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水下的海洋(水下海洋地貌)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1-24 00:07   点击:97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水下海洋地貌

海底地形,根据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是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海岭。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的过度地带,是陆地向海洋延伸的部分,可以说是被海水覆盖的陆地,一般大陆架的水深不超过200米,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都是大陆架海区。从大陆架向大洋方向前进,在大陆架的边缘通常会出现一个坡度很陡,深度越来越深的陡坡,我们称为大陆坡。大陆坡可以理解为是大陆和大洋的连接部分,大陆坡的深度从200米一直加深到2000米。

海沟是海底最深的地方,可以理解为海底的沟槽,其形态通常是狭长的,而且两壁陡峭,海沟的深度通常在5000米以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其深度达到了11034米。海沟是板块运动而形成的,通常是由海洋板块和陆地板块碰撞而形成,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洋盆是大洋海底的主体部分,是海底相对平坦的区域,面积巨大,属于典型的大洋地壳,其深度通常在3000至6000米,人们通常把洋盆称为深海平原。海岭就是指海底的山脉,海岭两侧是平坦的洋盆,通常海岭的高度可达3000至4000米,长度多在上千公里以上。海岭的形成是板块张裂的结果,多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由于海底板块的张裂,使得下方岩浆上升,形成海底系列火山,最终形成海岭。

2. 海洋地貌成因

海其实是在地球史上第一次火山爆发时由于水蒸气太多而形 成了云,之后又下了几千年的暴雨,汇成了大海。

2.

研究证明,大约在 50 亿年前,从太阳星云中分离出一些大大 小小的星云团块。它们一边绕太阳旋转,一边自转。在运动过程中, 互相碰撞,有些团块彼此结合,由小变大,逐渐成为原始的地球。星 云团块碰撞过程中,在引力作用下急剧收缩,加之内部放射性元素蜕 变,使原始地球不断受到加热增温;当内部温度达到足够高时,地内的 物质包括铁、镍等开始熔解。在重力作用下,重的下沉并趋向地心集 中,形成地核;轻者上浮,形成地壳和地幔。在高温下,内部的水分汽 化与气体一起冲出来,飞升入空中。但是由于地心的引力,它们不会 跑掉,只在地球周围,成为气水合一的圈层。

3.

位于地表的一层地壳,在冷却凝结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地球 内部剧烈运动的冲击和挤压,因而变得褶皱不平,有时还会被挤破, 形成地震与火山爆发,喷出岩浆与热气。开始,这种情况发生频繁, 后来渐渐变少,慢慢稳定下来。这种轻重物质分化,产生大动荡、大 改组的过程,大概是在 45 亿年前完成了。

4.

地壳经过冷却定形之后,地球就像个久放而风干了的苹果, 表面皱纹

3. 海洋沉积地貌

1、丹霞山

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丹霞山在距今1.4亿年至7000万年间,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

在距今7000万年前后,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距今600万年以来,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上升,平均大约每万年上升1米,同时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丹霞山区。

2、武夷山

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两省交界处。武夷山主要分布了前震旦系和震旦系的变质岩系,中生代的火山岩、花岗岩和碎屑岩。

在中生代晚期,武夷山发生了强烈的火山喷发活动,继之为大规模的花岗岩侵入,已发现本区有丰富的火山机构,为典型的亚洲东部环太平洋带的构造特征。白垩纪晚期的红色砂砾岩是形成丹霞地貌的主体。

3、龙虎山

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在龙虎山深层地壳中隐伏着一条已经稳定的巨大的东西向深断裂带(萍乡—广丰深断裂带),上覆断陷盆地就是在这条古老的断裂带长期继承性活动。

由最初的坳陷盆地发展到后来的断陷盆地,最后趋向稳定而形成的。南华板块的北部有一个二级大地构造单元“武夷隆起”,龙虎山地区就在武夷隆起的北部边缘。

地层该区出露地层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中、晚元古代的中、深变质岩系,二是早侏罗纪含炭质碎屑岩建造和晚侏罗纪的陆相火山岩,三是白垩纪的红色碎屑岩系。此外,沿河谷阶地及河湖平原有部分第四系沉积。

4、芦笛岩

位于桂林市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芦笛岩的形成是经过了漫长的年代,远在三亿年前,桂林还是一片汪洋,在漫长的海洋历史中,海底沉积了一层厚而纯净的碳酸盐类,奠定了桂林岩溶(喀斯特)地貌的物质基础。到三迭纪末期,桂林发生了强烈的地壳运动,使桂林露出海面,成为陆地。

5、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在2.7亿年前的早二叠纪时代,石林地区为海洋环境,海底沉积形成了数百米厚的石灰岩,后经地壳抬升,石林地区处于湿热古海岸边缘,溶蚀形成了最早期的石林。

紧随其后的火山熔岩喷溢,使石林被厚厚的玄武岩覆盖。漫长的中生代至新生代早期,石林地区一直处于剥蚀夷平状态。约六千万年前的早喜马拉雅运动,使石林地区掀斜抬升,转为内陆山间湖泊环境(路南古湖)。

晚第三世纪以来,石林地区继续抬升,向现代高原河谷环境演进。在持续的抬升过程和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下,石林地貌也处在继承、更替和叠置的演变中,老的石林逐渐消失,新的石林不断形成。

4. 水下海洋地貌法条

不同养殖场选择标准是不一样的,把我的豪猪场的选址要点和你分享一下吧。

1、符合国家要求。

①符合当地规划,不能随便选址,不能选择耕地。不能建在居民区。有环保设施,环评达标。②证件办理。首先上报国土所申请,需工作人员现场实地勘察确认不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养豪猪必须拥有养殖用地证明。环评手续、规划意见、立案备案手续、动③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养殖场备案登记手续、生产经营取可证,还要取得林业局"三有动物训养许可″备案成功后才能正式开始养殖。

2、有利于防疫灭病、且便于生产和减少工程投资。

选择豪猪场址首先应考虑豪猪场的防疫问题,并应在不影响防疫的同时,综合考虑猪场建成后产品及饲料等进出猪场运输及供电、供水诸因素,最后确定豪猪场的防疫间距。防疫间距一般为:

①距工厂、学校、村镇及居民区500米以上,且处于下风位置;

②距主干公路、铁路和河流等交通频繁的地方500米以上;

③距畜禽养殖场、屠宰场、肉食加工厂、皮毛加工厂应在2公里以上,并位于上风位置。

3、地势高燥、避风向阳、排水方便。

低洼潮湿的场地,不利于豪猪的体热调节和肢蹄发育,而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生存,严重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而且雨季到来,常常受到洪水威胁,也不利于防疫。故要求所选地面应高出当地历史洪水线以上,且地下水位应在2米以下。避风向阳可减少冬春风雪的侵袭,提高猪舍温度,并保持场区小气候的相对稳定。为了便于排水,防止积水和泥泞,地面应平坦而稍有坡度,一般以1%~3%的坡度较理想,最大坡度不得超过20%。

4、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且便于取用水源是建设豪猪场首先必须考虑的条件之一。

一个养殖场,特别是大型规模化养殖场,每日饮用、冲圈、调制饲料,以及饲养管理人员生活用水等用水量相当大,所以必须有一个充足的水源,且水质不经处理最好能达到饮用标准为理想。一般山泉水、地下水最理想。

5、场地土质坚实、渗水性强、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过。

不宜在含有大量碎石的地带建猪场,这样土质结构利于排水,但是缺点是夏季反射的热量过多,冬季不易保温。也不要在黏土上建猪场,黏土通透性不强会导致排水不畅而积水,黏性大不易清扫。

可选择低水位的沙壤土作为猪场建设用地,沙壤土排水性良好,质地均匀稳定性好,而且吸湿性和导热性都相对较小。

6、道路畅通。

能够通过9.6米以上大车通过。

7、电力保障。

基本要求有稳定电力供应,满足负荷、不断电。

在实际生产中,很多老板因为选错地址,出现了政府拆迁、不符合生物安全要求、道路不畅通、时常断电、排污不方便等问题,选址每一项我们都要考虑到,才能保障我们正常生产。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5. 海洋地貌构造

海底地形指海水覆盖之下的固体地球的表面形态。海底地形是复杂多样的,其复杂程度丝毫不亚于陆地。

海洋底部有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绵长的海岭、深邃的海沟,也有坦荡辽阔的深海平原。世界大洋的大体结构通常分为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三大基本单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