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19国际海洋经济(海洋经济公报2019)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4-16 19:41   点击:250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经济公报2019

2021年3月31日,自然资源部发布《202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据初步核算,2020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80010亿元,比上年下降5.3%,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9%,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主要海洋产业稳步恢复,全年增加值29641亿元。除滨海旅游业和海洋盐业外,其他海洋产业均实现正增长,展现了海洋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

  海洋渔业实现恢复性增长,海洋捕捞得到有效控制,海水养殖实现较快发展;海洋油气业增加值取得较快增长,产量继续保持双增长;海洋生物医药业研发力度不断加大,增加值稳步提高;海洋电力业快速发展,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增幅较大;海水利用业保持良好发展,多个海水淡化工程建成投产;海洋船舶工业企稳态势明显,新承接订单量增加;海洋工程建筑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智慧港口、5G海洋牧场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海洋交通运输业总体呈现先降后升,逐步恢复的态势。

  

2. 海洋经济公报2021

广东海洋大学2021年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0分!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自然资源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3. 2019年海洋经济发展报告

中华民族利用海洋文化资源开发活动的历史由来已久。华夏部落联邦时,天然海贝钱币初现端倪。在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夏代纪年范围内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以及商周墓葬中,均有发现加工而成的贝壳钱币。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贝壳又被普遍制成项链、臂饰、腰饰等商品进行交易。唐玄宗时期,唐朝宫廷送给日本圣武天皇的紫檀螺钿五弦琵琶,被誉为世界海洋螺钿艺术的稀世珍品,现收藏于日本正仓院。总之,在华夏民族历史长河中,我国沿海地区的居民,从来没有缺失过利用海洋资源开展文化商业活动,并延续至今。

  中华文化圈被誉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大型文化圈,包括了整个东亚环中国海地区。按照胡焕庸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发表的《中国人口之分布》中的结论,占当时全国总面积36%的东南部地区,有四亿四千万的人口,约占当时总人口的96%。所以从上述两方面来说,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海洋文化影响的人口数量是非常巨大的。换言之,当时沿海居民的海洋文化精神生活是比较丰富的,再加上内陆外来人口和海上贸易流动人口等因素,经过长时期的各种文化交汇和沉淀,中国沿海地区的文化资源具备了明显的地域性、独特性和海洋特征。可以说,我国海洋文化产业在沿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其很大程度上可以佐证中国海洋文化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国人口数量最多地域的文化商业活动的业态。

  当前,海洋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对外开放和维护国家主权中的地位凸显,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显著,在国际文化竞争等方面的战略地位明显上升,海洋文化越来越成为提升全民族海洋意识和增强国家软实力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同时提出了我国要建设文化强国和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这为海洋文化建设提供了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尤其是在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从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各国文化互信的角度,中国传统海洋文化正逐渐展现其文化自信与自觉。

——战略意义

  第一,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看,海洋文化产业既是中国特色文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洋强国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支撑力,其发展正是对中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和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具体落实。

  第二,从地理经济学的角度看,海洋文化产业可以推动沿海地区加快开发利用海洋的空间维度,加大海洋服务业产值,为传统海洋产业顺利转型升级探索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

  第三,从民族文化学与民俗学的角度看,海洋文化产业可以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框架下,加快海上丝绸之路城市间人民的文化同源性交流,加强了解,传播21世纪新海洋观,提升沿海地区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第四,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看,海洋文化产业可以进一步发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作用,为中华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和创新动力。海洋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阔的创作空间和各种鲜活的题材,可以极大丰富民族文化,为形成产业规模化、链条化积蓄新的力量。

4. 海洋经济公报

红树林在中山市马鞍岛与陆地之间,横跨横门西水道,珠江口的咸淡水交汇处,分布着集中连片、林相完整的珍稀红树林群落,这里孕育着滨海湿地自然景观——仿佛林立水中的“海上森林”,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正坐落于此。

  今年全国海洋宣传日的主题为“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在本月举行的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中,广东主会场便选址中山翠亨湿地公园。

  近年来,中山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自然资源保护工作,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打造碧海蓝天精品中山。

据历史记载,中山市上世纪50年代红树林面积上万亩。但由于经济发展、人为活动破坏,中山市红树林资源受到破坏。根据2002年开展的广东省红树林资源调查,中山市仅在南朗镇崖口村保存有红树林面积110亩。

  2005年初,中山市委、市政府在《关于进一步提高整体绿化水平的意见》文件中提出,要用3年时间完成3000亩红树林种植任务。但此时,红树林“成林难”问题显著。由于红树林造林技术要求高,造林成败受滩面高程、海水盐度、风暴潮等诸多海洋环境因素影响,新造林难成活。

  经过咨询专家、交流学习和试种,中山有关部门摸索出一套有效的红树林种植技术。2005年开始在南朗镇滩涂试种500亩红树林获得成功后,该项种植技术被大面积推广。“翠亨国家湿地公园的这800亩的红树林就是从2005年起,通过一批批人的努力,后期逐步种植起来的。”蒋谦才说。

  至今,在南朗镇华山围、新三千亩、三千亩、冲口门水闸外和坦洲镇马角水闸外、联石湾水闸外、永就围灯笼涌口以及板芙镇四联村十四顷等地,中山市共计投入资金1400多万元,完成人工种植无瓣海桑、海桑、拉观木、白骨壤、红海榄、木榄、秋茄等红树,红树林种植面积现在已达4400多亩。

  这片“海上森林”仅仅是中山市红树林保护的缩影,至今中山市种植红树林面积已达到4400多亩,与2002年广东省红树林资源调查所得的红树林面积相比,增长了整整40倍。

  近年来,为实现海岸线修复保护,中山市不仅积极种植修复红树林,还编制了《中山市海洋空间利用规划》《中山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围绕加强陆海统筹,建设翠亨新区海岸带综合示范区,通过建设约3公里生态海堤、355公顷滨海湿地在岸线精细化管控、海洋生态修复和海洋防灾减灾等方面作示范。

  今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强化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据了解,中山市(横门口岸线段)整治与修复工程,改善海岸线生态载体条件,预计在2020年前实现3公里海岸线的整治修复。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中山市在保持良好的海洋经济生态的同时,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其中,以海上风电、海工钢构、海上施工、辅助船舶、港口设备、平台设备等为主体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在火炬开发区和翠亨新区蓬勃发展,已成为中山市海洋产业的一大支柱。

  海上风电产业是广东提出建设海洋强省、加快发展的六大海洋产业之一。直播当天,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在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举办“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发布了《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0)》和《2019年广东省海洋灾害公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省海上风电项目共核准3235万千瓦,总投资额约6000亿元,累计已完成投资约240亿元。

  此外,中山还着重利用涉海重大交通项目拉动加强互联互通,推动产业发展。据了解,依托横门水道的海洋交通运输业,中山港已经形成以中山港区、马鞍港区、神湾港区、黄圃港区、小榄港区“一港五区”为主体,其他专用码头为补充的发展格局。

  未来,中山还将通过深中通道建设打通珠江下游东西两岸“任督二脉”。深中通道作为深圳至中山的跨江通道,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是国家“十三五”重大工程。通车后,中山市民驾车去深圳机场、前海等地,车程将大幅缩减,将为中山产业发展带来新期待。

  “海洋是潜力巨大的资源,是支持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中山市将充分发挥滨海湿地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人海和谐、路海统筹,彰显极具特色的海洋发展模式。构建起海洋装备制造、海洋交通运输、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旅游产业等海洋产业发展格局。积极打造翠亨湿地海岸带综合示范区,进一步做大做强海洋产业。”中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高瑞生在活动现场表示。

5. 2019年海洋公报

陆源污染物是渤海海洋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渤海沿岸工农业发达,污染物排放基数较大。近三年的《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渤海地区海湾多呈亚健康状态,以辽东湾为例,连续三年都为不健康状态,富营养化严重,工业污水的排放总量大且排污总量具有不稳定性;除工业污水外,生活污水排放量也较大,近三年没有明显减少

陆源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水、固体废气物、城市生活污水等,这些污染物的随着入海河流排入渤海,致使辽东湾污染加重,也影响整个渤海海域水质。

6. 2020年海洋经济

全球变暖90%以上的热量被海洋储存,海洋热含量成为判断全球是否变暖的最佳指标之一。最新数据表明,2020年全球海洋上层2000米吸收的热量比2019年明显增加,这些热量可以使13亿个1.5升的电热水壶的水同时烧开。在过去80年中,每一个十年海洋都比其前一个十年更暖。海洋变暖也使强台风、飓风和极端降雨变得更多。海洋层结的加强会抑制海洋垂向热量交换和溶解氧输送,从而进一步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研究报告显示,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碳排放量出现小幅下降,但全球海洋温度依旧出现了持续的增温并达到历史新高。同时,由于海洋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缓慢和滞后特性,过去碳排放导致的海洋变暖等影响将可能持续至少数十年之久,这一现象也凸显了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7. 海洋经济报告

如果以国家对不同区域的权利范围来划分的话,在内海,国家拥有全面的主权性权利,在领海则享有受到部分限制的主权性权利,在毗连区,国家主要享有单纯行政、司法方面的管制权而不享有全面的主权,而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国家只拥有经济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权利。

内海在国际法中实际上被划为内水的范畴,是领土的一部分,国家对其行使完全的、排它的主权。

领海以一国的领海基线为界与内海分开,国家对其拥有主权。但作为海洋的一部分,领海作为开放性水域在国际航运方面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对无害的商业航运开放领海有利于国际经贸、文化往来,因此,海洋法在领海制度中规定了无害通过.

毗连区是领海之外邻接领海的一片海域,宽度一般为12海里。国家对毗连区不拥有全面的主权,而主要是对在其领土、领海范围内违犯特定法令的行为行使管制权。该区域类似于领海之外的一个"缓冲区",其目的主要是防止利用领海的边缘进行走私、偷渡或敌对宣传之类的违法行为。

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家对海洋的经济权利。其中专属经济区主要是针对国家对海洋底土及以上水体中的自然资源的专属经济权利,而大陆架则针对国家对海底大陆架及以下的自然资源的专属经济权利,所以,一国大陆架宽度的确定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一国大陆架的实际地理分布,而不象专属经济区规定了固定的宽度。如前所述,国家对以上两个区域的权利主要是经济上的权利,而不涉及其它,因此在航运、海底电缆、管道架设等非经济领域,其法律地位基本上相当于公海。

8. 2019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没有区别:离岸流就是裂流

离岸流又称裂流,是在海浪和浅滩地形共同作用下,岸边的一股射束式的强劲水流,多以垂直或接近垂直于岸线的方向回流入海,可将人卷入深水,是海滩溺水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可对沿海游客和群众频繁造成生命威胁。离岸流速度可超过1米/秒,长度可达上百米,表面平静具有迷惑性,在离岸流的拖拽下容易恐慌和挣扎造成溺水。离岸流容易出现在沙坝沟槽、岬角、凸出结构物附近,它的位置、形态、强度和流幅随地形和水动力条件而变化,从经验上讲,大浪、落潮时离岸流概率和强度可能较高。根据2018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滨海旅游业占国内海洋经济增加值比重的46.1%。然而,我国一些热门滨海旅游海滩存在离岸流现象和大量溺水记录,公众和海滩管理部门对离岸流的概念也较为模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