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a是何时成功发射的
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
1988年9月,我国第一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发射成功,填补了我国应用气象卫星的空白,揭开了我国在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国民经济建设中使用国产气象卫星的序幕。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可以向世界各地云图接收站发送实时的气象云图,还可以对海洋水色进行探测和对海温进行遥感研究,至今美洲、欧洲和亚洲等地区多个国家都建立了兼容接收风云一号卫星的数据接收系统和相应的数据处理与应用系统,风云一号卫星数据已成为全球灾害监测和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数据之一,为更精确的中长期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提供必要的基本资料,在灾害监测、环境遥感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2. 我国第二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b是何时成功发射的
人造地球卫星是指发射到绕地球轨道上作短期或长期运行的人造航天器。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并被送入轨道,人类从此进入了利用航天器探索外层空间的新时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近地轨道上运行了92个昼夜,绕地球飞行1400圈,总航程6000万公里。于1958年1月4日陨落。为了纪念人类进入宇宙空间的伟大时刻,苏联在莫斯科列宁山上建立了一座纪念碑,碑顶安置着这个人造天体的复制品。[1]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发展沿革
人造卫星的概念始于1870年。人造地球卫星是指发射到绕地球轨道上作短期或长期运行的人造航天器。其运动服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其轨道一般是以地心为焦点的椭圆,特殊情况下是以地心为中心的圆。它离地面的高度根据用度而定,从几百公里到几万公里不等,一般不低于200公里。
第一颗卫星的设计和制造,主要由前苏联著名的火箭和宇航设计师科罗廖夫领导的试验设计局完成。卫星由镀铬合金制成,重83.6公斤,外表呈圆球形,直径58厘米,轨道远地点为986.96公里,近地点为230.09公里,每96分钟绕地球一周。卫星载有两部无线电发报机,通过安置在卫星表面的4个天线,发报机不断地把最简单的信号发射到地面。世界各地许多无线电爱好者当时都接收到了这一来自外空的信号。
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的一种航天器,占全部航天器的90%左右,在科学、军事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都获得了极其广泛的应用。以科学探测和研究为目的有天文卫星、观测卫星、地球物理卫星、大气密度探测卫星和电离层卫星等;用于军事目的的有照相侦察、电子侦察、海洋监视、核爆炸探测、导弹预警、拦截等卫星;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有通信、导航、气象、测地和地球资源等卫星。
正是考虑到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辟了人类探索外空的道路,以及1946年10月10日外空条约生效,1999年联合国第三次外空会议的与会国一致建议,将每年的10月4日至10日作为“世界空间周”。这一意见得到了联合国第54届大会的核准。
3. 我国成功发射的首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是哪一颗
这次的卫星发射提升了我国卫星海陆观测的能力,满足了我国海洋权益的维护、海上防灾减灾、海洋动力环境检测的提升,解决了我国这一方面的不足。
卫星发射为我国带来的发展
我国成功发射的遥感卫星让很多人都感觉到了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科技一直都在不断的发展,有很多科技产品的应用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当中,这让我们感到了科技生活带来的便利与美好。
4. 我国在哪一年发射第一颗海洋卫星
事件回顾:1980年5月18日,中国首次向南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这是继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研制和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后,我国在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
专家解读:1956年1月20日,彭德怀在中央军委会议上指出:“我们要解决火箭防空、海上发射火箭武器的问题。”随后,中央军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关于发展航空火箭技术与制造导弹的问题。1960年仿制的第一枚近程火箭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研制运载火箭的序幕。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同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解决远程运载工具已成为紧迫任务。
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972年8月10日,第一枚“风暴1号”试验火箭飞行试验基本成功。此后,火箭技术不断得到改进,通过采取减轻结构质量、提高发动机调整精度和使推进剂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等多项措施,火箭的运载能力提升了50%。至70年代末,在成功进行地面、高弹道、低弹道发射试验的基础上,我国研制的远程运载火箭已经具备全程飞行试验的条件,即将从蓝图变为现实。1980年5月9日,新华社发布公告:中国将于5月12日至6月10日由本土向太平洋南纬7度0分、东经172度33分为中心,半径70海里圆形海域,发射运载火箭。
1980年5月18日,中国酒泉发射中心一枚我国自行研制的三级远程运载火箭划破云天碧海,直刺浩瀚的南太平洋,命中预定海域。这标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远程运载火箭的国家。与此同时,在南太平洋某海域,以“远望”号测量船为主的18艘舰船组成的大型特混船队展开了紧张的作业,圆满完成了远程运载火箭的落区测量和数据仓体打捞任务,实现我国航天测控网从陆地延伸到海洋的跨越。
5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贺电,热烈祝贺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运载火箭成功的巨大胜利,并指出:“这次试验,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解放军党史军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刘子君)
图为运载火箭点火起飞(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这是测量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在进行调度指挥(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这是从太平洋上的中国打捞船起飞的直升机,正在将潜水员以及他打捞的仪器舱一起吊上机舱(资料照片)。
5. 中国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A星发射成功
1988年9月,我国第一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发射成功,填补了我国应用气象卫星的空白,揭开了我国在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国民经济建设中使用国产气象卫星的序幕。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可以向世界各地云图接收站发送实时的气象云图,还可以对海洋水色进行探测和对海温进行遥感研究,至今美洲、欧洲和亚洲等地区多个国家都建立了兼容接收风云一号卫星的数据接收系统和相应的数据处理与应用系统。
风云一号卫星数据已成为全球灾害监测和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数据之一,为更精确的中长期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提供必要的基本资料,在灾害监测、环境遥感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6. 2011年成功发射的海洋二号卫星是我国第几颗
2011年8月16日6时57分,载有“海洋二号”卫星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二号”卫星送入太空。“海洋二号”卫星是中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主要任务是监测和调查海洋环境,是海洋防灾减灾的重要监测手段,可直接为灾害性海况预警报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并为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预报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卫星遥感信息。
海洋二号卫星搭载着微波散射计、雷达高度计、扫描微波辐射计和校正微波辐射计4个微波遥感器,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全球连续探测的能力,能够实现全球海洋 高精度、多要素同步测量,可获取海面风场、海面高度、浪高、海流和海面温度等多种海洋动力环境要素,直接为灾害性海况预警报和海洋科学研究提供实测数据,将改变和加深人们对全球海洋的认识,有效预报海洋灾害,提高海上活动的海洋环境保障能力,服务于海洋灾害监测预报、大洋极地科考、海洋维权执法、海洋资源 开发和保护、海洋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交流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