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牧场建设
我们综述了国内外学者的观点,结合海洋牧场包含的目的、空间、权属、苗种、饵料、管理等六个方面要素,
经过多次讨论后达成共识,海洋牧场可以表述为“基于海洋生态学原理和现代海洋工程技术,充分利用自然生产力,在特定海域科学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形成的人工渔场”。
2. 山东海洋牧场建设
贴范围和项目规定
1.
良种补贴 补贴对象:母猪、奶牛、肉牛养殖场(小区、户),存栏能繁母羊30只以上、能繁牦牛母牛25头以上的养殖户。 补贴标准: 母猪40元;奶牛母牛30元,其他品种母牛20元;肉牛母牛10元; 绵羊、山羊种公羊800元。牦牛种公牛2000元。
2.
苜蓿种植补贴 补贴对象:合作社1年以上。饲草生产加工企业注册资本200万元(含)以上。奶牛养殖企业(场)须存栏300头以上。 补助标准:每3000亩补贴180万元。
3.
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 能繁母猪存栏300头以上,出栏肥猪5000头以上 奶牛存栏300以上 蛋鸡10000只以上 肉鸡年出栏10万以上 育肥牛500头或存栏能繁母牛50头 母羊存栏,农区250只以上,牧区400只以上 肉羊出栏,农区500只以上,农区1000只以上 注:项目本身没有补贴资金,但拿到这个牌子很重要。
3. 广东海洋牧场建设
海洋牧场的目的:其一是为了提高某些经济品种的产量或整个海域的鱼类产量,以确保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的增长。
其二是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重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生态渔业。 海洋牧场可以提供鱼类,贝类,海藻等海产品。 还有一点给忘了:小心海星和海豚,(*^__^*)
4. 海洋牧场建设的主要条件
海洋牧场现在的真实现状如下: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海洋牧场的建设先后经历了以农牧化和工程化为特征的海洋牧场 1.0(即传统海洋牧场)阶段和以生态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海洋牧场 2.0(即海洋生态牧场)阶段,如今即将进入以数字化和体系化为特征的海洋牧场 3.0(即涵盖淡水和海洋的全域型水域生态牧场)阶段。
5. 海洋牧场建设原因
海洋牧场的目的:其一是为了提高某些经济品种的产量或整个海域的鱼类产量,以确保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的增长。 其二是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重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生态渔业。
6. 海洋牧场建设内容的六大核心要素
日本
基本情况
海洋牧场的构想最早即由日本在1971年提出,1973年,日本又在冲绳国际海洋博览会上提出:为了人类的生存,在人类的管理下,谋求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协调发展。1978年~1987年日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栽培渔业”计划,并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牧场——日本黑潮牧场。日本水产厅还制订了“栽培渔业”长远发展规划,其核心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和电子学等先进技术,在近海建立“海洋牧场”,通过人工增殖放流(养)和吸引自然鱼群,使得鱼群在海洋中也能像草原里的羊群那样,随时处于可管理状态。
韩国
基本情况
1994年~1996年进行了海洋牧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并于1998年开始实施“ 海洋牧场计划”,该计划试图通过海洋水产资源补充,形成( 制造) 牧场,通过牧场的利用和管理,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和利用极大化。该项目计划分别在韩国的东海(日本海)、韩国南部海域(对马海峡) 和黄海建立几个大型海洋牧场示范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特有优势品种的培育, 在形成系统的技术体系后,逐步推广到韩国的各沿岸海域。1998年,韩国首先开始建设核心区面积约20km的海洋牧场。经过努力经营,2007年6月竣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统营牧场取得初步成功后正推进建设其他4个海洋牧场,并将在统营牧场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应用到了其它海洋牧场。
美国
1968年提出建设海洋牧场计划,1972年付诸实施,1974年在加利福尼亚海域利用自然苗床,培育巨藻,取得效益。
中国
中国海洋牧场建设的构想最早由曾呈奎院士于1970年代提出,即在我国近岸海域实施“海洋农牧化”。1979年,广西水产厅在北部湾投放了我国第一个混凝土制的人工鱼礁,拉开了海洋牧场建设的序幕。从1981年至1988年,我国其他沿海8个省市分别投放了大量的人工鱼礁,体积共计20多万立方米,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入21世纪以来,沿海各省市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积极进行人工鱼礁和藻场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牧场。
山东省自2005年起开始实施《山东省渔业资源修复规划》,在全省沿海大范围开展海洋牧场和人工鱼礁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连云港海州湾、厦门五缘湾、珠海万山群岛、海南三亚等地也已启动建设不同规模的海洋牧场。浙江舟山市的白沙、马鞍列岛两个农业部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已进入建设实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