气温 的年变化中,最暖月和最冷月分别 出现在 变化中,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较早,通常在 13~14 时;最低气温一般出 现在拂晓前后。大陆性气候的另一 重要特征是降水量少,且降水季节 和地区分布不均匀。大陆性气候影 响下的地区,一般为干旱和半干旱地 区,降水量一般不到400 毫米,甚至 在50 毫米以下。

2. 海洋能量的源泉

很美好,但美好有前提。这个前提比聚变本身更成问题。更加重要。这就好比一把没有子弹的枪只能拿来当棒槌使一样,并没有什么卵用。可控核聚变比其他能源有几点显著优势:1,产能巨大,核反应进行直接的质能转换,比它高的只有正反物质堙灭了。2,反应物质近乎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海水里就能直接提炼氘,可供人类使用上亿年。这一点最重要,相当于资源无限了。(

核裂变用铀或钚,储量非常少。石油,天然气,深海可燃冰这些都非常有限,200年就能用尽。聚变的最大优势就是资源无限

)3,清洁无污染,可控核聚变就是人造太阳能。同样也有缺点,或者说尚未攻克的难题:1,能效比无法实现商用。实现可控消耗的能量大于聚变产生的能量。比如用于约束等离子体的磁场就极其耗电。2,材料限制核聚变的反应时间。现在的可控时间也不过是按秒计算。3,理论尚存诸多瓶颈。有些甚至可预见的短期都无望解决。(

高温超导磁约束、激光点火材料问题都是很大的瓶颈

其实要实现可控核聚变对人类发挥最大功能还有很多周边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他们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聚变本身:

1,储能

典型的就是超级电容或者电池。聚变产生的能量要全面实现利用绝不是仅仅拿来照明的,而是要给你开车、飞船飞行等等,这都需要储存能量,储存高密度的能量。如果电池革命到来,以后手机可能冲一次电是使用终身的,你拿到的新手机极有可能不配充电器了,手机价格可能不按内存大小定价,而是看给你充了多少电。汽车冲一次电开一年想想什么感觉?从某种意义上讲,储能革命更能改变未来的生活。

2,电网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几乎每个国家都要对现有电网进行升级,工程量庞大且耗时耗力。以前田地干旱,现在水来了,水渠没挖好也是个问题。

3,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确切的说这不是技术问题。现有国际秩序很大程度是建立在能源之上的,能源革命必然造成国际秩序重新洗牌,这对人类是一个考验,其中包括大规模战争。可能这项技术被少数国家把持,出现核能版的沙特阿拉伯,而且比石油版的更硬气,因为核反应比开采石油简单多了,难是难在技术创生期。

4,动力

现在火箭是靠工质引擎喷射实现反推提供动力的,用的还是能量密度低的化学键能。如果要全面利用聚变能量还需要一场动力革命,不然这巨大的能量在很多场景下都派不上用场。火箭烧电能飞上天的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操控重力了,这似乎比可控核聚变更加遥远,但这是必走的一步,不然人类获得如此巨大的能量压根对探索星辰大海一点用处都没有。如果储能革命+动力革命都实现了,试想,宇宙飞船不用携带笨重的化学燃料(现在的火箭做得越重就要携带越多的燃料,燃料越多又让火箭更加重,然后就需要更多燃料。一枚火箭有一大半的重量都是燃料,注定无法实现星际旅行)就能飞上天,并远航是多么美妙的事?携带一吨重的储能单元就能飞上100年并不是梦想。

5,小型化

在可控核聚变还没弄出来就谈小型化有点刷流氓了。但这也是必走的一步。上面说的是携带能量单元,只适合中短程宇宙探索。如果要长距离呢?那就把聚变反应堆建在飞船上,只需携带氘就行了,一克氘聚变可产生10的8次方量级的能量,大型飞船上带10吨几乎可以用之不竭了。现在火箭携带的燃料都是数十吨上百吨的,所以携带上百吨氘是没有技术问题的。

总结:可控核聚变要实现能量高效利用必须要实现储能革命+电网升级+人类不毁灭于战争+动力革命+反应堆小型化。做不到这几点,可控核聚变对你的影响就是电费便宜了二毛五。与它们比起来,可控核聚变本身似乎已经算不上是个难题了,是送分题。

3. 海洋能的能量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

太阳辐射.在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的推动下,水在水圈内各组成部分之间不停的运动着,构成全球范围的海陆间循环(大循环),并把各种水体连接起来,使得各种水体能够长期存在.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交换是这个循环的主线,意义最重大.

在太阳能的作用下,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到大气中形成水汽,水汽随大气环流运动,一部分进入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雨雪等降水;大气降水到达地面后转化为地下水、土壤水和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最终又回到海洋,由此形成淡水的动态循环.水循环分为海陆间循环(大循环)以及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小循环).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

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仅在局部地区(陆地或海洋)进行的

称为水的小循环.环境中水的循环是大、小循环交织在一起的,并在全球范围内和在地球上各个地区内不停地进行着.

4. 海洋能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来源、能源基本形态、能源性质、能否造成污染、能源使用类型和能源形态特征。来源:按来源可分为三类,一是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二是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三是地球和其它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能源基本形态: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前者即天然能源后者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产品。

1、来源:按来源可分为三类,一是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通常指与地球内部的热能有关的能源和与原子核反应有关的能源,如原子核能、地热能等。二是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三是地球和其它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2、能源基本形态: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前者即天然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后者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产品,如电力、煤气、蒸汽及各种石油制品等。

3、能源性质:分有燃料型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泥炭、木材等,非燃料型能源如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4、能否造成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后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可分为污染型能源和清洁型能源,污染型能源包括煤炭、石油等,清洁型能源包括水力、电力、太阳能、风能以及核能等。

5、能源使用类型:根据能源使用的类型又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型能源。

6、能源形态特征:按能源形态特征或转换与应用的层次对其进行分类。世界能源委员会推荐的能源类型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水能、电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核能、海洋能和地热能。其中,前三个类型统称化石燃料或化石能源。

5. 海洋中的各种能量都是怎样形成的

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在当今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开发利用海洋中丰富的资源,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和海洋能源四类。

海水可以直接作为工业冷却水源,也是取之不尽的淡化水源。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向海洋要淡水,是解决世界淡水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目前,海洋化学资源开发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的海洋化学资源,将广泛地造福于人类。

海洋中有20多万种生物,其中动物18万种,包括16000多种鱼类。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已开始捕捞和采集海产品。现在,人类的海洋捕捞活动已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渔具、渔船、探鱼技术的改进,大大提高了人类的海洋捕捞能力。海洋中由鱼、虾、贝、藻等组成的海洋生物资源,除了直接捕捞供食用和药用外,通过养殖、增殖等途径还可实现可持续利用。

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在近岸带的滨海砂矿中,富集着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在多数海盆中,广泛分布着深海锰结核,它们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图3.14《深海锰结核》)。

海水运动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而且没有污染。但是,这些能量密度很小,要开发利用它们,必须采用特殊的能量转换装置。现在,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但是工程投资较大,效益也不高。

海洋渔业生产

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图3.15《大陆架剖面示意》)。这些浮游生物是鱼类的饵料,它们在海洋中分布很不均匀,一般在温带海区比较多。

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底部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这些营养盐类来自海洋中腐烂的生物遗体。暖流和寒流交汇处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饵料比较丰富。这些地方通常是渔场所在地(图3.16《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因此,尽管大陆架水域只占海洋总面积的7.5%,渔获量却占世界海洋总渔获量的90%以上。

世界主要渔业国都分布在温带地区,这些温带国家鱼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大。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中国在充分利用近海渔场(图3.17《舟山渔场的沈家门渔港》)和浅海滩涂大力发展海洋捕捞和海水增养殖业的同时,远洋捕捞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因此海洋水产品在食品结构中比重较大。

6. 海洋能量资源有哪些

海底两万里中潜水艇是用钠跟汞混合,成为一种合金,代替本生电池中所需要的锌来进行发电的。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全书共2卷47章。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