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赤道海洋水温是多少
赤道的年平均气温是:30℃-33℃左右。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也是地球上的零度纬线。一年当中,赤道有两次太阳直射,所以赤道地区属于热带,终年天气炎热,气温很高。赤道的圆心与地心是重合的,它也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全长4万多千米。
赤道为低气压区,由赤道两侧吹向赤道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驱动赤道南北两侧的海水由东向西流动。北面的称为北赤道暖流,南面的称为南赤道暖流。
2. 赤道海水温度
赤道附近大多是海洋,它一方面海水蒸发会吸收大量热量,另一方面海水的热容量大,水温升高要比陆地慢。因此,赤道圈附近的白天海洋温度不会急剧上升,那里平均气温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高。
3. 赤道海洋水温是多少度
赤道地区最高温度很少达到35摄氏度,但因为终年高温,盛行上升气流高温多雨,云层较厚,年平均温差和日平均温差小。
年平均温度在30到33度之间,赤道上最高温度35摄氏度,赤道地区收获的太阳光热是最多的,却不是最热的地方,由于下垫面的因素,比如我国新疆内陆沙漠地区的火焰山最高温度记录有66摄氏度
4. 赤道附近海域全年气温较高海水温度高
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的海水温度升高的现象。
厄尔尼诺暖流,是太平洋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著名的秘鲁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强。
恰逢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也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
西北季风不但削弱了秘鲁西海岸的离岸风——东南信风,使秘鲁寒流冷水上泛减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着水温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鲁寒流的水温反常升高。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称为“厄尔尼诺暖流”。
扩展资料:
厄尔尼诺暖流破坏了南太平洋的正常大洋洋流环流圈,进而打乱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原有分布规律性,形成严重的气候灾害。如南美洲西部的秘鲁、 智利北部沿海地区, 原是十分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区, 由于厄尔尼诺暖流的影响,往往形成暴雨连降、洪水泛滥、泥石流狂泻的可怕自然灾害;
秘鲁渔场由于被厄尔尼诺暖流遏制了冷海水的上泛,导致深海中的大量浮游生物不能通过上泛海水输送到海面, 造成鱼类因缺少铒料而大量死亡。印度尼西亚、 伊里安岛、 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雨林区由于厄尔尼诺暖流的出现破坏了南太平洋的正常水循环 规律而出现严重的干旱。
5. 赤道海洋温度
东太平洋海域的海水温度呈现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的现象,它源于海洋,但左右大气。海水温度升高一点,都会对全球平均温度产生重大影响。发生厄尔尼诺的年份,全球平均温度会升高0.1℃,而如果全球平均温度升高1℃,北极圈全年就会有半年处于无冰状态。厄尔尼诺状态持续并发展为厄尔尼诺事件,将使得全球灾害性天气多发。
6.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海水温度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大洋,表层海水温度高于其它各大洋。年均温在20℃以上的洋面约占太平洋总面积的88%,其中年均温在25℃以上的面积约达35%。太平洋与其它大洋一样,其海水温度升高的热力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因此,表层海水水温分布理应呈与纬线平行的带状分布。但由于有陆地的存在、洋流性质的不同、气压风向的不一样,使表层水温分布另有特点。
从高低纬度来看,赤道附近年平均水温为25°~28℃,愈向高纬水温愈低,等温线走向基本上与纬线一致。从东西部来看,在南北纬40°间,东部等温线受寒流影响向低纬弯曲,西部等温线受暖流影响向高纬弯曲,即东部沿岸水温低于同纬度西部沿岸之海水温度;在北纬40°~60°间,东部沿岸海水等温线受暖流影响向北弯曲,西部沿岸受寒流影响而向南弯曲,即东部沿岸的海水温度高于同纬度西部沿岸的海水温度。而且在北纬45°~50°间和南纬50°~60°间,海水等温线的分布特别密,这主要是寒暖流交汇处温差变化大的缘故。从南北太平洋来看,南太平洋表层水温要低于同纬度北太平洋表层的水温1°~2℃,这主要是海陆分布形势使北太平洋受北冰洋影响小,而南太平洋受南极影响大的缘故。从太平洋冬夏水温变化来看,太平洋西部,由于受亚洲大陆的季风和入海径流水温的影响,表层水温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冷、夏热。
7. 海水水温最高为什么不是赤道
最主要的原因是在赤道处虽然太阳辐射强,但它是处于赤道多雨带,终年多雨,所以它的温度反而不是最高的,温度最高的应该在处于副高附近的海域。
当然还有洋流,湿度,并且水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导热性,当局部海水温度升高后冷的海水就会过来替换因此也就形成了洋流。同时还会受周围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