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技术是指应用
航海技术专业【主干学科】:交通运输工程【主要课程】:航海学、航海英语、船舶操纵与避碰航、船舶管理、海气象与海洋学、船舶结构与货运、航海仪器、船舶无线电技术基础、海洋船舶驾驶、海商法、船舶原理、船舶自动化基础、GMDSS认识与操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GMDSS、罗经、雷达、GPS、AIS操作训练,船舶驾驶实习等。【航海技术专业简介】: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的对外经济飞速发展,高级的航海技术人才越来越紧缺,因此航海专业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了非常热门的专业,竞争力也越来越大。
本专业学生主要从事现代海洋船舶驾驶、船舶运输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船舶操纵、船舶避碰和值班、识别和运用各种航图、导航仪器仪表和GMDSS通信方面的基本训练,还需接受高级消防、精通急救等一些高级船员必备的能力培养。
具有独立指挥和组织船舶航行的初步能力。
2. 海洋技术是指应用什么
始建于1965年,是隶属于国家海洋局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中心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国海洋技术的行业管理,承担国家海洋技术发展规划、计划和标准的拟定;承担国家海洋高新技术研发及其成果的转化;承担国防建设所需的军事海洋观测技术研究和海洋技术装备及监测系统的研制与开发,并代表国家开展国际海洋技术的合作与交流,为海洋行政管理、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国防建设和海洋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3. 海洋技术是指应用技术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大量的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手段规模均较有限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主要特点啊:作战力量数字化集成化,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武器系统信息化;指挥自动化,实时化,一体化;信息战场全维化,网络化;作战方式多样化;毁灭性武器的高技术化。
4. 海洋技术的定义
科技的意思是:科学和技术,是人类所积累的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读音为kē jì,科学解决理论问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把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科技按技术领域分类可以分为十大类。包括:
1、资讯科技;
2、生物技术;
3、新材料;
4、能源技术;
5、镭射技术;
6、自动化技术;
7、航天技术;
8、海洋技术;
9、其它技术领域;
0、非技术领域。
按社会经济目标可以分为十一大类。包括:
1、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发展;
2、促进工业的发展;
3、能源的生产和合理利用;
4、基础设施的发展;
5、环境治理与保护;
6、卫生(不包括污染);
7、社会发展和社会服务;
8、地球和大气层的探索与利用;
9、知识的全面发展;
10、民用空间;
11、国防。
5. 海洋技术主要包括什么
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在当今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开发利用海洋中丰富的资源,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和海洋能源四类。
海水可以直接作为工业冷却水源,也是取之不尽的淡化水源。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向海洋要淡水,是解决世界淡水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目前,海洋化学资源开发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的海洋化学资源,将广泛地造福于人类。
海洋中有20多万种生物,其中动物18万种,包括16000多种鱼类。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已开始捕捞和采集海产品。现在,人类的海洋捕捞活动已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渔具、渔船、探鱼技术的改进,大大提高了人类的海洋捕捞能力。海洋中由鱼、虾、贝、藻等组成的海洋生物资源,除了直接捕捞供食用和药用外,通过养殖、增殖等途径还可实现可持续利用。
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在近岸带的滨海砂矿中,富集着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在多数海盆中,广泛分布着深海锰结核,它们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图3.14《深海锰结核》)。
海水运动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而且没有污染。但是,这些能量密度很小,要开发利用它们,必须采用特殊的能量转换装置。现在,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但是工程投资较大,效益也不高。
海洋渔业生产
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图3.15《大陆架剖面示意》)。这些浮游生物是鱼类的饵料,它们在海洋中分布很不均匀,一般在温带海区比较多。
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底部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这些营养盐类来自海洋中腐烂的生物遗体。暖流和寒流交汇处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饵料比较丰富。这些地方通常是渔场所在地(图3.16《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因此,尽管大陆架水域只占海洋总面积的7.5%,渔获量却占世界海洋总渔获量的90%以上。
世界主要渔业国都分布在温带地区,这些温带国家鱼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大。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中国在充分利用近海渔场(图3.17《舟山渔场的沈家门渔港》)和浅海滩涂大力发展海洋捕捞和海水增养殖业的同时,远洋捕捞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因此海洋水产品在食品结构中比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