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广西海洋产业总产值报告
广西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南临热带海洋,北接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水丰沛,光照充足。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降水多,冬季日照时间短、天气干暖。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变性冷气团的交替影响,干旱、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大风、冰雹、雷暴、低温冷(冻)害气象灾害较为常见。
2. 广西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广西没有海
但临近南海的北部湾。广西简称桂。与湖南,贵州,云南相邻,并且与海南隔海相望,南邻北部湾,是中国唯一沿海的自治区。
钦州市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中国西南,北部湾经济区,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通道。
钦州市,目前是一带一路向南通道陆海节点城市,拥有深水港也是国家保税港的钦州港。
3. 广西海洋产业总产值报告查询
有,西大海洋科学专业是全区唯一的拥有本硕博完整体系的海洋人才培养机构。广西大学是双一流大学,而且是广西的最高学府,广西又是沿海省区,对海洋科学方面人才需求量大,特别是对高端人才更加迫切,这些拥有本硕或本博文凭的人才原单位都是企盼的。
4. 广西海洋产业发展规划
平陆运河对推动广西及西南地区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运河建成通航后,将直接开辟广西内陆及中国西南、西北地区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可有效解决西江航运畅行问题,大幅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能力。将带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优化区域发展战略布局,推动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促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平陆运河将改变广西临海但没有江河通航入海的现状,并使首府南宁市成为滨海城市,形成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城市群格局,促进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推动向海经济发展。
平陆运河建成后,将在运河周边及沿海港口形成更多生产要素和临港产业的聚集,最终对中西部地区形成强力辐射,使北部湾港口对中西部地区的战略支撑作用得以凸显。
“一江春水向东流”形成了传统的经济版图,而平陆运河建成后,广西将要海有海,要港有港,要产业也有产业,南流的江水,将打破原来的格局,也将形成新的经济版图,形成西部地区新的发展高地。
5. 海洋渔业仍然是广西海洋产业的支柱产业
从5月1日12时起至8月16日12时止
广西将实行3个半月的海洋休渔期
根据《广西2020年海洋伏季休渔管理工作实施方案》,2020年伏季休渔制度继续坚持“最严格的伏休制度”和“最严格的伏休管理”。休渔海域是北纬12度以北至“闽粤海域交界线”的南海海域(含北部湾);休渔作业类型为除钓具外的所有作业类型,以及为捕捞渔船配套服务的捕捞辅助船。 在伏季休渔期间,禁止一切休渔渔船离港。因特殊情况休渔渔船需在外港停泊休渔的,或使用休渔渔船从事科学考察调查、涉海工程施工辅助作业的,须取得船籍港所在地管理机关同意,并经市级渔业主管部门批准后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备案;否则,按违反休渔规定论处。
对违反伏季休渔规定的渔船,相关部门将加大处罚力度。如没收渔获物、渔具,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同时,在休渔期结束后要集中渔船船主、船长办班学习15天,提高他们的渔业资源保护意识,学习结束后违规渔船方可出海生产。此外,视违法违规情节,扣减年度渔用油价补助。
6. 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广西地区位于两大板块挤压碰撞地带,据考证,数亿年前,广西曾是一片海洋,生活了无数的海洋动物。距今2.2亿年前,广西所在的地区开始整体抬升,从此进入了稳定的陆地时代,恐龙等陆地动物开始在此繁衍、兴盛、演化。直至现代,广西成为了一个地形复杂的地区。
7. 广西海洋产业总产值报告最新
2021年3月31日,自然资源部发布《202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据初步核算,2020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80010亿元,比上年下降5.3%,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9%,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主要海洋产业稳步恢复,全年增加值29641亿元。除滨海旅游业和海洋盐业外,其他海洋产业均实现正增长,展现了海洋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
海洋渔业实现恢复性增长,海洋捕捞得到有效控制,海水养殖实现较快发展;海洋油气业增加值取得较快增长,产量继续保持双增长;海洋生物医药业研发力度不断加大,增加值稳步提高;海洋电力业快速发展,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增幅较大;海水利用业保持良好发展,多个海水淡化工程建成投产;海洋船舶工业企稳态势明显,新承接订单量增加;海洋工程建筑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智慧港口、5G海洋牧场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海洋交通运输业总体呈现先降后升,逐步恢复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