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1000m处氧气最少
一千米跑属于中长跑,中长跑主要需要提高两个方面的素质:
一、一般耐力素质;
二、速度耐力。
前者可以通过较长距离(三到五千米)的匀速跑、变速跑来提高。而后者则需要较短距离(200-600米)的重复跑、间歇跑来提高。
间歇跑时,注意各个距离的跑之间休息的时间要掌握好,一般不要超过2分钟,每次训练的次数4-6次为宜。
长跑属于有氧代谢运动,参与人体各大器官的循环,特别是呼吸系统。
在跑步过程中,人体对氧气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一般情况下,以四步一呼吸为宜,并尽量始终保持这一节奏,也根据运动者自身的生理情况和调节习惯进行最佳调整。
在呼吸方式上,以鼻吸嘴呼、口鼻混合吸较好。跑步过程尽量用鼻子有节奏呼吸,跑完后喝红牛!正确掌握跑步时的呼吸方法,是练好中长跑的重要一环,也是掌握中长跑的跑步节奏和节省体力提高成绩的关键所在。
2. 海洋生产的氧气占多少
地球上的氧气百分之九十来自海洋,海洋中有一种海藻是氧气的提供者;另一方面,蒸发的部分海水也被阳光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海洋中含有丰富的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以及海上航运交通皆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世界文明的振兴进步有着重大的影响。除了蕴藏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外,辽阔的海域还是交通的通道、防御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事业与人类的文明发展息息相关。
3. 海洋氧气占比
地球上的氧气70%来自海洋中的藻类植物。
空气中氧气最大的制造者来自海洋中的藻类植物。氧气是人类赖依生存的气体,那么,地球大气中的氧气来自何处呢?据科技公众网报道,对应于大气中存在的氧气,应当有相当数量的光合有机物质被埋藏在地壳中。事实上,地下矿物燃料的储量并不足以与大气中的氧气量相平衡。但是,地壳中有另外许多有机物质,它们以散布在页岩和石灰石中的粒子形式存在。
4. 氧气多少来自海洋
据研究,海洋里的藻类植物每年制造了地球大气中90%以上的氧气,保持了地球上的氧气动态平衡。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氧气的同时,巨量的二氧化碳等无机碳又被转化为有机化合物,为海域提供营养物质。
据地质学家们的测定,最早的海洋生物化石--叠层石--一种营光合作用的细菌化石,距今已有35--38亿年。从那时起,海洋里就有了氧气,但大气中一直没有氧达10亿年之久。原因是溶解在海水中的氧与亚铁离子反应形成高价铁(氢氧化铁和三氧化二铁)沉淀。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床就是那时形成的。陆地上很多盐矿(氯化钠)傍生在铁矿床里就是证据。直到20亿年前当海水氧溶量过饱和后才有氧气溢出海面。虽然海洋细菌和藻类造氧的量很大,但是大气氧含量达21%却用了十多亿年。原因是大气一旦有氧就立即参与了岩石的风化,首先是氧化河流冲积物砾石和砂中的铁(松散堆积物的表面积大),把他们氧化成红色的高价铁。今天看到的红层和丹霞地貌就那时形成的。直到5.7亿年的寒武纪,大气氧含量才接近今天水平,才有了生物大爆发---动物的出现。到如今,绝大部分的氧气都被用来氧化岩石,以保持生产与消耗的平衡。
由此可见,海洋向大气提供的氧气是巨大的,早期的全部、现在的50%。
5. 海里氧气含量
氧气在水中的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具体来讲就是温度越高,水中氧气的含量就越低,温度越低,水中的含氧量就越高。例如:20℃的水,100升可以溶解3升的氧气,当温度下降到零度时,100升的水里就可以溶掉5升的氧气。水的温度越高,鱼类以及水中生物的代谢、呼吸速率都会加快,对氧气含量就比平时需求多,水中的含氧量自然而然就会减少。水中氧气少,鱼类的活跃程度就会减弱,鱼类为了应付氧气量少的情况,就会直接浮出水面呼吸大气中的氧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浮头”。溶氧量与水的深浅有关系。因为氧气是由大气通过水的表层往下渗透,越往下渗透速度越慢,而且水的内部压力并不低于大气压,因此渗进深层的氧气含量极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养鱼时水太过深并无益处的原理所在,以2~3米的水深为好,因为在这个深度的水中含氧量是很高的。水中氧气的含量与水的面积有关。水的表面积越大,含氧量越高,水的表面积越小,含氧量越低。所以在同等的条件下,小水面的鱼“翻(泛)塘”的机率大得多,比如像湖泊这样的大水面就不会出现“翻(泛)塘”的情况。水面的波动会引起水中氧气含量的变化。比如刮风时水面的波浪接触空气,起伏的波浪面积要大于平时静水时的表面积。因此刮风时水中的含氧量就要比平时高。所以,人们说的“风吹水动,水动鱼动”就是指的这时的状况。其实,增氧机就是根据水的流动性与空气接触会增加水中氧气含量的原理,而将空气(氧气)溶入到"浪花"中进而又吸收到水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