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中最凶猛的海兽(海洋中最凶猛的海兽是啥)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1-10 15:00   点击:141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中最凶猛的海兽是啥

虎鲸有非常强大的三角形背鳍,不仅能够起到掌舵的作用,还是强有力的武器。

虎鲸(学名:Orcinus orca):是哺乳纲、海豚科中体型最大的物种。头部呈圆锥状,没有突出的嘴喙。身体大小、鳍肢大小和背鳍高度有明显的性二型。大而高耸的背鳍位于背部中央,雄性成体的背鳍直立,高可达1.0-1.8米,雌性的背鳍明显地镰刀形,高低于1米。胸鳍大而宽阔,大致呈圆形。上、下颚各有10-14对大而尖锐的牙齿。

2. 海洋中最凶猛的海兽是什么?

  学名:Orcinus orca  英文名:Killer Whale/Orca/Grampus  别称:有杀鲸、逆戟鲸等称谓。  形态:是一种大型齿鲸,身长为8~10米,体重几吨左右,背呈黑色,腹为灰白色,背鳍弯曲长达1米,嘴巴细长,牙齿锋利,性情凶猛,善于进攻猎物,是企鹅、海豹等的大敌。有时它还袭击同类须鲸或抹香鲸,可称得上是海上霸王。  编辑本段分类  域: 真核生物域(Eukaryota)  界: 动物界(Mam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 哺乳纲(Mammalia)  目: 鲸目(Cetacea)  科: 海豚科(Delphinidae)  属: 虎鲸属(Orcinus)  种: 虎鲸(O. orca)  编辑本段基本数据  与人类体型的对比出生身长体重:2.2~2.6m、160kg  最大身长体重纪录:雄—9m、5,600kg;雌—7.9m、3,800kg  寿命:雄—50~60年;雌—80~90年  编辑本段外型特征  雌雄虎鲸外观区别(上雄下雌)虎鲸的体型极为粗壮,是海豚科(Class Delphinidae)中体型最大的物种。头部呈圆锥状,没有突出的嘴喙。大而高耸的背鳍位于背部中央,其形状有高度变异性,雌鲸与未成年虎鲸的背鳍呈镰刀形,而成年雄鲸则多半如棘刺般直立,高度约1至1.8米。胸鳍大而宽阔,大致呈圆形,这点与大多数海豚科成员的典型镰刀状背鳍不同。上、下颚各有10至14对大而尖锐的牙齿(sharp teeth)作为武器(weapons), 每颗牙大概有8cm。在海湾的浅水地带,它还喜欢用尾巴上的缺刻去钩拉海藻,发出“呼呼”的声音,不久,浑身就披满了半透明的海草。  虎鲸的体色图样主要由黑与白这两种对比分明的色彩组成,位于身体腹面的白色区域自下颚往后延伸至肛门处,在全黑的胸鳍之间变得狭窄,到了肚脐后方产生分歧,尾鳍腹面亦为白色。背部与体侧皆为黑色,但在生殖裂附近的侧腹处有白色斑块,眼睛斜后方亦有明显的椭圆形白斑。在背鳍后方有呈灰至白色的马鞍状斑纹(saddle)。  编辑本段分布  虎鲸分布图虎鲸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海域日本北海(southern Japan),冰岛(Iceland),对于水温、深度等因素似乎没有明显的限制。它们在高纬度地区有相当高的栖息密度,特别是在猎物充足的海域。它们的移动情形普遍与追踨猎物或增加捕食率有关,时间通常在鱼类产卵季与海豹的生产期。到了夏天,大西洋中大多数的虎鲸都栖息于浮冰边缘或有浮冰的水道,以须鲸、企鹅、海豹等为食。它们会迁徙至何处、会移动多远,目前仍未有定论。部分虎鲸会终年停留于南极海域,而在北极的虎鲸则很少接近浮冰。据华盛顿州与英属哥伦比亚的虎鲸研究者指出,当地有定居型(resident)与过境型(transient)两种型态的虎鲸群,当地终年皆可发现此二种群体。部分个体有非常大的活动范围,由各地的照片辨识结果发现,有些虎鲸的活动范围自阿拉斯加(Alsaka)一直到南方的加州(Southern California )。  编辑本段习性  虎鲸时常会有跃身击浪、浮窥等行为,或是以尾鳍或胸鳍拍击水面。虎鲸的泳速最快可达时速55公里,可闭气17分钟左右。当周遭空气凉爽时,通常可看见它们低矮而呈树枝状的喷气。它们对船只的反应多样,冷漠忽视或是充满好奇心都有可能。偶尔会集体搁浅,群体有时会被困在潮池或海湾中。在北极与南极海域,因为风吹而快速产生的浮冰对虎鲸而言是一大麻烦,有时会因此迫使它们停留于水面开阔的小水域里相当长的时间。  虎鲸喜欢群居的生活,有2-3只的小群,也有40-50只的大群,每天总有2-3个小时静静地呆在水的表层,因为肺部充满了足够的空气,所以能够安然地漂浮在海面上,露出巨大的背鳍。群体成员间的胸鳍经常保持接触,显得亲热和团结。如果群体中有成员受伤,或者发生意外失去了知觉,其它成员就会前来帮助,用身体或头部连顶带托,使其能够继续漂浮在海面上,就是在睡觉时也扎成一堆,这是为了互相照应,并保持一定程度的清醒。 它们在一起旅行,用食,以种群为社会组织,在广大的家庭中休息,互相依靠着生存长大。  位于华盛顿州与英属哥伦比亚的定居型虎鲸,其基本社群单位为小型母系群体,一般由2至9头血缘关系相近的虎鲸所组成,此母系群体会长期维持稳固,所有成员似乎会共同分担养育工作。几个这样的群体会共同组成一个「小群」(pod,通常用以描述一群彼此间有社交行为联系的鲸目动物),典型的小群通常包含成年、未成年的雌雄虎鲸与仔鲸,多半由最年长的雌鲸居于领导地位( females are the family elders),而待在小群里的雄鲸通常是该雌鲸的后代。甚至有的雄性虎鲸长到9米还在小群中生活。定居型小群面对其它小群时有特殊的致意方式:面对对方一段距离排成两行紧密纵队,然后两个小群的成员会互相混杂,似乎是在表明其社交地位。他们的小群很和睦(stable),稳定(capture),只有死亡(death)或者被俘(capture)才能被破坏。他们每个小群一起社交,休息,互相依存强大(socialize and rest in extended family groups, and literally thrive on each other’s company)  编辑本段生长繁殖  在生殖方式上,属于一雄多雌,往往由一头身体膘悍的成年雄鲸和几头雌鲸组成一生殖群体。雄鲸拥有雌鲸的多少取决于其竞争能力,身长体壮、力量强大的占有的雌鲸就多。经交配、受孕和1年的妊娠期,一头体长2.4米的小鲸就降生了。小鲸以母鲸的乳汁为食,生长很快,整天尾随母鲸身旁,1年后便可独立觅食了。当体长达6米多时,雄鲸便可达到性成熟,这时它便开始求偶成婚。但由于众多的后宫佳丽均为父辈所有,岂能让其染指,所以它往往被逐出家门,过着单身汉的生活。一旦时机成熟,它便会参与争夺生殖权的斗争,向鲸群的统治者提出挑战。  编辑本段食性  虽然它的牙齿非常坚强,但却不如鲨鱼的牙齿那样锋利,因此主要用于攫取而不是咀嚼,而被它叼住的食物都是整个吞下的。虎鲸的食物多样,由小型结群鱼类、鱿鱼,一直到大型须鲸与抹香鲸(Sperm Whale)都有可能成为它们的猎物;其它如海豹等鳍脚类动物、海龟、海獭、海牛、儒艮(dugong)、鲨鱼、魟等,甚至还有鹿与麋鹿,似乎是趁它们游泳横渡水道时伺机捕食。甚至会利用涨潮冲到海岸边,捕捉来不及逃走的海豹企鹅。各群似乎有自己偏好的食物种类,例如某些族群主要以鲑鱼、鲔鱼、或鲱鱼等鱼类为主要食物,某些群则会巡视鳍脚类的登陆地寻找猎物,或跟随迁徙中的鲸群,有如狼群追踪北美驯鹿的情景。虎鲸显然需要合作以袭击并制服大型猎物,但它们也会合力将鱼群集中成一个大球,然后轮流钻入取食。虎鲸也会偷吃延绳钓渔船上钩的鱼获,或吃食渔民丢弃的下杂鱼等。它们似乎会选择性的咬食须鲸的舌头。其猎物可能深受对虎鲸的恐惧所影响,当虎鲸出现时鳍脚类会逃往陆地或冰上,鲸豚则会游入浅水域或藏匿于浮冰的裂隙间。  编辑本段种群现状  虎鲸并没有灭绝之忧,但人为猎捕可能已造成部分地区族群的减少。位于华盛顿州与英属哥伦比亚的虎鲸,无论是定居型或过境型皆仅馀数百头,同时深受污染、重型船只行驶,以及猎物减少等生存威胁。密集的赏鲸活动可能会干扰虎鲸的生活,而那些为了保护鲑鱼养殖场免受鳍脚类入侵的人们可能会将虎鲸驱逐出它们原本偏好的栖地。估计在太平洋东部热带海域约有8500头虎鲸,在阿拉斯加水域至少有850头,日本外海可能达2000头以上,而夏季在南极水域约有8000头虎鲸分布,分布范围内的其它地区可能在数百至千余头之间。目前在日本(Japan)、印度尼西亚、格陵兰(English)、与西印度群岛(West Indies)的捕鲸者仍持续捕捉虎鲸,虽然捕杀量少,但对当地族群却可能会有相当大的影响。  编辑本段海上霸主—虎鲸  虎鲸的身体强壮而有力,体形很大,呈纺锤形,表面光滑,皮肤下面有一层很厚的脂肪用来保存身体的热量。体长约为600-1000厘米,体重5000-8000千克。身体上的颜色黑白分明,背部为漆黑色,只是在鳍的后面有一个马鞍形的灰白色斑,两眼的后面各有一块梭形的白斑,腹面大部分为雪白的颜色。头部较圆,没有突出的吻部,鼻孔在头顶的右侧,有开关自如的活瓣,当浮到水面上时,就打开活瓣呼吸,喷出一片泡沫状的气雾,遇到海面上的冷空气就变成了一根水柱。前肢变为一对鳍,很发达,后肢退化消失也变成了一对鳍。高耸于背部中央的强大的三角形背鳍(fins),十分显眼,雄兽的可达1.5米高,既是进攻的武器,又可以起到舵的作用。嘴很大,上下颌上共有40一50枚圆锥形的大牙齿,显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虎鲸分布在世界各大海洋中,以南北两极附近水域最多,在我国见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海域。虎鲸喜欢栖息在从0℃到12-13℃的较冷水域,温暖的海洋中数量较少,即使有也常常潜到水温较低的深水地带。它行动的流动性很大,一天就能游出100多公里,但较常出现在离海岸30公里以内的水域中。游泳前进的速度也很快,时速可达54公里。潜水的时间也很长,最多能达到30分钟以上。  虎鲸猎食的对象主要是各种海洋兽类,如海豚、海狮、海象等,有时也捕食乌贼和鳕鱼、鲆鱼、鲭鱼、沙丁鱼等各种海洋鱼类。虎鲸是凶猛的,海洋中的露脊鲸、长须鲸、座头鲸、灰鲸、蓝鲸等大型鲸类也都畏之如虎,就慌忙避开。虎鲸在捕食的时候还会使用诡计,先将腹部朝上,一动不动地漂浮在海面上,很像一具死尸,而当乌贼、海鸟、海兽等接近它的时候,就突然翻过身来,张开大嘴把它们吃掉。  如果说座头鲸是鲸类中的“歌唱家”,白鲸是海中“金丝雀”,那么虎鲸就是鲸类中的“语言大师”了,它能发出62种不同的声音,而且这些声音有着不同的含义。例如在捕食鱼类时,会发出断断续续的“咋嚏”声,如同用力拉扯生锈铁门窗铰链发出的声音一样,鱼类在受到这种声音的恐吓后,行动就变得失常了。虎鲸不仅能够发射超声波,通过回声去寻找鱼群,而且还能够判断鱼群的大小和游泳的方向。这种能力,对生活在海洋里的食肉动物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海水下面十分黑暗,很难在这种环境里看清远处的捕食目标。  在海上旅行的人常把虎鲸说成是变化无常的海妖,渔民们则称它为“海上霸王”,电影、戏剧等各种艺术作品中还将它描述为“复仇之神”,这些都在暗示虎鲸是一种吃人的动物。其实这完全是人们的想象,因为虎鲸虽然是凶猛而贪食的海中巨兽,但在历史上却从未有过有根据的吃人纪录,甚至连咬死人的情况也没有听说过。奇怪的是,它对人类不但无害,反而显示出和善可亲,在水族馆里可以饲养驯化,既聪明又听话,还能学会许多技艺,表演各种节目,最激动人心的节目有“迎客”:随着铃声将巨大的头部露出水面,向观众徐徐游去,以示“欢迎”,或者任凭饲养员骑在背上到处跑,甚至还让饲养员把头伸人它的巨嘴里,一动也不动;“跃水吞鱼”:破水而出,张开大口,跃到5米多高处,吞下挂在那里的一条大鱼;“速游中纵跳”:先沿着池边快速游泳,破浪疾驶,时而跃出水面;“召之即来”:听到召唤信号,立即游过来;“猫捉老鼠”:虎鲸腹部朝上,两只胸鳍露出水面,驯养员坐在它的胸部,一只手握着它的牙齿,随虎鲸在水中兜上几圈之后,便跳进水中,这时,虎鲸从背后追上,再次把他驮在背上,并且多次重复着这个动作……。其实,虎鲸变得这样温顺是因为人们掌握了它的一个弱点:一旦离开了同类而单独生活时,胆量就变得很小了。当然,在精彩的表演之后,鲑鱼、金枪鱼等美味佳肴作为奖赏也是必不可少的。  1862年,一个名叫埃斯里特的人,从一头逆戟鲸的胃中发现了13头海豚和14只海豹,因此,逆戟鲸理所当然地成了刽子手。killer whale/orca/Grampus的英文、荷兰文名称,意即杀鲸之意。属于齿鲸类,巨大的躯体上有黑白分明的斑纹,眼后方有两块卵形白斑,体侧有一向背后方向突出的白色区,以上特征很容易将与别的鲸区分开来。  虎鲸体长近10米,重7.8吨,雌的比雄的要稍小些。它们以苍茫碧海为家,各个海区几乎无所不在,但以南极、日本近海和挪威至北极三个海区的虎鲸数量为最多。虎鲸的上下颌长着20多枚10~13厘米长的锐牙利齿,朝内后方弯曲,上下相互交错着,嘴一张,尖齿毕露,阴森恐怖。其牙齿的排列方式和形状不仅利于撕裂、切碎猎物,而且使被擒猎物犹如囊中之物,难逃“虎口”。逆戟鲸体型呈优美的流线型,行动敏捷,游泳本领高强,而且花样繁多。一会仰游,一会翻滚,一会又将身体直立于水面,游起来随心所欲,常将其背鳍突出水面,犹如古代武器的戟倒竖于海上,因此得名“逆戟鲸”。  残暴贪食,小须鲸、海豚、海豹、大型座头鲸、灰鲸、白鲸,甚至兽中之“王”――蓝鲸均在它捕获之列。除此之外,各种鱼、海鸟、乌贼等海洋动物,也决不轻易放过。它们最常用的捕食方式是群起而攻之。当捕鱼时,它们便由若干组成一个包围圈,将鱼团团围住,然后轮番冲入鱼群,美美地饱餐一顿后,便扬长而去。对于鱼、乌赋等此类小型动物可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其吞噬,而对于大型哺乳类,双方便会展开一场殊死搏斗。当它们袭击大型动物时,往往一齐出击。例如,有人曾目击7头虎鲸袭击一头小须鲸悲壮场面:三头身强力壮的雄虎鲸对小须鲸展开了猛烈的攻击,一头咬住尾,另一头则咬头部,剩下的一头则从全方位进攻,只用45分钟,便将小须鲸活活咬死,其余四头便一拥而上,瞬间便将小须鲸扫荡殆尽。有时一动不动地浮在海面上,肚皮向上,严然一具僵尸。每当成群的海豚或海狮在海面上游泳觅食时,往往不明真相,不知不觉便靠近,这时,虎鲸会迅速一翻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捕而食之。  虎鲸从不主动向人类进攻,而且聪明伶俐,乐于跟人相处,稍加训练,便可做各种表演,可见其具有很好的记忆能力。然而,除了友好的一面之外,似乎还有很强的报复心理。一位爱斯基摩老人告诉我一个真实故事:在阿拉斯加最北端的巴罗小镇,有两个年轻的爱斯基摩人曾向一对虎鲸开枪,没有打中,却遭它们的报复,在此后的几年中,只要他们一出海,那对虎鲸就会赶来向他们进攻,有好几次差点送命,吓得他们一直到老,再也不敢下海捕鱼了。  水柱  虎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不像须鲸一样,又细又高。

3. 海洋中最凶猛的海兽是啥动物

虎鲸

虎鲸是一种大型齿鲸,身长为8~10米,体重9吨左右,头部略圆,具有不明显的喙,背鳍高而直立,弯曲长达1米,身体黑、白两色。两翼骨远隔开。颞窝大。下颌骨相对较短。在上、下颌每齿列有10~12枚圆锥形的齿。嘴巴细长,牙齿锋利,性情凶猛,食肉动物,善于进攻猎物,是企鹅、海豹等动物的天敌,有时还袭击其它鲸类,甚至是大白鲨,可称得上是海上霸王。

北极熊

北极熊在熊科动物家族中属于正牌的食肉动物,98.5%的食物都是肉类,主要捕食海豹,特别是环斑海豹,以及髯海豹、鞍纹海豹、冠海豹,除此之外也捕捉海象、白鲸、海鸟、鱼类、小型哺乳动物,有时也会打扫腐肉。在夏季它们偶尔也会吃点浆果或者植物的根茎。在春末夏临之时,他们会到海边的地方来取冲上来海草补充身体所需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物质。

虎鲨

虎鲨是软骨鱼纲虎鲨科仅有属“虎鲨属”所有种类的统称,食性很复杂,在虎鲨的菜单上有乌贼、鱼、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海鸟、小型海兽、动物尸体和垃圾,有良好的视力和嗅觉,能侦测到动物们藏身处电磁场的变化,也能感觉到远处鱼群游水时引起的水流波动。

大白鲨

大白鲨是最大的食肉鱼类,身长可达6.5米,体重3200公斤,尾呈新月形,牙大且有锯齿缘,呈三角形,牙长10厘米,大型进攻性鲨鱼。但正因为其特别巨大型,可以认为已经是食物链最终极猎食者。分布于各大洋热带及温带区,一般生活在开放洋区,但常会进入内陆水域,最喜捕食海豹、海狮,偶尔也会吃海豚、鲸鱼尸体。

4. 最凶猛的海兽是哪一种

起舵的作用,或可作为进攻时的武器。

虎鲸是世界上最凶猛的海兽。它体长可达9米,背中央有一个三角形的极大背鳍,高度达30~40厘米.它的上下颌每侧生10~13个尖圆锥状大而有力的牙齿,这是掠杀其他动物的强大武器。虎鲸是群居性的海兽,常以三四头小群或三四十头大群进行集体捕猎。

5. 海洋中最凶猛的猛兽是哪一种

1896年年底,在圣·奥古斯丁海滩,两位正在玩耍的男孩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白色生物体。

它有7米多长,2米多宽,重达7吨,而且肉体非常有弹性。当时最有名的头足类动物(乌贼等)专家、耶鲁大学的阿狄森博士,断定它是一种未知巨型章鱼的尸体,并且给了它一个“科学”名称—————“巨型章鱼”。他在有关书中写道,“巨型章鱼活着的时候,有着令人恐惧的臂,每条臂至少有30多米长,有一艘大船的桅杆那么厚。它有着数以百计的碟状吸盘,最大吸盘的直径至少是30厘米。”而普通章鱼的两臂伸直最长记录不过6米多。另外,在塔斯马尼亚西海岸的怪物以及挪威海怪(Kraken)等,也都是一种巨型章鱼或者鱿鱼,但是没有定论。进一步确认为鲸鱼组织 在由西德尼·皮尔斯带领的一个生物科研小组介入这项研究之前,人们对这些海怪的争论已经延续了几个世纪。2004年开始,由南马里兰大学的生物学家西德尼·皮尔斯带领的生物科研小组检查了所有可以接受探访的海怪尸体样本,他们利用光电显微镜,生物化学、分子学分析法以及DNA检验法,要确认这些神秘海怪到底属于哪种动物。西德尼的研究小组在生物学公告上指出,通过显微镜和DNA方法分析,他们已经可以确认,先后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新西兰、百慕大群岛和纽芬兰等地海滩上发现的“肉团”,其样本基因与海中的几种鲸鱼基因十分相配。通过显微镜解剖1986年在智利发现的肉团,比较其与世界各地发现的海怪尸体样本的化学组成发现,它们都十分相似,既不属于巨型章鱼或鱿鱼,也不属于其他各种神秘的无脊椎动物。这些样本都是来自于同一种生命体———鲸鱼,它们可能是一种鲸鱼或者鲨鱼的组织。第三种猜测为一亿多年前的古生物 从本世纪有关海怪的材料看,各处传来的消息差异很大。比如,有的消息说,海怪的脖颈上长着鬃毛似的东西,个头很大。又有消息说,海怪的头像蜥蜴一样,个头并不很大。还有的说,怪物的身体呈圆柱形,外皮暗褐色。更为离奇的是,1966年美国的一位目击者称,他见到的海怪头部像牛一样,有长长的脖颈,没有角,也没有耳朵,两眼放射着令人恐惧的绿光等等。也有人综合研究了一个时期发现海怪的材料,得出第三种结论:海怪也有可能是1.6亿年前的蛇颈龙或是其他的古生物种。人们不禁要问:1.6亿年前的动物,怎么可能保存到现在呢?事实上,考虑到海洋有着稳定的环境,某些古代生物生存下来也是有可能的。这方面的例子也是可以找到的,1964年,科学家从540米深处的海洋里获得了海百合。又过了几年,又获得了鲜红色的海胆。这些都是1.5亿年前的动物,在化石中曾见到过,而今竟然还见到它们的活种。如果这一理论成立的话,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认为,过去人们所传的海怪,或许正是古代保存下来的15米长的某种海底古生物的一种。当然,这种古生物的数量非常之少,它们生活在稳定的深海环境里,因此,人们很难见到它的踪影。不过,这仍然只是人们对海怪的一种比较合乎逻辑的解释,并不意味着海怪之谜已完全解开。相关报道 智利“海怪”不属鲸目类 2003年7月3日,智利南部第十大区发现有一“海怪”陈尸海滩。消息传开,众媒体猜测纷纷,而当地科学界相信,这一海洋动物很可能是一种巨型章鱼或鱿鱼。“海怪”的尸体是在距首都圣地亚哥以南1000余公里的毛林港湾附近的一处海滩上发现的。据当地鲸鱼保护中心实地勘察测定,这一动物尸体长12.4米,最宽处为5.8米,最厚处为1.06米,估计重达13吨。鲸鱼保护中心主任埃尔莎·卡夫雷拉对当地媒体说,中心最初收到的报告只是称发现了一具鲸鱼尸体,直到专家到现场实地验证后才发现这一海洋怪物既没有鲸鱼的牙齿也不具备鲸鱼的组织,其颜色和气味均不属鲸目类。据卡夫雷拉介绍,这一“海怪”肉质紧密、坚硬,普通切刀很难分割。此外,该中心的专家多数认为,这种海洋动物与1896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岸发现的那种疑似章鱼的“海怪”非常相似。延伸阅读 古生物的活化石 事实上,现在的地球上确实存在这种现象,有的生物本来应该在几千万年前灭绝了,但是令人惊异的是,它们确实还在地球的某个角落中,顽强地与我们现在的物种共同生活着。大熊猫:在距今约800万年前的晚中新世时期,地球上就已经有了大熊猫的足迹。大熊猫是我国最古老的生物之一,早在有人类之前它们就生活在这个奇妙的星球上,被科学家和考古学家誉为古生物的“活化石”。中华鲟:鲟鱼起源于一亿年前的中生代,为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有“活化石”之称。中华鲟的寿命很长,可活一二百年。鱼体一般三四米长,体重可达500公斤。鲟鱼体内除头部有数块硬骨外,脊椎骨和颧骨全为软骨,通体无刺。它的吻尖突,身体呈椭圆筒形。口前有触须,用来搜寻水里的食物。肺鱼:生活在三亿年以前。它们平常在水里用鳃呼吸,水干了就用身体分泌的粘液和泥巴将自己裹成一个泥团,内留有可以与外界相通的一条通路,然后用鳔变形的原始肺呼吸,好好睡上一觉,当河水足够了,才回到水中生活。空棘鱼:这种鱼生活在三亿多年前,至7000万年前就已经绝迹了。但是有人在非洲东南海域两次捕捉到它们。它约有1.5米长,身体表面布满了坚硬的鳞片,发出蓝白色的光泽,好像全身穿着一层铠甲,头部特别坚硬。最不可思议的是,它的胸部和腹部的两侧各长着一只鱼鳍,这些鳍和其它鱼类的鳍比较起来,显得特别肥大,就像是野兽的脚一样。

6. 海洋中最凶猛的野兽

葛雷篇

邪恶生命体戈迪斯(ゴーデス/Goudes)

第一集《银色巨人》

身高83米,体重127000吨

简介:企图消灭宇宙所有生命的可怕生命体。它将自己的细胞附于其他生物的体内,使该生物变成邪恶的大怪兽。戈迪斯在火星与葛雷进行了战斗,最后它将自己的身体分裂成无数的细胞来到地球。

双头怪兽布洛斯(ブローズ/Broads)

第一集《银色巨人》

身高120米,体重149000吨

简介:地下蝌蚪的一种,戈迪斯细胞附体后变成了邪恶的大怪兽。它有两个脑袋,上面的用来进攻,下面的用来思考。突然从城市工地的地下钻了出来,横冲直撞。它能从胸部、腹部的洞里释放毒气。

远古怪兽古伊加扎拉斯(ギガザウルス/Guigazauras)

第二集《冰冻的龙》

身高72米,体重94000吨

简介:生活在几千万年前的恐龙残余,沉睡于南极的冰层中。戈迪斯细胞使冰融化并使其苏醒过来。醒来后的古伊加扎拉斯抖落了想附体的戈迪斯细胞,到处乱闯。它转动长长的脖子,用头撞击对手。在冰中的状态并不大,冰一化就变大了。从口中喷出的冷冻气可以冻住任何物体。

火焰飞龙杰鲁加顿(ゲルガドン/Gerukadon)

克隆吉米(クローンジミー/Clone Jimmy)

第三集《迷人的少年》

身高67米,体重65000吨

简介:少年吉米的宠物蜥蜴,在阿克密塔工地意外死亡,戈迪斯细胞附在了少年仇恨的心上,从而产生了邪恶的大怪兽——杰鲁加顿。杰鲁加顿大闹了市镇,最后戈迪斯变出假吉米来操纵大怪兽。杰鲁加顿从口中喷出高温火焰,从眼中发射破坏光线。

风魔德嘎恩加(デカンジャ/Deganja)

第四集《德嘎恩加之风》

身高89米,体重74000吨

简介:德嘎恩加原为澳大利亚传说中的风神,被戈迪斯细胞附体而成了邪恶的大怪兽。它隐藏在龙卷风中攻击人们,后被杰克诱出显了原形。从指间发射烈性雷电之光,曾使葛雷陷入危险境地。

毒气幻影怪兽巴兰加斯(バランガス/Barrangas)

第五集《来自噩梦的消息》

身高79米,体重129000吨

简介:像气体一样能随时随地地出现和消失的大怪兽,与火星上死去的斯汤雷.哈加德合为一体。它非常狡猾,善于突然发起攻击。化做气体袭击了UMA基地。从背部的大翅膀喷出有毒气体。在眼看要被葛雷打败的时候,逃向了戈迪斯。与戈迪斯合为一体。

邪恶生命体戈迪斯(强化后)(ゴーデス(第2形态)/Goudes (powered-up))

第六集《噩梦的决断》

身高107米,体重346000吨

简介:在地球吸收了生物而得以壮大的戈迪斯细胞重新聚集,再生为戈迪斯二世。其外形比以前更大,战斗力也大大提高。将熔岩喷发和导弹爆炸时的能量作为能源,凶猛异常,从眼中发射光线。

守护兽加杰博(ガゼボ/Gazebo)

第七集《森林守护神》

身高63米,体重86000吨

简介:空气清新的森林因为建筑公路而受到污染。加杰博对此十分生气,便前来与人类作对。它身体坚硬,力大无比,讨厌森林中的大蘑菇。他用甩尾和啃咬等方法来对付葛雷。最后被葛雷仍进了一个大洞中,在那里沉睡。

昆虫怪兽马加巴(マジャバ(雄、雌) /Majaba)

第八集《无形的复仇——昆虫的叫唤》

身高78米,体重75000吨

简介:老被人用农药喷杀的蝗虫变异成了大怪兽。它们以农药为食,袭击目标是喷洒农药的农家飞机。雌性马加巴为了保护其卵而与葛雷展开激战。

电脑植物比奥斯(バイオス/Bios)

第九集《比奥斯计划——植物城市》

身高80米,体重99000吨

简介:南方大学培育的一些宇宙植物与电脑合为一体而成的怪物,想消灭地球上所有生物。其体内有强电流,这些电流使葛雷大伤脑筋。比奥斯一听音乐就会变得老实。无论是左边的机械手还是右边的植物手,都力大无比。

变形生命体罗古洛(リュグロー/Rugulo)

变形生命体贝洛尼卡(ベロニカ/Veronica)

第十集《外星人狂想曲》

身高120米,体重132000吨

简介:罗古洛是奔走于宇宙行星间的宇宙生命体,能变成任何东西。因反对其同伴变成人类在地球生活而显出原形,到处破坏。其武器是头上的角。在地球上,它变成一辆汉堡包店的汽车。被葛雷打败后,它也决定像其同伴贝洛尼卡一样,变成人类在地球生活。

圆盘兽UF-O(UF-0/UF-0 (zero))

第十一集《第47机库》

身高15米~180米,体重12000吨~184000吨

简介:它是化作圆盘来到地球的宇宙生物,吸取了捕捉它的军方人士的智慧后,变得更加强大。它大闹地球,还把科学家抓进它的他体内。两个钳子十分厉害,能发射环形光线。袭击了UMA基地,并在那里显露了原形。

传说中的深海怪兽科达拉(コダラー/Kodalar)

第十二集《它的名字叫灭亡》

第十三集《永远的英雄》

身高62米,体重94000吨

简介:当地球人将地球的大自然破坏殆尽的时候就会在海中出现的大怪兽。原来它是地球为保护自己而招来的。葛雷的拳脚攻击对它完全无效,武器是眼睛中发射的破坏性光束。后被UMA的光炮击倒。

传说中的宇宙怪兽希拉利(シラリー/Shiralie)

第十二集《它的名字叫灭亡》

第十三集《永远的英雄》

身高120米,体重82000吨

简介:抱着和科达拉一样的目的,从宇宙而来的大怪兽。从地球发射的核导弹都对它毫无效果。它与科达拉一起向葛雷发动了进攻。其武器是口中喷出的火焰和手指发射的光束。它的头部撞击也很厉害。拥有巨大的翅膀,可以在宇宙飞翔。

帕瓦特篇

宇宙忍者巴尔坦星人(バルタン星人/Baltan-seijin)

第一集《银色追踪者》

身高65米,体重23000吨

简介:帕瓦特追捕的邪恶的宇宙人,已经消灭了几个星球的文明。具有变幻分身的能力,可以制造幻想,迷惑对手。从剪中发射红色的破坏光弹。初到洛杉机时,是难看的茧子的形态。它能从背后伸出翅膀,以27马赫的速度飞行。驾驶着全长8公里的巨大母舰在全宇宙肆虐。

毒气怪兽凯姆拉(ケムラー/Kemura)

第二集《他的名字叫奥特曼》

全长85米,身高35米,体重30000吨

简介:凶暴的地下怪兽,食肉。发起怒来张开背甲,释放毒气,所有生物都免不了一死。从尾部放出一种叫“血毒”的毒气。力气很大,而且可以在地下以50公里的时速前进。

友好珍兽皮古蒙(チャンドラー/Pygmon)

第三集《飞向邪恶怪兽的王国》

身高1.3米,体重20公斤

简介:与人类为友的心地善良的怪兽。具有心灵感应,对危害自身的灾祸能预先知道。具有人类5~6岁儿童的智力。在圭亚那高地帮助迷路的人,送给他们草药。

有翼怪兽强德拉(ピグモン/Chandora)

第三集《飞向邪恶怪兽的王国》

身高50米,体重18000吨

简介:生活在圭亚那高地的怪兽,十分好斗。虽然有巨大的翅膀,但不能飞,不过可以扇起大风。武器是翅膀上的毒爪。用头上的角一击就可以在岩壁上开一个洞。

骷髅怪兽雷德王(雄)(レッドキング(雄)/Red King(male))

第三集《飞向邪恶怪兽的王国》

身高70米,体重42000吨

简介:被称作“圭亚那帝王”的超级怪力怪兽。打击里强,为了保护雌怪兽,无论什么敌人都敢斗。

骷髅怪兽雷德王(雌)(レッドキング(雌)/Red King(female))

第三集《飞向邪恶怪兽的王国》

身高60米,体重30000吨

简介:和雄怪兽一起生活在圭亚那。擅长尾巴工夫。和雄怪兽一样,力量强大,肘锤能击碎岩石。

地下怪兽泰莱斯通(テレスドン/Telesdon)

第四集《黑暗使者》

身高62米,体重130000吨

简介:地下人操纵的攻击地面的怪兽。皮肤比岩石还坚硬,导弹攻击不起作用,对帕瓦特的拳脚攻击毫不在意。但是畏惧强光是它的弱点。

食铀怪兽加勃拉(ガボラ/Gabora)

第五集《电击防卫作战》

身长85米,身高45米,体重50000吨

简介:以铀为食的怪兽,全身散发强烈的放射能。面部的鳞片成锅状,在地下能以70公里的时速移动。

木星怪兽贾米拉(ジャミラ/Jamila)

第六集《返回宇宙》

身高60米,体重18000吨

简介:宇宙行者贾米拉是在宇宙中变成怪兽样子的,为了见到女儿而回到地球。很擅长大力快攻战术。平时能恢复人的样子,可是心里却变得越来越凶残。

灼热怪兽赞勃拉(ザンボラー/Zambolar)

第七集《灼热的复仇》

全长87米,身高45米,体重50000吨

简介:因为全身都散发着超高温,只要它走过,无论森林还是城市都会被烧焦。即使被超级斯派修姆射线击中,也没什么大碍。赞勃拉是自然为了给人类危机感才诞生的怪兽。触角放出热波,任何东西轻轻一触便会燃烧。

三面怪人达达(A,B,C)(ダダ (A,B,C)/Dada (A, B, C))

第八集《侵略回路》

身高55米,体重10000吨

简介:从新型计算机中出现的怪人,把地球上的生物和物质同化成和自己一样的物种。他有着能把身体变成电波的能力。具有瞬间移动能力,武器是静止光线和破坏光线。

红色火焰怪兽巴尼拉(バニラ/Banila)

第九集《复活!两大怪兽》

身高65米,体重30000吨

简介:巴尼拉是八亿五千年前生活在地球的怪兽。凭借古代人的力量,把它关在石棺里。由于金属片发出的声响,巴尼拉被唤醒来到了现代。从口中喷射出红色的高温火焰。和同时出现的阿博巴斯的战斗中,遭遇溶解液,削弱了战斗力。

蓝色发泡怪兽阿勃拉斯(アボラス/Aboras)

第九集《复活!两大怪兽》

身高65米,体重30000吨

简介:和巴尼拉一样,都是生活在太古时代的地球上,胡作非为的怪兽。它用巨大的尾巴将敌人击倒。从口中喷出蓝色溶解掖,即使是钢筋铁骨也会被腐蚀掉。由于野兽的本能,在和巴尼拉的激战中,使出了惊人的力量,将巴尼拉击倒。后来又和恢复了体力的巴尼拉一起与帕瓦特展开激战。

油兽贝斯塔(ぺスター/Pestar)

第十集《两人英雄》

身高55米,体重56000吨

简介:吃石油的怪兽,一个接一个地袭击油船,油田。由于体内装满了石油,如果用导弹攻击,会发生大规模的爆炸和火灾。左右的身体能将对手夹住,并施加相当大的压力。一旦发怒便会从口中吐出高温火焰,使油船爆炸。无论是在海底还是在陆地,左右身体都会合起来保护头部。

古代怪兽哥莫拉(ゴモラ/Gomola)

第十一集《复活巨兽》

身高60米,体重30000吨

简介:哥莫拉是一亿八千万年前恐龙木乃伊由于大雨吸收而吸收了大量水分而复苏的。它本身没有恶意,只是出于本能胡闹而已。怪力和巨大的尾巴是它的有利武器。

彗星怪兽多拉考(ドラコ/Doraco)

第十二集《帕瓦特暗杀计划》

身高60米,体重30000吨

简介:为了与帕瓦特交战,调查战斗力数据而来到地球的怪兽。从两腕伸出锋利的镰刀可以劈开对手的身体,而且还具有怪力。帕瓦特的绝招对多拉考作用不大。

骷髅怪兽雷德王(雄)(レッドキング(雄)/Red King(male))

第十二集《帕瓦特暗杀计划》

身高70米,体重42000吨

简介:在和多拉考决斗中败北。

宇宙恐龙杰顿(ゼットン/Zetton)

第十三集《再见!奥特曼》

身高99.9米,体重66666吨

简介:通过帕瓦特对多拉考的激战显示出来的战斗数据,调整了身体的宇宙最强怪兽——宇宙恐龙杰顿。能吸收帕瓦特光线,并反射回去。

宇宙忍者疯狂巴尔坦星人(サイコバルタン星人/Psycho Baltan-seijin)

第十三集《再见!奥特曼》

身高75米,体重26000吨

简介: 被认为是巴尔坦星人的领导者而存在。想打倒帕瓦德,母船在WINR基地上空出现。SKY HUNTER的超级镭射对决,帕瓦德的朋友出现。从三方向同时受到超级镭射,母船爆炸,巴尔坦星人的侵略宣告终结。

7. 海洋中的凶猛动物

虎鲸

虎鲸是一种大型齿鲸,由于性情十分凶猛,因此又有恶鲸、杀鲸、凶手鲸、逆戟鲸等称谓。

它的身体强壮而有力,体形很大,呈纺锤形,表面光滑,皮肤下面有一层很厚的脂肪用来保存身体的热量。

体长约为600~1000厘米,体重5000~8000千克。

身体上的颜色黑白分明,背部为漆黑色,只是在鳍的后面有一个马鞍形的灰白色斑,两眼的后面各有一块梭形的白斑,腹面大部分为雪白的颜色。

头部较圆,没有突出的吻部,鼻孔在头顶的右侧,有开关自如的活瓣,当浮到水面上时,就打开活瓣呼吸,喷出一片泡沫状的气雾,遇到海面上的冷空气就变成了一根水柱。

前肢变为一对鳍,很发达,后肢退化消失。

高耸于背部中央的强大的三角形背鳍,十分显眼,雄兽的可达1.5米高,既是进攻的武器,又可以起到舵的作用。

嘴很大,上下颌上共有40~50枚圆锥形的大牙齿,显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能把一只海狮整个吞下。

虎鲸分布在世界各大海洋中,以南北两极附近水域最多,在我国见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海域。

虎鲸喜欢栖息在从0℃到12~13℃的较冷水域,温暖的海洋中数量较少,既使有也常常潜到水温较低的深水地带。

它行动的流动性很大,一天就能游出100多公里,但较常出现在离海岸30公里以内的水域中,而较少游向远洋。

游泳前进的速度也很快,时速可达54公里。

潜水的时间也很长,最多能达到30分钟以上。

在海湾的浅水地带,它还喜欢用尾巴上的缺刻去钩拉海藻,发出“呼呼”的声音,不久,浑身就披满了半透明的海草。

虽然它的牙齿非常坚强,但却不如鲨鱼的牙齿那样锋利,因此主要用于攫取而不是咀嚼,而被它叼住的食物都是整个吞下的。

猎食的对象主要是各种海洋兽类,如海豚、海豹、海狮、海狗、海象等,有时也捕食企鹅、乌贼和鳕鱼、鲆鱼、鲽鱼、鲭鱼、沙丁鱼等各种海洋鱼类,曾有一只虎鲸吃掉13只海豚和14只海豹的记录。

成群的虎鲸甚至敢于攻击比其大十倍的须鲸,情景与狼群围猎孤鹿十分相似,先将猎物上下左右团团围住,咬掉背鳍、尾巴等,使其难以游动,然后撕去大块的肉,再咬掉猎物的嘴唇和舌头。

由于虎鲸是如此之凶猛,所以海洋中的露脊鲸、长须鲸、座头鲸、灰鲸、蓝鲸等大型鲸类也都畏之如虎,远远见了,就慌忙避开,逃之夭夭。

虎鲸在捕食的时候还会使用诡计,先将腹部朝上,一动不动地漂浮在海面上,很像一具死尸,而当乌贼、海鸟、海兽等接近它的 时候,就突然翻过身来,张开大嘴把它们吃掉。

虎鲸喜欢营群居的生活,有2~3只的小群,也有40~50只的大群,每天总有2~3个小时静静地呆在水的表层,因为肺部充满了足够的空气,所以能够安然地漂浮在海面上,露出巨大的背鳍。

群体成员间的胸鳍经常保持接触,显得亲热和团结,如果群体中有成员受伤,或者发生意外失去了知觉,其它成员就会前来帮助,用身体或头部连顶带托,使其能够继续漂浮在海面上,就是在睡觉时也扎成一堆,这是为了互相照应,并保持一定程度的清醒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