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陆地海洋气压(陆地海洋气压中心)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3-03 04:30   点击:76  编辑:jing 手机版

1. 陆地海洋气压中心

气压中心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移动形成的。同时,以北半球为例,7月份夏季时,陆地由于吸热快,近地面空气上升于是形成低气压,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成块状或者条状,于是形成低气压中心,而海洋则相反,由于比热容比陆地小,吸热慢,近地面空气下沉,于是形成高压。

北半球夏季时最常见的低压中心,有亚欧低压或者印度低压,北美低压。

2. 海陆气压梯度

南亚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热季(3-5月)、雨季(6-10月)和凉季(11月至次年2月),全年高温,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极其丰富,是世界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如印度的乞拉朋齐)。西北部则降水稀少。

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以北和北纬30°以南,除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外,其它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季风气候的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以及青藏高原的地形作用等都有密切关系。

根据季风的进退,南亚地区一年之中可分凉、热、雨三季。11~2月,从大陆吹向海洋的东北季风带来晴朗、干燥、凉爽的天气,为凉季。在凉季里气温日较差较大,西北部有一定的气旋雨,印度半岛东岸也有较多的降水。3~5月,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气温迅速增高,气候炎热干燥,称为热季。德干高原中部气温达到35℃,塔尔沙漠的绝对最高温度曾达50℃以上,有时出现沙尘暴。6~10月,由于南亚地区的持续高温,在印度西北部产生热低压,强烈地吸引着由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来的西南季风,从而使西南季风的势力进一步加强。西南季风经过辽阔温暖的热带海洋,饱含水汽,给南亚大部分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形成雨季。年降水的90%集中于雨季。雨季来临的时间,半岛西部最早,印度西北部最晚,西南季风的晚来早退是南亚雨量变率大的一个主要原因。10~11月为雨季末期,气温开始逐渐降低,北部一带的气压也逐渐增高,这样海陆间的气压梯度也逐渐变弱,因此西南季风开始退缩,降水随之减少,很快又重新转入凉季。

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林在南亚地区占有广大面积,其分布与降水量有密切关系。西高止山西侧,东部喜马拉雅山的南侧和阿萨姆地区以及斯里兰卡岛大部,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为热带雨林区;德干高原大部年降水量为1,000~2,000毫米,树木为了减少热季的蒸发,形成干季落叶;德干高原内部和印度半岛西北部,年降水量在500~1,000毫米之间,多为灌木和草原植被;塔尔沙漠及其周围,雨量很少,为荒漠和半荒漠,仅生长稀疏草本植物和多刺灌木。西南季风强弱和来得早迟,对南亚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

3. 陆地气压高于海洋是什么季节

在北半球是夏季是海洋高压,陆地低压,在冬季是海洋低压,陆地高压,主要是因为海陆的热力性质不同,夏季陆地受热快,升温快,空气密度变小上升,压强变小,所以是低压.同理,其他的就解释也是差不多的.还有一个就是在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也是一样的原因

4. 陆地海洋气压哪个大

1月时是南半球的夏季,由于此时两个副热带高压带南移,所以南极大陆的气压相对于它周围海洋上的气压要偏低一些,而且1月的南极出现极昼现象,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这也是导致南极洲上空气压降低的原因之一。

7月时是南半球的冬季,由于此时副热带高压带北移,所以南极大陆及其周围海洋附近气压脱离副高的控制,也相对地球其他地区气压较低。所以还是一个相对的低压。

5. 海陆分布对气压中心形成的影响

先说结论,一月,七月海陆上的主要气压中心如下。一月份西伯利亚高原上主要有北极高压,太平洋海面则受赤道低压的控制。到了七月份,太平洋海面则受到赤道高压的控制啊,西伯利亚高原上则受到北极低压的控制。气压的变化使得季风运动频繁。

6. 陆地与海洋气压

冬季海陆压力差异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由于海洋和陆地比热容的差异,海洋和陆地的吸热和散热速度不同。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冬季海洋较陆地气温高,所以海洋上形成热低压,而陆地气温低,形成冷高压。而在夏季这种现象则相反:陆地形成热低压,海洋形成冷高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