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环流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海洋与陆地是地球表面两种柔刚性质迥然不同物质, 它们强烈影响大气的性质,以致在地球出现两大气候类型和季风环流。
陆地属刚性物质,透明度很小,一切宇宙影响,包括太阳辐射无法深入到内层,只能影响到深度约在1毫米内的表面薄层。因此太阳辐射在地面产生很大的温度变化,而内层几乎不受日夜与季节温度的变化的影响,使内外层因热胀冷缩的差别,产生强大拉力,是岩石爆裂,并导致土壤生成的初始原因。
相反,海洋的柔性十分突出,海水的热容量比陆地约大一倍,所以在同样辐射变化的情况下海水比湿度适中的土壤的温度变化约小一半。更何况,海洋的太阳辐射的反射率约为5-14%,而大陆却高达10-30%,这就使得陆地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要远少于海洋。
更重要的是,太阳辐射能够穿透几十米的深层海水,在10米的海水深度处,太阳辐射能仍有18%。这就是说,太阳辐射能分散在厚层海水中,所以热量分散,升温很不显著。加上海水可以流动,高温或低温的水很自然会同邻近海水交流混合,也就进一步减少了温度的升降幅度与空间差异。
因此,大陆的热敏感性与海洋热惰性,海洋的多水与大陆的少水都恰成鲜明的对比。是导致两种气候与季风环流的出现的原因。
大陆性气候不但比较干燥,而且冬冷夏热,温度变化剧烈。海洋性气候比较潮湿,冬夏温度变化比较缓和。因此,夏季热源在大陆,热汇在海洋,在大气低层盛行由热带海洋流向大陆的夏季风。冬季恰好反过来,热源在海洋,热汇在大陆。其结果,在大气低层盛行由高纬大陆流向低纬度海洋的冬季风。前苏科学家舒列金称季风是地球上的第二类热机与热力环流。
所谓热机是热力差别推动的运动系统,它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即下垫面供给大气热量的热源,从大气吸取热量的热汇,热源热汇间的流体的热力环流系统。
第一类热机是天文因素形成的。包括太阳辐射,地球行星条件的天文参数,如日地距离,纬度间温度差别,自转与公转的速度,地轴倾斜度与纬度等多种参数,所以叫做行星气流。
行星气流与季风气流都是热力与地球旋转所产生的偏向力相互平衡的产物。无可置疑的是,这两套环流系统互相影响,两者的波动间产生共振或互消,构成天气与季节变化的特点。
冬季风主要是以冷空气爆发式的出现,夏季风也有台风等形式,都是受到两个环流的波动影响而发展的强烈天气现象。体现了两套环流与波动系统之间的共震影响。
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太平洋与亚欧大陆间,所以季风的影响更加突出。
例如,在我国春季升温的春季,印度是升温最敏感的地区。它的大部分国土是在北回归线以南,所以在我国的春季时,这里已是阳光直射,太阳辐射最强的季节,我国正处于西风南支的上游。印度形成的热中心常顺流而下,就能使我国很多地方温度急升,甚至有入夏的感觉。
秋季降温最敏感的地区是亚洲的北冰洋沿岸。这里的极昼结束后,太阳很快向地平线接近,气候开始冷却,大西洋进入欧洲北面海洋的暖洋流开始发挥作用,影响乌拉尔高压形成,为冷气流南下与我国秋季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2. 海洋环流定义
洋流的环境效应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全球水热平衡
2、沿岸气候
3、主要渔场的形成
4、航海、海洋污染扩散
3. 海洋环流对经济的影响
温带海洋性气候虽然终年温和多雨,气候宜人,但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农作物成熟时需要很多热量,但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夏天也温和凉爽,无法提供足够热量,所以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但温带海洋性气候非常有利于牧草的生长,所以西欧是全球著名的乳畜带。
(1) 原因① 纬度位置: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北纬40°~60°之间,属温带。
② 海陆位置:西临大西洋,海岸线曲折,大陆轮廓破碎,各地距海近,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
③ 大气环流:盛行西风控制该区,多气旋活动,从北大西洋暖流上空经过,可带来暖湿气流,形成降水。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④ 洋流: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欧洲西部,对沿岸地区起到增加湿度和提高冬季气温的作用,使欧洲西部成为同纬度冬季气温最高的地区。
⑤ 地形:欧洲西部、中部为平原区,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温和湿润的气流深入内陆。
(2) 对农业的影响
欧洲西部由于纬度位置较高,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多阴雨天气,日照少,所以光热条件不足,不利于粮食作物的成熟,而适宜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欧洲西部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城市密度大,经济发达,市场广阔,因此乳畜业发达。
4. 海洋环流对我国冬季和夏季气候的影响
白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因此陆地上为低压,海洋上为高压。夜间的情况正好相反 ②、风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据此,一日之内,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③、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夜晚来自陆地的风比较温热干燥,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增温的作用。海陆风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5. 海洋环流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一般而言,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不只是气压带与风带的作用,而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当受低压带控制时,出现多雨现象;当受高压带控制时,出现少雨现象。
当受到风带影响时,要看风的方向。如果风是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则形成多雨现象;如果风是从陆地吹向海洋的,则形成少雨现象。
6. 海洋环流对地球气候的影响有哪些
我们常说的洋流其实可以粗略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风直接驱动的上层环流; 另一部分是由于温盐分布不均匀加上海洋内部的动力搅拌而形成的温盐环流。全球变暖对洋流的影响也也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看。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会影响大气环流,进而影响全球风场的分布。因为海洋上层的环流主要靠风场和地球自转决定,所以气候变暖可能会直接导致海洋上层环流发生变化。
其次,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的融化。随着大量冰川的融化,尤其是格陵兰的冰川融化,大量的淡水会被输入到海洋中去,从而导致北大西洋的水变淡。
水变淡之后就比较难沉到海底,于是温盐环流也会受到影响。
一般认为这会导致大洋温盐环流的减缓,进而减少洋流对两极的热量输运。
7. 海洋环流的成因
海陆间大气热力环流是,陆地受热快,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海洋升温慢,气压高,因此近地面空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由海洋流向陆地,高空相反,陆地高空气压高,海洋高空气压低,气流从由陆地向海洋流动,这样便形成海陆间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