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卫星的种类
轨道上的卫星大概有资源卫星,气象卫星,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卫星绕地球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同步,卫星与地球之间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因此在这种轨道上运行的卫星,人类叫利用同步卫星来实现海上、陆地上和航空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或是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 海洋卫星主要应用
用各种遥感方法获得并提取光波所携带的海洋信息。主要采用多光谱遥感技术:用多光谱传感器接收海面向上光谱辐射和海面热辐射,然后根据海洋-大气系统辐射传递模式进行数据和图象处理,得出海洋的环境参数。
海洋辐射传递的光谱特征是多光谱遥感探测海洋的基础。多光谱传感器参数的确定,依赖于海洋光谱辐射研究。海洋的向上辐亮度,只有陆地的0.1~0.05倍,且动态范围很小。确定海洋环境参数所要求的光谱带宽为10nm,而陆地遥感所要求的光谱带宽,一般要增大10倍以上。因此,用来探测海洋和海岸带的多光谱传感器具有较窄的光谱带宽。为了获得较大的接收能量,传感器具有较大的瞬时视场角。例如,海岸带海色扫描仪(CZCS)的可见光波段的光谱带宽为20nm,瞬时视场角为 0.05°,相应的地面分辨率约为800m。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发展起来的陆地-D卫星(美国)、斯包特卫星(法国)、地球资源卫星 1号(欧洲空间局)、气象海洋卫星(日本)、流星Ⅱ型卫星(苏联),在光谱选择、地面分辨率、遥感器配置等总体设计中,都尽可能地兼顾了陆地和海洋的光谱辐射特征。海洋卫星的主要遥感手段,虽然是各种微波传感器,但是对于提供完整的海洋数据信息而言,光学遥感依然是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
3. 海洋卫星按用途分为
侦察卫星按用途可分为4类: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导弹预警卫星和海洋监视卫星。
照相侦察卫星是利用安装在卫星上的照相机、摄像机或其他成像装置,对地面摄影以获取信息。
获取的情报通常记录在胶片或磁记录器上,通过回收舱回收或接收无线电传输的图像获取信息,经加工处理后,判读和识别目标的性质,并确定其地理位置。
电子侦察卫星主要用于无线电信号的侦察。
卫星上安装有无线电接收与监测设备,主要用于截获雷达、通信等系统的传输信号,可侦察对方雷达、无线电台的位置、使用频率等参数。
导弹预警卫星是以导弹发射为特定目标的侦察卫星。
卫星上装有红外探测仪,用于探测敌方导弹飞行时发动机尾焰的红外辐射,配合电视摄像机及时准确地判断导弹飞行方向,迅速报警。
导弹预警卫星一般运行在地球静止轨道,并由几颗卫星组成一个预警网。
海洋监视卫星主要用于对海上舰船和潜艇进行探测、跟踪、识别和监视,卫星上装有雷达、无线电接收机、红外探测器等侦察设备。
卫星轨道一般为1000公里左右的近圆形轨道,并需要由多颗卫星组成海洋监视网。
我们通常所说的侦察卫星,一般是指照相侦察卫星,它又分为可见光(红外)照相侦察卫星和雷达照相侦察卫星。
照相侦察卫星的图像,实际上和我们平时用照相机拍照所得到的照片没有什么区别,它是由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像点组成,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数码相机的像素,像点越小,照相可辨认的细节的尺寸越小。
地面分辨率是衡量照相侦察卫星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通俗地说,地面分辨率是能够在照片上区分两个目标的最小间距。它并不代表能从照片上识别地面物体的最小尺寸。一个尺寸为0。3米左右的目标,在地面分辨率为0。
3的照片上,只是一个像点,不管把照片放大多少倍,它只是一个像点。 一般来说,从照片上能够识别目标的最小尺寸应等于地面分辨率的5~10倍,即1。5~3米。
根据卫星照片不同的使用情况,对地面分辨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共分为四级。
第一级是发现,指大致知道目标形态,从照片上仅仅能判断目标的有无;第二级是识别,指发现目标较为细致,能够辨识目标,例如是人还是车,是大炮还是飞机;第三是确认,能较为详细地区分目标,能从同一类目标中指出其所属类型,例如车辆是卡车还是公共汽车,房子是民房还是军队营房;第四是描述,能更为细致地知道目标的具体形状,识别目标的特征和细节。
4. 海洋卫星的种类有哪些
军用侦察卫星从性能上分有四种。
①照相侦察卫星。它的设备主要是可见光照相机,其中有用来作普查的全景扫描相机和用来作详查的画幅式相机。卫星拍摄的照片有的密封装人回收舱,直接送回地面冲洗判读,世界上掌握这种技术的国家只有3个。为了防止回收舱落到别人手里,上面会装上自爆装置,规定时间一过就自行炸毁。另外的一个办法是无线电传输,就是先在卫星上把拍摄的照片自动冲洗出来,然后把目标图像转换成电信号,用无线电波形式发给地面,再还原为目标图像。有的照相侦察卫星上装有电视摄像机,一边对地面目标进行侦察,一边就把信息发送给了地面指挥中心,这就更快更简便了。
②电子侦察卫星。装备有侦察接收器和磁带记录器,主要用来侦察雷达和军用电台的位置、使用的频率,有时也截取导弹试验时发出的遥测信号,掌握对方战略武器发展情况。电子侦察卫星比其他电子侦察手段优越和安全,弱点是当地面雷达或电台过多、信号过密过杂,就难以筛选出真正有用的信息,而且容易受假信号的欺骗和干扰。如果地面雷达和电台临时关机,也可以躲过它的侦察。
③导弹预警卫星。用来戒备导弹袭击。洲际导弹飞得快,弹道高,射程远,发射后30分钟左右便可打到8000~13000公里的目标。
④海洋监视卫星。专门用来监视水面舰艇和水下潜艇的活动。装有电子侦察设备的这种卫星同电子侦察卫星没有什么区别;装有雷达设备的,可以主动搜索目标,不靠对方发射信号来发现目标。国外正在实验装备红外探测器的海洋监视卫星,设想从几百里高空能侦察到水下60米深的核潜艇。
5. 海洋卫星的种类有多少种
军事侦察卫星,主要用来侦察或监视对方的军事活动,获得对方的情报资料的卫星。按照卫星所担负的任务和设备的不同,可分为照相侦察卫星、预警卫星、海洋监视卫星和电子侦察卫星几种类型
6. 海洋是什么卫星
2002年5月15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一号D气象卫星和我国第一颗海洋探测卫星海洋一号送入预定轨道,结束了中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此后,又先后发射了多颗海洋卫星。海洋系列卫星为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海洋污染监测与防治、海岸带资源开发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7. 海洋卫星的种类和应用
人造地球卫星是用途最广、发射数量最多和效益最高的航天器。
按运行轨道可以分为:低轨道卫星的轨道高度为200~2000千米;中高轨道卫星的轨道高度为2000~20000多千米;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高度为35786千米,位于赤道上空。
若按用途分,卫星的种类就更多了。从大的方面讲它可以分为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其中应用卫星又可分为军用卫星、民用卫星、商用卫星以及军民两用卫星。
科学卫星用于科学探测和研究,主要有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和天文卫星。星上的常用仪器有望远镜、光谱仪等各类遥感器,可了解高层大气、地球辐射带和极光等空间环境,观察太阳和其他天体。
技术试验卫星用于卫星工程技术和空间应用技术的原理性或工程性试验。许多航天新技术、新原理、新方案、新设备和新材料,通常需要用卫星在太空上进行试验,成功后才能投入使用。
应用卫星直接为国民经济和军事服务。按工作特点可分为三种类型:
(1)无线电中继型。这种类型包括各种通信卫星,它们大多采用地球静止轨道,也有采用椭圆轨道、低轨道或中高轨道的。
(2)对地观测型。这种类型包括气象卫星、资源卫星和侦察卫星等。其轨道大多数采用太阳同步轨道,也有使用地球静止轨道和低轨道的。
(3)空间基准型。这种类型包括导航卫星和测地卫星。导航卫星一般采用分布在相同倾角不同轨道面的多颗卫星组成星座;测地卫星则大多数采用圆形极轨道。
军用卫星也是五花八门。其中最主要的是侦察卫星(它可分为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海洋监视卫星、导弹预警卫星)、军用通信卫星、军用气象卫星和军用导航卫星等。
虽然人造地球卫星的种类繁多,用途各异,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不少共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它们的飞行都要遵循开普勒三大定律。
二是它们自己不能飞上天,都需要由运载火箭或航天飞机发射到太空,以获得必需的环绕速度,这样才能成为人造地球卫星,环绕地球飞行。
三是尽管卫星的用途不同,但是它们都是由公用系统和专用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公用系统是每个卫星都必须具备的系统,它包括结构系统、热控制系统、姿态和轨道控制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无线电测控系统、电源系统等。专用系统则是每种卫星特有的,因任务不同而异,我们常把这些用于完成特定任务的系统称为“有效载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