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和三叶虫一样古老的海洋生物
你说的是不是鲎,拼音hòu
鲎(hòu)是一种古老的生物,早在3亿多年前的泥盆纪就生活在地球上,至今仍保持其形态,堪称海洋里的远古遗民,它与三叶虫是同一个期纪的动物。在原始鱼类刚刚问世、恐龙尚未崛起之时,鲎就是距今3.95-3.45亿年前泥盆纪(一说2.25亿年前的二叠纪)繁盛的海洋居民了。虽经数亿年的沧桑之变,但该物种依然如故,变化甚微。因此有“生物活化石”之称。
2. 类似于三叶虫的动物
节肢动物门是最大的一门,其外骨骼可以形成化石。从距今约7~10亿年前的新元古代地层中人们已发现了节肢动物化石,从早寒武纪开始节肢动物化石大量出现。许多节肢动物化石过去曾作为标准化石用于地层对比。此外还可用于指示沉积环境。
节肢动物是由环节动物进化而来的,如身体分体节,神经系统呈链状,绿腺、颚腺与肾管等构造与体腔管是同源的,叶足与疣足相似,循环系统在消化管背方等。对节肢动物的祖先是一元还是多元有不同说法,主张一元起源的认为环节动物的祖先进化成为类似三叶虫状的原始节肢动物,再由其分两支,一支进化为甲壳纲、多足纲和昆虫纲,另一支进化为肢口纲和蛛形纲。也有人用分支系统学方法把六足类、多足类和有爪类分为一个单系,把甲壳类、有螯肢类、三叶形类分为另一单系。这两个单系互为姐妹群。主张多元起源的,根据幼虫体节的不同,认为可能有3个起源,即甲壳纲有一个起源,三叶虫纲、肢口纲、蛛形纲同有一个起源,多足纲和昆虫纲另有起源。
节肢动物的分类有过多种方案,目前分为4或5个亚门的较为普遍。4个亚门指三叶、甲壳、螯肢和单枝动物亚门,5个亚门则把坚角蛛划为独立亚门。在单枝亚门中划分为有爪、多足和六足3个超纲。也有一种直接分为三叶、螯肢、坚角蛛、甲壳、有爪、多足、六足、舌形、缓步等9个超纲的分类法。在六足超纲中还将原尾、弹尾、双尾、缨尾等目从昆虫纲中分出,独立为纲。随着化石材料的发现和现在节肢动物的新发现和研究的深入,节肢动物的分类学今后可能还会有较大的变化。
3. 和三叶虫一样古老的海洋生物有哪些
夫妻鱼,学名“鲎”读音hou,也被称为“鸳鸯鱼”,是一类与三叶虫 一样古老的动物,是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
夫妻鱼一辈子只找一个对象,如果他的对象死了,它就再也不跟其他鲎鱼结婚了。
假如一个鲎鱼被抓住了,另一个就会紧跟上来,宁愿跟它一起死,也不愿自己活着,所以人们称之为夫妻鱼。
4. 像三叶虫的海洋生物
喜马拉雅山上有三叶虫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三叶虫是海洋生物。由于青藏高原处于亚洲板块的边缘,而印度次大陆是印度洋板块。由于亚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互相挤压,使交界地带不断抬升。使海洋变成了陆地,随着不断抬升形成喜马拉雅山。而原来的生物进入地层形成化石三叶虫化石。
5. 和三叶虫一样古老的海洋生物是什么
也许是鲎 鲎(hòu)亦称马蹄蟹。肢口纲(Merostomata)剑尾目(Xiphosura)海生节肢动物,共4种,见于亚洲和北美东海岸。虽又称马蹄蟹,但不是蟹,而与蝎、蜘蛛以及已绝灭的三叶虫有亲缘关系。鲎(horseshoecrab)是一类与三叶虫(现在只有化石)一样古老的动物。鲎的祖先出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的泥盆纪,当时恐龙尚未崛起,原始鱼类刚刚问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它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或者灭绝,而惟独只有鲎从4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鲎有“活化石”之称。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6. 类似三叶虫的现代生物
早在300多年前的明朝崇祯年间,一个名叫张华东的人在山东泰安大汶口发现了一种包埋在石头里的“怪物”,其外形容貌颇似蝙蝠展翅,于是他就为之命名为“蝙蝠石”。
到了20世纪20年代,我国的古生物学家对“蝙蝠石”进行了科学研究,终于弄清楚了原来这是一种三叶虫的尾部。
这种三叶虫生活在5亿年前的寒武纪晚期,是海洋中的一种节肢动物。
为了纪念这个世界上给三叶虫起的第一个名字,我国科学家就把这种三叶虫由拉丁名翻译成的中文名字依然叫做“蝙蝠石”或是“蝙蝠虫”。
国外研究三叶虫的最早记录可以追溯到1698年。
当时,鲁德把一个头部长有三个圆瘤的三叶虫化石命名为“三瘤虫”。
到了1771年,瓦尔其根据这种动物的形态特征,即身体从纵横两方面来看都可以分成三部分:纵向上分为头部、胸部和尾部,横向上分为中轴及其两边的侧叶部分,因而给出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三叶虫”。
寒武纪的三叶虫世界 在动物分类学上,三叶虫属于脊椎动物门、三叶虫纲。
它们生活在远古的海洋中,主要出现在寒武纪,到寒武纪晚期时发展到顶点。
此后,三叶虫从极盛的高峰走向衰退,延续到二叠纪末期时绝灭,没有进入中生代。
三叶虫在整个古生代3亿多年的漫长地质历程中生生不息,繁衍出了众多的类群和巨大的数量,总计有1500多个属,1万多个种,其中发现于我国的有大约500个属。
三叶虫的形状大多为卵圆形或椭圆形,个体大小相差却很悬殊。
发现于葡萄牙奥陶纪地层中的乌拉裂肋虫是最大的三叶虫之一,长达70厘米。
而古盘虫、球接子之类的微小三叶虫却只有不到6毫米。
常见的三叶虫一般长度都在3到10厘米,宽度在1到3厘米。
超过20厘米的就算大型的了。
在我国昆明寒武纪早期地层中曾经发现过长度为30厘米的莱得利基虫。
三叶虫化石广泛地分布在世界各地,因而对划分地层非常重要。
但同时,许多三叶虫的属种又具有地方性特色,因而它们又对划分当时的海域分区,进而恢复当时的生物地理区系具有重要意义。
三叶虫生活的年代距今虽然遥远,但是科学家对它的形态、构造等特征的了解是相当充分的,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三叶虫身体表面披有坚固的甲壳,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经历多次脱壳生长,所以它们在地层中遗留下的化石数量比其他生物要多;其次,寒武纪海洋中很少有比三叶虫更大、更凶暴的动物和它生活在一起,因此它们能够迅速繁衍,广泛分布;此外,三叶虫化石大多保存在质地细致的石灰岩或页岩中,因此,不仅外壳的特征能够被观察得很清楚,而且有时其内部构造也能被看得很清晰。
三叶虫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它的背壳构造,其头部中央有一个突起的“头鞍”,可能是安置脑的处所。
头鞍的表面有的光滑无饰,有的瘤斑点缀,还有的具有为数不等的横沟。
这些横沟被称为“头鞍沟”。
头鞍两侧,一般有成对的眼睛。
沿眼睛的前后有一条沟,称为“面线”,这是三叶虫成长过程中借以脱壳钻出身体的地方。
头部腹面的前端有一对分节的触须,既是行动器官,又是感觉器官。
触须的后面是摄食的口,通常盖着“唇瓣”。
口两侧有许多细小而分节的行动器官——附肢,附肢上有细密的纤毛,大概可以起到呼吸的作用。
三叶虫的胸部分节,多者达十几节,少者只分两节。
各节之间以覆瓦状(即像房顶的瓦片一样一片覆叠在另一片的上面)关联起来,便于卷曲活动。
三叶虫腹面两侧有为数众多的分节附肢,附肢上具有纤毛,因此这些附肢也兼负行动和呼吸之用。
三叶虫的尾部和胸部一样,纵向上分为中轴及其两侧的肋叶部,其形态多样;尾部的边缘有的带刺,有的不带刺。
三叶虫的生活习性是多种多样的,化石中最多的一类是保存在石灰岩或页岩中,可见当时它们大多生活在浅海底或游移于淤泥之上。
它们有的稍能游泳,有的随水漂流。
志留纪中期的齿虫类,整个身体几乎被密密的长刺包围,这些长刺对于它们在水里游泳来说是一种强有力的推进器,因此可以推测它们是游泳的能手;同时,这些长刺也是抵御天敌的有效武器。
这种类型的三叶虫主要是出现于奥陶纪到泥盆纪时期,当时与它共生的鹦鹉螺类、板足鲎类和鱼类都是三叶虫的劲敌,如果三叶虫不增强它的游泳能力和御敌的武器,它们怎样在那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继续生存繁衍呢? 奥陶纪的某些三叶虫,如宝石虫、斜视虫、隐头虫等还发展了卷曲的能力,它们的头部和尾部可以完全紧接在一起,仅将背部的硬壳暴露在外;它们还可以钻进淤泥以保护其柔软的腹部器官,这样,一方面便于御敌,另一方面也可以以类似于尺蠖那样的伸曲的方式推动身体前进。
对于三叶虫的个体发育过程,科学家通常是通过采集同一层位中同一种个体的不同生长阶段的标本来研究的。
三叶虫的个体发育,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幼年期、中年期和成年期。
幼年期虫体头部和尾部尚不分明,也没有胸节,直径大约为0.24-1.3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