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姆渡距今
距今约 7000~ 6000年 距今约6000~ 5000年
2. 河姆渡渡口
公交线路:余姚403路 → 余姚515路,全程约26.0公里1、从余姚市步行约350米,到达余姚市政府站2、乘坐余姚403路,经过6站, 到达余姚汽车南站3、步行约110米,到达余姚汽车南站4、乘坐余姚515路,经过34站, 到达河姆渡遗址(遗址渡口)站5、步行约70米,到达河姆渡遗址
3. 河姆渡海洋文化
井头山遗址不是汉代,是新石器时代。
井头山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三七市镇,临近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属于跨湖桥文化类型,揭示了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的发展脉络。
浙江余姚市井头山遗址,是长三角地区首个贝丘遗址,是迄今为止中国沿海发现的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典型海岸贝丘遗址(距今8300~7800年),早于河姆渡文化1000年左右,对研究中国海洋文化发源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主动性发掘。2021年4月13日,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历史价值
井头山遗址是浙江境内首次发现的一处史前贝丘遗址,也是中国沿海地区年代最早、埋藏最深的一处史前贝丘遗址。该遗址的发现将宁波地区的人类活动史和文明发展史前推到了距今8000年前。
井头山遗址的发掘是中国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对研究中国海洋文化起源、海洋环境变迁研究具有重大价值。同时,井头山遗址考古,基于深埋文化堆积的野外发掘,在工作模式和技术路线方面进行了积极和卓有成效的探索,是开展特殊埋藏环境条件考古发掘的一次成功尝试,对于中国沿海地区海相沉积环境下的史前遗址考古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4. 河姆渡地点
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
半坡文化,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是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1952年发现于陕西西安市半坡村5. 河姆渡位于
关于“河姆渡”的称谓有两个谜团:
第一,是否由黄墓渡演变而来?
第二,黄墓渡因覆船山上的黄公墓而得名,黄公墓葬的究竟是何人?
历代官方史志均有黄墓渡、黄墓市、黄墓山、黄墓坊、黄公祠的记载,独不见有过河姆的记载。最早用文字记载“河姆”两字的是康熙五十七年的《芦山寺志》:“黄墓,俗讹河姆”。为什么会俗讹河姆呢?据笔者推测,一是历代有黄公与夏黄公之争,民间当然也会有黄墓或夏墓之说,而当年慈溪的南乡,“夏墓”与“河姆”的方言又极为相近,自然会以讹传讹;二是与民间避讳“墓”字有关,墓毕竟与死相关,带墓字的地名对于当地居民来说,自然会感觉不吉利。况且,避讳“墓”字也并非只有黄墓渡,如光绪《慈溪县志》记载半浦有“大墓跟周”自然村,笔者去采访时,当地并不知有此村名。村中老者告诉我们,老辈人是叫“大墓跟周”,但现在叫“陀姆跟”了。显然,也是避讳改“墓”为“姆”了。
河姆渡遗址(Hemudu Site )是中国晚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宁波余姚市河姆渡镇,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是中国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