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护海洋的意义与措施
海岸线及岸滩一般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地质 和海洋水文动力的作用才能形成,海岛海岸线保存有海陆变 迁的各种遗迹、地质剖面、进化过程的自然痕迹以及人类活 动的遗迹,这些遗迹在区域海洋演化史、古地理、古气候、 古生物、古环境、人类海洋开发活动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 学价值和研究意义。
2. 保护海洋的几点要求
实施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度,开展海洋环境容量研究 防止和控制沿海工业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 防止和控制沿海城市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 防止、减轻和控制沿海农业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 流域污染防治和海域污染防治相结合 防止、减轻和控制船舶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 制定海上船舶溢油和有毒化学品泄漏应急计划,制定港口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计划,建立应急响应系统,防止、减少突发性污染事故发生。 防止、减轻和控制海上养殖污染。我国海水养殖主要位于水交换能力较差的浅海滩涂和内湾水域,养殖自身污染已引起局部水域环境恶化。 防止和控制海上石油平台产生石油类等污染物及生活垃圾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防止和控制海上倾废污染。 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海岸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实施伏季休渔制度,加强资源养护措施,保护渔业资源。 建立海岸带综合管理试验区,加强海岸带生态环境的保护。 保护海岛生态环境,促进海岛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近岸海域赤潮的监测、监视和预警,努力减轻赤潮灾害
3. 保护海洋的意义与措施有哪些
1.海洋能够帮助我们呼吸
浮游植物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微小生物,他们就像植物一样,生产出地球上至少50%氧气。
就像陆地植物一样,它们含有叶绿素以捕获阳光,并利用光合作用将其转化为能量,同时产生氧气,并消耗二氧化碳。每年浮游植物都将大约10亿吨碳从大气转移到海洋之中。
2.海洋有助于气候调节
海洋吸收来自太阳的大量热量。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表示,“过去50年来地球上超过90%的变暖情况都发生在海洋中”。
这种太阳热量往往在赤道附近最为强烈,最接近地表的水变暖最多。然后海流会将热量传递到世界各地,往南、北两个方向抵达两极。随着表面海水受热蒸发,海水的盐含量提升,令其密度变大,导致海水下沉,使一些温暖的海水抵达更深的区域。
从表面到深处,海水的温度正在上升。
一些海流直接导致了特定的气候影响。其中一个例子是墨西哥湾海流,它将墨西哥湾的温暖水从大西洋带到欧洲。如果墨西哥湾海流中断,欧洲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包括英国、爱尔兰和法国)可能会变得更加寒冷。
3.海洋是重要的食物来源
鱼类每天都为全球数十亿的人口提供食物。它占全球动物蛋白消耗量的近16%。当然,海鲜不仅指鱼类,还包括了甲壳类动物和其他可食用海洋生物。一系列藻类和海洋植物也常被用于烹饪之中。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列出了海藻中含有的一些重要营养,如钠,钙,镁和碘。碘缺乏已被确定为儿童认知发育受损的“最普遍且最易于预防”的原因
4.海洋的生物多样性令人难以置信
海洋不仅仅是食物的来源,也是多种生物的家园。
5.海洋创造了数百万个就业机会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一份报告估计,到2030年海洋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雇佣人口超过4,000万人,其中最大就业份额可能是渔业部门,其次是旅游业。
海洋能够调节降雨和干旱,占地球水资源的97%,同时吸收二氧化碳,帮助保持碳循环的平衡。从食物到工作,海洋也是数十亿人的生命线。
4. 保护海洋的具体措施
1、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可以保留自然资源的丰富性和海洋天然的本底,保护海洋原始的面貌和状态,保护物种原有特性不至丧失。
2、严格治理污水排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会带给海洋大量的病菌和有毒物质,导致海水富营养化。要想改善海洋环境,必须重视排放问题。
3、禁止对海洋的过度开发。填海造陆、能源开采等过度开发会破坏生物的栖息地,使生物面临灭绝的威胁,滥捕滥杀也会造成物种数量急剧减少。
4、发展海洋科学与技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科学研究,为保护海洋生物提供技术支持。
5. 保护海洋的重要
我国签署的国际环境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国际捕鲸管制公约》《关于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修订本)》《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72年伦敦公约》
1954年,国际社会签订了《国际防治海洋石油污染公约》,1982年12月10日由全球共119个国家和组织签署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于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公约》共有17个部分,320条和9个附件,是迄今为止的国际法在海洋方面的最全面也是最权威的编纂,被称为“海洋宪章”。
6. 保护海洋环境的意义和重要性
湿地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远远超出我们的固有观念和想象。
我们都知道地球有三大生态系统:森林、海洋、湿地。
我们对森林和海洋并不陌生,而且日常的环保等领悟讲的也比较多,但是对于湿地生态系统就比较陌生。其实湿地对于我们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一点都不比森林和海洋弱。
湿地有着“地球之肾”的称呼。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其中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 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按照广义定义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有6%但是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
概括来说,湿地对于人类甚至是生态环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下八个方面:
一、天然蓄水库
湿地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多水。一部分水积存在湿地地表,还有大量的水储存在植物体内、土壤的泥炭层和草根层中,因此人们把湿地称之为“天然蓄水池”或“生物蓄水库” 。
沼泽湿地土壤具有特殊的水文物理性质,土壤中草根层和泥炭层孔隙度达 72% ~ 93%,饱和持水量达 500 ~ 10 000g/kg,甚至更高,每公顷沼泽湿地可蓄存 2000 ~ 15 000立方米水量。湖泊湿地更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水库。我国湖泊总贮水量约 7077 亿 立方米,其中淡水贮水量占 31.8%。素有水乡泽园的长江中下游湖群占有重要地位, 约 750 亿 立方米水量 。
二、调蓄洪水
湖泊、沼泽湿地能够暂时蓄纳洪水,尔后缓慢泄出,从而减轻洪水威胁。长江每年的汛期都将过量的水流入洞庭湖和鄱阳湖。据资料显示:1998年特大洪水期间,洞庭湖调蓄水量为 269.13 亿 立方米,占入湖总水量的 32%。鄱阳湖不仅调蓄鄱阳湖水系五河的来水,而且对长江干流洪水也具有一定的调蓄作用。1998 年鄱阳湖对五河来水的调蓄水量为 357.36 亿 立方米,占入湖总水量的47.4%。
沼泽对河川径流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流少,减少一次降水对河川径流补给量,使汇流时间延长;二是降低洪峰,使当年来水不能在当年完全流出。洪水被储存于湿地土壤中或以地表水形式滞留在沼泽湿地中,减缓了洪水流速和下游洪水压力。
三、补充地下水
湿地作为一种长期存在、有着丰富水资源的自然生态系统,往往与区域地下水含水层有直接水文联系,当湿地水位低于周围陆地潜水面时,就会产生地下水入流,如果湿地的水位高于周围潜水面,地下水就会流出湿地。沼泽湿地补给地下的方式有直接补给和间接补给。直接补给是水分通过沼泽土壤直接渗透进入含水层;间接补给是指水分首先水平运动通过土壤进入位于可渗透性的土壤或河流,然后通过河流基底补给地下水,从而调理湿地周围地下水,使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四、保护海岸及控制侵蚀
河口、海岸湿地植被由于植物根系和堆积的植物残体对海岸具有强大固着作用,可以削弱海浪和水流的冲力和沉降沉积物,因此海岸湿地如同海滨长城一样保护海岸、控制侵蚀。
湿地植被通常具有发达根系,根系生物量是地上部分生物量的 30 倍,并通过分泌有机物质将土壤颗粒连结起来,起着稳固作用。例如具有 “海上森林” 之美誉的红树林, 具有消浪、缓流和促淤作用。海滨红树林沼泽,在台风盛行的东南沿海地区,有着明显的防风护堤作用。有资料记载:1959 年 8 月 23 日厦门地区遭受 12 级特大台风袭击,但是惟有龙海县寮东村 8 m 高的红树林保护下的堤岸安然无损,而厦门附近的青礁村,由于红树林遭受破坏,一年就冲崩堤岸7 m。
五、天然空调器和加湿器
由于水的热容量小于地面,吸热和放热都较慢,所以湿地上气温变化较为缓和,而干燥的地面上气温变化则较为剧烈。湿地通过水平方向的热量和水汽交换,使其周围的局地气候具有温和湿润的特点。
炎热的夏季,湖沼湿地对周围气温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其距湿地愈近,影响愈大。干旱地区的湿地,给周围地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良好影响, 以新疆博斯腾湖及湖滨沼泽湿地为例。距离湖沼越近, 降温作用越强,对极端最高气温也有调节作用。从沼泽湿地与裸地不同高度气温日变化看,在各层高度上都是沼泽湿地气温低于裸地。因此说湿地具有冷湿效应。现以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与裸露耕地气温垂直分布为例,两者在 0.2 m,0.5 m,1.50 m,2.0 m,其气温差均是湿地气温低于裸地0.4 ~ 2.6℃。
湿地通过与周围的水汽交换,增加周围地区的空气湿度。特别是 5 ~ 9 月影响十分明显,冬季影响较弱。以新疆博斯腾湖和湖滨沼泽为例,湿地对周围湿度的影响与湿地距离有关,距湿地愈近影响愈大。
六、碳汇和碳源
湿地是一种比较活跃的生态系统类型,它与陆地、大气圈、水圈作用的绝大部分生物地球化学通量有关。湿地中有机质的不完全分解导致湿地中碳和营养物质的积累,湿地植物从大气中获取大量的 CO2,又通过分解和呼吸作用以 CO2 和 CH4 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湿地碳循环过程受气候条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湿地是全球最大的碳库,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储存在泥炭中的碳总量为占地球陆地碳总储量 15% 。湿地碳储量取决于湿地类型、面积、植被、土壤厚度、地下水位、营养物质、pH 值等因素。
碳汇,湿地特别是泥炭地中储存着大量的碳,因此说湿地是碳“汇” 。我国泥炭地面积 10 440.68平方千米,其中泥炭沼泽面积占70.72%,为7383.65平方千米;储存着 15.03亿吨有机碳。泥炭沼泽湿地所积累的碳对抑制大气中CO2 上升和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据穆尔等估算,全球沼泽湿地以每年 1 mm 堆积速率计算,一年中将有 3.7 亿吨碳在沼泽地中积累。
碳源。湿地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释放源。湿地中有机残体的分解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和甲烷。全球天然湿地每年释放的 CH4 约为 10 亿~ 20 亿吨,全球水稻田每年甲烷的释放量约为 2 亿~15 亿吨,分别占全球甲烷总释放量的 22% 和11%。
如果泥炭被开采并作为燃料燃烧,将迅速地把泥炭中积累的大量碳氧化,使几千或上万年来由大气中 CO2 形成的有机物质重新以 CO2形式返回到大气中,这时泥炭沼泽湿地就变成了碳“源” 。据实测,三江平原泥炭沼泽湿地开垦后,有机质含量平均下降 39.5%,有机碳量总共减少 471 万吨,现有的泥炭库中有机碳比 20 世纪 80 年代减少了 35% 左右
七、天然污水处理厂
通过降水、河流泛滥、潮汐、地表水和地下水进入湿地的各种物质有营养物、污染物及各种泥沙等,因此湿地是营养物质的“汇” ;营养物质的输出使得湿地又成为营养物质的“源”和“转换器” 。
湿地特别是沼泽湿地、河流泛滥平原湿地和湖滨湿地,不仅有助于减缓水流速度,而且有利于沉积物沉降和排出。随着水流进入湿地的物质常常附着在沉积物颗粒上,所以湿地具有滞留沉积物的作用。
洪水带来的沉积物也增加了河滨和湖滨地带土壤的营养物质。沉积在湿地的营养物质是湿地植物和动物生长繁衍的营养物质来源,决定了沼泽土壤的性质,制约着湿地水质的好坏。
降解污染物。湿地具有很强的降解和转化污染物的能力,以至于世界许多地方都通过建立人工湿地来净化污水。湿地中有许多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它们的组织中富集重金属的浓度比周围水中浓度高出 10 万倍以上。许多植物还含有能与重金属链结的物质,从而参与金属解毒过程。特别是水湖莲、香蒲、芦苇对含高浓度重金属如镉、银、铜、锌、钒等的污水处理效果十分明显。
吸纳多余的营养。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以及农田施肥流失的营养物质,经过湿地的滤过作用,一部分营养物质被阻止进入河流、湖泊和海洋。经化学、生物和物理作用,营养物被滞留和分解,被湿地植物吸收。
八、生命的摇篮
由于湿地处于水陆系统的过渡地带,因此湿地的动植物性质、结构兼有两种系统的部分特征,具有高度的生物多样性特点。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独特的生境和丰富的遗传物质。
许多鸟类都喜欢湿地环境,特别是水禽将湿地作为其主要活动场所,其中有的是珍贵或有经济价值的鸟类。我国有 1/2 的珍稀鸟类以湿地为支撑;亚洲的 57 种濒危鸟类中,在我国湿地生活的有 31 种;全球 15 种鹤类,在我国湿地已发现 9 种。
我国三江平原湿地是西北太平洋许多珍贵鱼类重要产卵和繁殖场所,如鳇鱼、大马哈鱼、鲟鱼等;洞庭湖及湖滨沼泽湿地,水系发达、河口密布、沼泽和水生植物繁茂,饵类生物极为丰富,是鱼类的栖息地并为索饵提供优良条件。
湿地也可称为“生物超市” ,它具有高度的生物多样性。我国湿地类型多样、面积大、生境独特,决定了其生物多样性富集的特点。据初步统计,全国湿地中有高等植物 2276 种,野生动物 ( 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2000多种,湿地中的鸟类约占全国已知鸟类总数的 1/3,湿地鱼类 1040 种,占全国已知鱼类的 1/3。沼泽中还有许多珍稀、濒危的动物和植物。
人类生存的家园,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逐水而居,依赖湿地从事生产生活活动,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即使是在发达的工业化社会,人类仍然离不开湿地。湿地为人类提供食物来源、工业原料、药材、燃料等多种产品,还能够提供旅游、航运等服务。湿地湿地还为无数文人、墨客提供了创作灵感和艺术素材,湿地也是许多传统文化和宗教的圣地。
7. 保护海洋的意义与措施是什么
提高人们海洋保护意识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做:
1.增强海洋国土意识。
海洋也是国家领土(领海)。海南省管辖的海域面积约200 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一大海洋省。南海范围内的海岸带、海岛土地及其地下资源、海岛上层空间资源、海洋空间资源、海洋水文气候资源、海域中的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能资源、海水及其化学资源、滨海旅游资源、海底文物及其他遗弃物等都是国家国土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
2.增强海洋经济意识。
自古以来,海洋就是一种经济载体。当今世界海洋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既是世界物资流通的重要通道,又是未来人类活动的重要空间,还是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重要舞台,因此海洋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财富。
3.增强海洋资源意识。
海洋拥有丰富的资源,在陆地资源日趋减少的今天,人类已经把未来的资源寄希望于海洋。因此,海洋资源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4.增强海洋环境意识。
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环境。我们必须理性地认识海洋环境的特点、海洋环境的重要性、海洋环境的保护等,海洋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生态环境。
5.增强海洋安全意识。
海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安全就不能发展。 不仅要树立"寸海不能相让"的意识,而且海洋的开发利用、海洋的经营管理都必须有安全保障。
1.强化海洋意识是国家振兴的战略需要,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着力点。海洋意识是确立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思想基石。海洋意识既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向海洋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构成国家和民族海洋政策、海洋战略的内在支撑。建设海洋强国,必须从树立海洋意识开始。
2.增强公民的海洋意识是国家海洋科学决策的需要。受传统海洋意识的影响,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了重陆轻海、陆海分离发展的思想,民众缺乏海洋意识,导致海洋发展粗放式经营的多、精细型经营的少。
3.增强海洋意识是国家海洋软实力建设的需要。海洋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在海洋方面的体现,它主要表现在海洋文化价值观的吸引力、海洋政策和管理机制的吸引力、国民的整体形象等方面。
4.增强海洋意识是促进世界文明进步的需要。海洋是人类文明生存和发展的最后家园。目前,资源不足、人口膨胀和环境恶化已成为世界性的大问题,为了缓解这些问题,必须科学有效地开发海洋资源。要想科学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海洋,前提是具备科学的海洋意识。
5.增强海洋意识是建设海南国际旅让海洋意识成为一种社会意识什么是海洋意识---五大构成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海洋意识---五大需要| 建言"一带一路"|.
游岛的需要。建设国际旅游岛,需要我们以开阔的视野走向世界,而海洋意识的缺乏,必然会影响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的海洋省,必须要有开发、利用海洋的观念。
我国公民海洋意识的薄弱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比如,人们普遍认识到中国有960 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但对于300 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则知者甚少。在印制中国地图时,南海诸岛往往不与其他国土一起标示出来,而是压缩在一个角落里。我国的文学影视作品中反映传统大陆农业历史和文化的题材很多,反映民族海洋文化历史精神的题材却很少。甚至连中小学教育课本中反映海洋题材的内容也少得可怜。这和我们缺少对海洋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有关。
鉴于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增强公民的海洋意识,坚决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而海南应该走在前,做在前。
1.海洋教育。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如果在孩子的头脑中印下了深刻的海洋意识,整个民族的海洋意识就能得到普及。
因此,依托公民教育,在孩子的知识体系中增添丰富的海洋知识,是普及、提高公民海洋意识的重中之重。对孩子进行海洋意识灌输应讲究阶段性、层次性、连贯性,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层次中进行侧重点不同的教育。
依据我省的现实情况,中小学的海洋意识教育可以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增加南海知识的教材,突出对 300 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以及南海诸岛的介绍,形成新的"海洋国土"观。将中国领海的面积、权益、能源、矿产等作为重要讲授内容,尤其要强调南海的重要性,启发学生思考海洋对中华民族崛起的特殊重要性,形成新的海洋经济观、海洋权益观、海洋政治观、海洋发展观等。
在高等教育中,可以加强与海洋相关的专业和学科,设立专门的海洋通识课,作为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系统讲授关于海洋经济、海洋政治、海洋文化、海洋权益、海洋立法、海洋军事等方面的知识,并进行严格考核。在大学生中重点介绍南海问题的现状,强化海洋权益意识,启发学生认识到建立强大海防、建设强大海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形成新的海洋军事观。
随着海洋事业的发展需要,培养高级海洋管理人才的要求已十分迫切。建立起海洋综合人才和专家的培养机制势在必行,一方面,可以委托国内外的机构培养高级海洋管理人才;另一方面,省内高校也应该设立相关的专业机构,培养高级海洋管理人才。
南海问题涉及科技、经济、军事、外交等各领域,专业性强,加强高校海洋综合学科建设,培养更多的海洋综合人才迫在眉睫。
2.海洋宣传。要加强广大民众的海洋意识,就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与媒体的通力合作,传播海洋知识、海洋信息。此外,还要繁荣海洋文学和海洋影视,通过大量的海洋文学作品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海洋意识。
海洋文学和海洋影视,是以海洋为题材、背景或根据在海上的体验写成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实践表明,海洋文学和海洋影视的繁荣有利于进行海洋宣传,会大大提高公民的海洋意识。
可以组织一些省内外的作家,创作一些以南海渔民、下南洋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拍摄一些南海诸岛的纪录片和以南海为背景的影视作品,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
宣传海洋还可以出版一批介绍南海的通俗读物,方便普通群众对海洋知识的了解。目前,在国内市面上介绍南海历史、地理、文化的通俗读物很少,这与世界其他的海洋大国如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有很大的差距,应尽快出版一批介绍南海的通俗读物,填补这方面的空白,让民众认识南海、了解南海,增强对南海的情感,从而增强普通群众的海洋意识。
3.海洋研究。世界各大国对于海洋的研究都是非常重视的。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科学,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科学,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而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却很薄弱。海洋研究是海洋教育和海洋宣传的基础,因此也是海洋意识的根基。所以,省内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应该大力开展与海洋有关的各类科学研究,努力取得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的科研成果。
海洋研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海洋历史文化的研究,包括近现代南海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人民的渔业、渔政、航运、海滩、海岛开发事业及相关人物的作用和事迹。
这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海洋生产实践中创造的灿烂文化,我们应该依据海南的现实情况,大力挖掘整理,推陈出新,对资料和史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及分析,抢救性地收集整理民间有关海洋生产、生活、民俗、传统文化的各种资料来加强及补充考证历史,再现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和史料在逐渐散失,比如对海南疍民的研究等,如不加紧收集和整理,日后再想研究就困难了。
4.海洋旅游。当代旅游已成为人们健身益智的一种方式。在旅游的过程中亲近自然、增长知识、学习文化,已成为游客的主要目的。这就使海洋旅游成为提升海洋意识的一种途径。
海洋旅游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已不能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海南完全有条件在推广海洋旅游方面做到世界一流水平。应当积极论证,加快推进西沙旅游等海岛旅游路线,加大南海海洋科学考察和南海水下考古的力度,建设专门的南海博物馆,除了展示南海的自然风光和水产等项目外,还可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此来增强公民的海洋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
5.海洋管理。民众的社会意识和个人意识,往往与政府的政策导向关系密切。
一般地讲,政府越是重视的事情,公民就越是重视。国家的海洋战略和海洋管理,并不单是政府的事情,它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当国家强化海洋管理的时候,民众就会关注海洋。
政府加强海洋管理的办法有很多,比如提高海洋管理部门的行政级别,增加编制和投入,加快海洋地方立法,强化海洋环境保护,积极防治海洋环境污染,规范管理海洋渔业生产,加强海事监管和海洋边界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