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甲壳类海洋生物(海洋甲壳动物大全)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3-03 16:23   点击:227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甲壳动物大全

NO.10∶滑齿龙

滑齿龙(学名:Liopleurodon,别名:平滑侧齿龙),上龙科滑齿龙属动物。其粗壮的身影在四片中等大小桨鳍的驱动下四处游荡;长颚里满部尖锐的牙齿;它生存于中侏罗纪的卡洛夫阶,约1亿7000万年前到1亿5500万年前。滑齿龙身长6.6米,体重2吨

一些保存相当完好的滑齿龙骨骼化石,清楚显示牙齿的排列及其头部的形状。但这些头骨并不一定就属于片中威胁牛津夏(oxford shire)附近水域,长达二十五公尺的滑齿龙。但在国家历史博物馆中,有一些头骨碎片似乎属于滑齿龙,就算不是,也是属于一种与滑齿龙极其类似的生物。其中一块骨骼碎片特别属于一种长二十公尺的生物。经由计算电脑中滑齿龙的模型,及其该有的漂浮能力,其合理的体长与体重上限分别为二十五公尺与一百五十公吨。

NO.9∶喜马拉雅鱼龙

喜马拉雅鱼龙是一种大型海生鱼龙,全长10米以上,最长可达18.5米,鱼龙中体型仅次于沙尼龙。体重30-50吨,脊椎动物,古爬行动物, 鱼龙类。

NO.8∶西卡尼萨斯特鱼龙

西卡尼萨斯特鱼龙,是已命名的海洋爬行动物中最大的。新西兰大鱼龙因为化石不足暂时不计。西卡尼萨斯特鱼龙保守体长估计20米,体重40吨,已经超过了最大的沧龙霍夫曼沧龙和最大的上龙克柔龙以及过去被认为的最大鱼龙秀尼鱼龙。激进体长21米,一些复原可以达到50吨的水平。是海洋爬行动物中的巅峰!过去认为西卡尼萨斯特鱼龙是秀尼鱼龙的一种,但随着化石的发现,现认为西卡尼萨斯特鱼龙是萨斯特鱼龙科的成员

西卡尼萨斯特鱼龙生活于三叠纪晚期的诺利期,至今约2.27~2.085亿年前。三叠纪晚期是鱼龙家族的巅峰时期,最大最强的鱼龙都在这个时期。不仅西卡尼萨斯特鱼龙是最大的海洋爬行动物,它的近亲同为萨斯特鱼龙科的喜马拉雅鱼龙也是最强大的海洋爬行动物。

NO.7∶蛇颈龙

蛇颈龙是已灭绝的蛇颈龙属海生爬行类的统称,体长约3.5米,是一类适应浅水环境中生活的类群,个体较大,且长颈,因以得名。从三叠纪晚期开始出现,到侏罗纪已遍布世界各地,白垩纪末灭绝。蛇颈龙体型硕大无比,是海洋中的霸王,与鱼龙类一起统治着中生代的海洋。

蛇颈龙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长颈蛇颈龙,另一 种是短颈蛇颈龙。

长颈蛇颈龙看上去像一只蛇穿过一个乌龟壳,它们的头部很小,身躯像乌龟一样宽而扁,颈部修长,可以弯曲,尾巴较短,呈锥状。

短颈蛇颈龙的头部较大,颈部很短,长长的嘴巴里长满了尖锐的牙齿,身体十分粗壮。

在白垩纪末期,蛇颈龙逐渐失去了海洋霸主的地位,比蛇颈龙更凶猛、更强大的沧龙逐渐成 为了海中强大的掠食者。为了能在水中捕到足够 的猎物,蛇颈龙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猎食方 式,它们逐渐放弃了猎食游水鱼类,而是来到海底觅食软体动物和贝売类动物。

NO.6∶泰曼鱼龙

泰曼鱼龙(属名:Temnodontosaurus)又名切齿鱼龙,是种已灭绝鱼龙类,化石在英国与德国被发现,生存年代为早侏罗纪的赫唐阶到托阿尔阶。泰曼鱼龙是种大型鱼龙类,身长超过10米

  外形和现代 海豚极为相似,体型适合游泳,而且速度非常快。它的体长一般在6米以上,头部两侧有一对圆圆的大眼睛,眼睛直径最大可达30厘米泰曼鱼龙的嘴巴长而尖,上下颌上各长着一长排锥状的牙齿。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可以在夜间或漆黑的深海里追捕 乌贼、 鱼类等猎物

N0.5∶克柔龙

克柔龙(属名:Kronosaurus)又名克诺龙、长头龙,是种海生爬行动物,属于蛇颈龙目的上龙亚目,上龙类的明显特征是短而粗厚的颈部。克柔龙是以希腊神话中泰坦巨神中的克罗诺斯为名

克柔龙是世界上最大的上龙类之一,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阿普第阶/阿尔比阶

NO.4∶海王龙

Tylosaurus)又名瘤龙、节龙,意为“鼻部呈球状的蜥蜴”,属于沧龙科,是巨型的沧龙类,它们与现代巨蜥、蛇有接近亲缘关系

海王龙的主要食物是蛇颈龙、白垩刺甲鲨、剑射鱼、菊石、黄昏鸟与其他小型沧龙类,从它的胃部发现相当多样化的当时海洋动物的化石,海王龙在晚白垩纪的西部内陆海道里面是顶级掠食动物。为了保持顶级海爬的优势,海王龙还特化出其它沧龙没有的有圆筒状的前上颌骨,可用来撞击、打昏猎物

NO.3∶大眼鱼龙

大眼鱼龙属(属名:Ophthalmosaurus,意为“眼睛蜥蜴”),是种生存在侏罗纪中到晚期的鱼龙类,以其特大的眼睛而闻名,大眼鱼龙主要的化石发现于欧洲、北美洲与阿根廷

大眼鱼龙的嘴部几乎没有牙齿,是为了捕食鱿鱼、菊石、鹦鹉螺等头足类而适应的结果,它们拥有海豚形状的优美外形,身长6米

NO.2∶梅鲸(不是爬行动物)

梅尔维尔鲸(学名:Livyatan melvillei)是一种在南美洲发现的中新世时期的已灭绝的齿鲸,为大型肉食性鲸鱼,又叫麦氏利维坦鲸、麦尔维尔鲸,是利维坦鲸属中最大的物种。

梅尔维尔鲸生活在1300万年前,长16米,60吨重,以《白鲸记》的作者、美国著名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名字命名。

唯一的头颅化石长3米,牙齿最长36公分,全身估计长13.5-16.5米。体型与外貌与现代抹香鲸相似。但与现代抹香鲸只在下颚有具功用的牙齿比较,梅尔维尔鲸两颚都长有牙齿,而且比现代抹香鲸的牙齿大得多:是目前所发现最大的鲸齿。它们据信是积极的掠食者,可能以须鲸为食

NO.1∶大牙(不是爬行动物)

Carcharocles megalodon),一般直接称作巨牙鲨或巨齿鲨,学名源自希腊语,意指巨大的牙齿

巨齿鲨只是从牙齿化石及一些脊椎化石中推断出来的生物。与其他现代鲨鱼相似,它的骨骼是软骨而非硬骨,形成骨骼化石纪录的缺乏。

据估计,巨齿鲨最大的体型为18米,平均体型为13-16米

它预估平均每天需要摄取它体重三十分之一(即4,500磅)的食物。从已知的史前食物链来看,一般推断它会以鲸作为粮食。巨齿鲨的咬力是古今动物之最,咬合力达28-36吨

2. 海洋甲壳类保护动物

1、黄唇鱼、松江鲈鱼、克氏海马鱼、胭脂鱼、唐鱼、大头鲤、金线靶、大理裂腹鱼等。

2、黄唇鱼:属硬骨鱼纲鲈形同石首鱼科,闽粤人称金钱鮸、金钱猛鱼。黄唇鱼体长、侧扁,尾柄细长。近海暖温性稀有底层鱼类,栖息于近海水深50到60米海区,幼鱼栖息于河口及其附近沿岸, 分布于东海和南海北部。

为肉食性鱼类,以小型鱼类和虾、蟹等大型甲壳类为食,幼鱼则以虾类为食。黄唇鱼是中国的特有鱼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0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危,未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中。

3、松江鲈鱼:头圆,向后渐侧扁。头部有棱无棘,前鳃盖骨有4棘,上棘最大,上弯。背鳍连续,有一深凹。口大,上颌略长。颌骨、犁骨及腭骨均具绒毛状齿群。胸鳍下部鳍条不分支。鳃膜上有两橙色斜纹,酷似2片鳃叶,故有“四鳃鲈”之称。

3. 海洋甲壳生物图片

学名:螳螂虾蛄(S. mantis),常见於地中海和邻近的大西洋水域,长20公分(约8吋),在底泥和有机碎屑中生活。

螳螂虾是肉食性海洋甲壳类动物,分支从类中的其他成员软甲亚纲约3.4万年前。螳螂虾的长度通常长到10厘米(3.9英寸)左右,而少数虾可达38厘米(15英寸)。

有史以来xxx的螳螂虾长46厘米(18英寸);它被夹在印度河附近的皮尔斯堡。螳螂虾的甲壳(坚硬的厚壳,覆盖甲壳类和其他一些物种)仅覆盖头部的后部和胸部的前四个部分。

颜色种类繁多,从棕褐色到鲜艳的色彩,已知有450多种螳螂虾。它们是许多浅水、热带和亚热带海洋生境中最重要的食肉动物之一。

然而,尽管它们很常见,但人们对它们的了解却很少,因为许多物种的大部分时间都藏在洞穴和洞中。

4. 海洋甲壳类动物图鉴

两种叫法 海兔,海蛞蝓。

海兔,又称海蛞蝓,海兔不是兔,而是螺类的一种,属于浅海生活的贝类,是海兔科海洋腹足类的统称,因其头上的两对触角突出如兔耳而得名。

它是甲壳类软体动物家族中的一个特殊的成员。它们的贝壳已经退化为内壳。背面有透明的薄薄的壳皮,壳皮一般呈白色,有珍珠光泽。

海兔是雌雄同体的生物,海底栖息,体裸露,雌雄两个生殖孔间有卵精沟相连。海兔分布于世界暖海区域,中国暖海区也有出产。海兔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种可生成植物色素叶绿素的动物。

5. 海洋甲壳动物百科

海洋甲壳动物是体躯分节、具几丁质(甲壳质)外壳、头部有5对附肢(前两对为触角)、以鳃或皮肤呼吸的海洋动物。甲壳动物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因多具坚硬如甲的外壳而得名。全世界共有3万多种,绝大多数是海生种,如哲水蚤、水虱、藤壶、对虾、青蟹等。

甲壳动物体躯呈长筒形,或缩短为豆形或蟹形;一般分节明显,但部分体节常有愈合现象,寄生类型常失去分节和附肢。

6. 海洋甲壳动物大全名字

甲壳类动物从水蚤、藤壶、沙蚤,到小虾、螃蟹、龙虾,形体各异。个体大小范围从小到在显微镜下可见的浮游生物,大到体长为75cm的龙虾。它们的绝大多数是水生的,其硬化的甲壳是它们的典型特征。它们发生在整个世界的淡水和海洋栖境中。有的甲壳动物已适应在陆地上生存,如潮虫,是专有的陆生性常见种类..

7. 海洋甲壳动物大全图

水蚤

水蚤并非真正的跳蚤,而是生活在湖泊和池塘中的一类小甲壳动物。它们的足非常小,触角却非常大,呈羽毛状。它们通过挥动触角在水中纵跃前行。水蚤在泥中产卵,第二年春天孵化。它们的卵经常附着在鸟类的爪上被带到其他地方。在气候温暖的地方,成年水蚤繁殖速度极快,但有许多被鱼类吃掉。

潮虫

潮虫是唯一一类能成功地在陆地上生存且分布较广的甲壳动物。它们常藏在木头下面潮湿的缝隙中,以那里的植物残骸为食。潮虫并不在水中生活,但它们却生有鳃,并且只有身体保持湿润才能呼吸。如果进入人类的房屋中,经常会脱水而死。雌潮虫产卵后将卵存放在身体下面的一个小袋里,早卵孵化后变成发育成熟的幼虫,幼虫很快便能独立生活。

茗荷

茗荷,即茗荷儿,它们是一类甲壳动物,长着长长的坚韧的柄和五光十色的外壳它们常附着于海洋飘浮物和远洋轮船上,并随之远游世界各大洋,暴风雨降临的日子,它们常常被海水冲到海滩上,很久以前,人们认为它们能变成雁,又称其为雁藤壶。

浮游的甲壳动物

在淡水和海洋里,微小的甲壳动物形成了一个巨大而又潜在的动物生命的门类。大多数只有几毫米长,并构成浮游生物的一部分——贴近海面处漂浮着的大量的微小生物体,其中桡足类甲壳动物以微型水藻为食,它们可能是地球上最普通的动物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