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吸收海洋能量(吸收海洋能量的物质)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4-04 11:28   点击:190  编辑:jing 手机版

1. 吸收海洋能量的物质

海神之心即翰海乾坤罩。由天斗帝王雪夜临终之际赠于唐三的,唐三得到后一直在研究它,后来有一次唐三的血液获得了海神之心的认可。

海神之心的能量是海神三叉戟的核心,如果没了海神之心海神三叉戟的威力就会大大减弱,海神的实力就会减弱。

2. 海洋吸收热量是什么变化

海洋中氧平衡 海洋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有效地缓解CO2浓度的增加。

海洋持有的碳比大气多50倍,其中大部分是以碳酸盐(CO22-)和碳酸氢盐(HCO-2)离子的形式存在。海洋吸收CO2的能力大致相当于通常所估计的矿物燃料的贮藏量。虽然海洋对大气CO2的缓解作用主要取决于海洋的混合程度和酸碱度,但海洋浮游植物的潜在作用不可忽视。在海洋表层,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海水中溶解的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水中CO2分压降低;在其初级生产过程中,还需从海水中吸收溶解的无机盐,如硝酸盐和磷酸盐,这使得表层水的碱度升高,也将降低水中的CO2分压。这两个过程造成空气――海洋交界面两侧的CO2分压差,促进大气CO2向海水的扩散。同时,由于向海底沉降的有机颗粒携带的营养盐分解成无机盐的速率非常缓慢,使得表面水的碳含量比深度超过1000米处海水中的碳含量低10%。海洋表层的这一生物动力学过程,也被称之为“生物学泵”。海洋生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碳沉积到海底,它们分解返回大气速度很慢。这一点与陆地生物圈显然存在很大差异。因为陆地生物圈的碳汇比较容易释放出来,如大面积森林砍伐、土地利用等。估计海洋生物光合作用利用的总碳量约为3×1010-4×1010 t/a。这个值代表海洋光合作用的总碳汇,其对大气CO2的净汇还取决于有机碳分解的返回能量。

3. 海洋能吸收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

◆我们已经知道,二氧化碳在地球的温室效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当全球气温下降,可能造成高纬度的海水分层现象、并且将二氧化碳留存在深层海水中、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增强全球冷却效应。也就是说,留存在深层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可能会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吸收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借着生物呼吸作用以及当生物死亡分解后,二氧化碳会被重新释放到水层中,只有少部分的生物粪粒或残骸会沉入深海,使得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形式的碳留存在深海中,增加海洋的总碳量。因此,海洋生物如同泵一样,将碳从表层海水传送到深海,再借着海水的垂直混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往上传送并重返大气。科学家认为,海水的密度分层会阻断二氧化碳往上传送的过程;海水的分层现象主要受温度与盐度控制,低纬度的海洋因表层温暖的海水而产生分层作用,使密度随深度增加,造成海水垂直对流不明显。至于高纬度的海洋由于表层温度低、海水对流混合,使得现今高纬度海洋成为向上输送二氧化碳的主要管道。

4. 吸收海水的植物

世界上还真有生活在海中的树。红树是一种生长在热带海边的树,中国海南还有专门的红树保护区呢!

其实红树林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林,那就奇怪了,它为什么叫红树呢?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一些生长在陆地上的植物,进入海洋边缘后,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形成了现在的红树林。这种在潮涨潮落之间,受海水周期性浸淹的植物富含一种叫“单宁酸”的化学物

质。“单宁酸”在红树被砍伐后会发生氧化,变成红色,所以人们才称它为“红树”。

红树不但名字奇怪,连生活习惯也与其他树不同。它们每年开两次花,春秋季各一次。这种树甚至有胎生现象。红树花谢以后,能结出又细又长的果实。每个果实中有一粒种子。果实成熟后,里面的种子就开始萌发,从母树体内吸取养料,长成幼苗。幼苗长到一定长度后,就脱离母树,利用自身的重量扎入海滩的淤泥之中。几小时以后,就能长出新根。年轻的幼苗有了立足之地,一棵棵挺立在淤泥上面,嫩绿的茎和叶也随之抽出,成为独立生活的小红树。

5. 吸收海洋能量的物质是

海洋资源包括了海洋矿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生物 (水产) 资源和海洋动力资源。海洋资源主要是指储藏于海洋环境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以及与海洋开发有关的海洋空间。

6. 吸收大海的能量

我们知道日光是由七种不同颜色(频率)的光组成的,不同频率的光照射的深度并不一样,红光透射的最浅,大约只有几米左右,橙黄色的光能通过10-30米的深度,绿光可超过100米,而蓝光差不多能达到500米左右。

当然了,光的照射深度还与海水的洁净程度有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海中的黄河河口处,就是蓝光也只能照射不到5米的深度。

看了这个,也许你已经明白了为什么海水显蓝色了。选择吸收是物体呈现颜色的主要原因。在一定的波长范围内,若物质对通过它的各种波长的光都作等量(指能量)吸收,且吸收量很小,则称这种物质为一般吸收;若物质吸收某种波长的光能比较显著,则称这种物质具有选择吸收性。太阳光照射到海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另一部分光折射进入水中。进入水中的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会被水吸收。水对光的吸收与光的波长有关,即水具有选择吸收性。水对波长较长的光吸收显著,对波长较短的吸收不明显。红光、橙光和黄光在不同的深度时均被吸收了,并使海水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的深度绿光也被吸收了。而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遇到水分子或其他微粒会四面散开,或反射回来。所以当海水明净清澈时,目光中被海水吸收最少的蓝光和紫光就反射和散射到我们眼里,我们看见的大海就呈现出蓝色。 呵呵,题外话。

7. 海洋吸收的气候变化90%的能量直接来自

海洋是地球上决定气候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它通过与大气的能量物质交换和水循环等作用在调节和稳定气候上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被称为地球气候的“调节器”。

海洋的气候调节功能

地球上的气候变化莫测,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大气受热的状况和大气中所含水汽的多与少。地球上的热量来自太阳,这种说法并没有错。但前提条件是,它必须要经过海洋这个“调节器”才能影响地球气温,使地球温度发生变化。

太阳光以短波辐射的方式照到地球,当它通过大气时,只能一小部分被大气直接吸收,大部分则照射在地球表面,使地球表面温度增高。地球表面增温后,会不断向外发出辐射,这种辐射和太阳的短波辐射不同,不发光,只发热,属于长波辐射,也叫热辐射。这种长波辐射正是大气层容易吸收的,因而大气温度提高。

海洋占地球面积的2/3,它是大气热量的主要供应者;同时,海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大得多,1cm3的海水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可使3000cm3的空气温度升高1℃。海水是透明的流体,太阳可以照射到较深的地方,使相当厚的水层贮存着热量。如果全球100米厚的表层海水降温1℃,释放的热量就能够使全球大气增温60℃。所以,海洋长期积蓄着的大量热能就像是一个“锅炉”,通过能量的传递,对天气与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

大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于海洋。海水在蒸发时,会将大量水汽散发到大气,海洋的蒸发量占地表总蒸发量84%左右,海洋平均每年可以把3.6万亿立方米的水化为水蒸气。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多了,就会使空气变得轻薄、新鲜些。

同时,海洋能够吸收大气中40%左右的二氧化碳,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能够有效抑制全球变暖。

根据以上所述不难看出,海洋是地球大气热量和水汽的主要供应者。海洋的热状况和蒸发情况,直接影响着大气的热量和水汽的含量与分布。因此,说海洋是地球气候的“调节器”一点都不夸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