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海洋工程 > 气象海洋队(气象海洋卫星)
气象海洋队(气象海洋卫星)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1-05 00:15    点击:139   编辑:admin

1. 气象海洋卫星

  气象卫星(meteorological satellite):从太空对地球及其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卫星气象观测系统的空间部分。卫星所载各种气象遥感器,接收和测量地球及其大气层的可见光、红外和微波辐射,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给地面站。

地面站将卫星传来的电信号复原,绘制成各种云层、地表和海面图片,再经进一步处理和计算,得出各种气象资料。气象卫星按轨道的不同分为太阳轨道(极轨道)气象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按是否用于军事目的分为军用气象卫星和民用气象卫星。气象卫星观测范围广,观测次数多,观测时效快,观测数据质量高,不受自然条件和地域条件限制,它所提供的气象信息已广泛应用于日常气象业务、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大气科学、海洋学和水文学的研究。气象卫星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的卫星之一,美国、前苏联/俄罗斯、法国和中国等众多国家都发射了气象卫星。1958年美国发射的人造卫星开始携带气象仪器, 1960年4月1日,美国首先发射了第一颗人造试验气象卫星,截止到1990年底,在30年的时间内,全世界共发射了116颗气象卫星,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气象卫星网,消灭了全球4/5地方的气象观测空白区,使人们能准确地获得连续的、全球范围内的大气运动规律,做出精确的气象预报,大大减少灾害性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如果对自然灾害能有3—5天的预报,就可以减少农业方面的30%~50%的损失,仅农、牧、渔业就可年获益1.7亿美元。例如,自1982年至1983年,在中国登陆的33次台风无一漏报。1986年在广东 汕头附近登陆的8607号台风,由于预报及时准确,减少损失达10多亿元。1960年4月1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泰罗斯”1号。这颗试验气象卫星呈18面柱体,高48厘米,直径107厘米。星上装有电视摄像机、遥控磁带记录器及照片资料传输装置。

它在700千米高的近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1135圈,共拍摄云图和地势照片22952张,有用率达60%。具有当时最优秀的技术性能。

美国从1960年至1965年间,共发射了10颗“泰罗斯”气象卫星,其中只有最后两颗才是太阳同步轨道卫星。1966年2月3日,美国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实用气象卫星“艾萨”1号,它是美国第二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轨道高度约1400千米,云图的星下点分辨率为4000米。从1966年至1969年间,共发射了9颗,获得了大量气象资料。

它的发射成功开辟了世界气象卫星研制的新领域,大大减少了由于气象原因造成的各种损失。

2. 地球气象卫星

监测天气现象的是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是从太空对地球及其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卫星气象观测系统的空间部分。卫星所载各种气象遥感器,接收和测量地球及其大气层的可见光、红外和微波辐射,以及卫星导航系统反射的电磁波。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给地面站。地面站将卫星传来的电信号复原,绘制成各种云层、风速风向。地表和海面图片,再经进一步处理和计算,得出各种气象资料。气象卫星观测范围广,观测次数多,观测时效快,观测数据质量高,不受自然条件和地域条件限制,它所提供的气象信息已广泛应用于日常气象业务、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大气科学、海洋学和水文学的研究。气象卫星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的卫星之一。

3. 气象观测的卫星

美国NOAA极轨卫星从1970年12月第一颗发射以来,近40年连续发射了18颗,最新的NOAA-19也将在2009年发射升空。NOAA卫星共经历了5代,目前使用较多的为第五代NOAA卫星,包括NOAA-15—NOAA-18;作为备用的第四代星,包括NOAA-9—NOAA-14。以下为部分NOAA卫星的发射时间和基本轨道参数。

NOAA-11卫星

发射时间1988年9月24号,正式运行日期1988年11月8日

轨道高度:841公里,轨道倾角:98.9度,轨道周期:101.8分

NOAA-12卫星

发射时间1991年5月14日,正式运行日期1991年9月17日

轨道高度:804公里,轨道倾角:98.6度,轨道周期:101.1分

NOAA-14卫星

发射时间1994年12月30号,正式运行日期1995年4月10日

轨道高度:845公里,轨道倾角:99.1度,轨道周期:101.9分

NOAA-15卫星

发射时间1998年5月13号,正式运行日期1998年12月15日

轨道高度:808公里,轨道倾角:98.6度,轨道周期:101.2分

NOAA-16卫星

发射时间2000年9月12号,正式运行日期2001年3月20日

轨道高度:850公里,轨道倾角:98.9度,轨道周期:102.1分

NOAA-17卫星

发射时间2002年6月24号,正式运行日期2002年10月15日

轨道高度:811公里,轨道倾角:98.7度,轨道周期:101.2分

NOAA-18卫星

发射时间2005年5月11号,正式运行日期2005年6月26日

轨道高度:854公里,轨道倾角:未知,轨道周期:102分

NOAA-19卫星

发射时间2009年2月6号,正式运行日期2009年月 日

轨道高度:852.2公里,轨道倾角:98.7,轨道周期:102.1分

4. 海洋 卫星

海洋一号D卫星的作用是与海洋一号C卫星双星组网,能够填补我国海洋水色卫星无下午观测数据的空白,丰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手段,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卫星还可应用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服务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农业农村、气象、水利等行业。

5. 海洋气象站

克洛泽群岛是有5个火山岛,群岛组成的,这个地方大大小小的岛屿大概有20多个人口只有十几个,主要是用来进行科考。在这个群岛上,设立了气象站以及地理研究的所,进行海洋微生物的研究以及原子能的研究。这个地方气候比较严寒,有着强大的风暴,这里的动物和植物都属于南极系列。克洛泽群岛上的动物就是帝王企鹅,每年都有大量的帝王企鹅到这个地方进行繁育后代。但是,近几年的气温在不断升高,使得帝王企业的栖息地的食物减少,企鹅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少,气候的不断变化也影响了当地的物种的生存。

克洛泽群岛的气候比较严寒,时不时的有着大暴风,这里的气候属于南极,居住着帝王企鹅。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这里的气候也在不断变化,严重影响当地的物种生长。

6. 气象卫星探测

401-403 MHz频段内部署有卫星地球探测业务和卫星气象业务(地对空)系统,在399.9-400.05 MHz频段内部署有卫星移动业务(地对空)系统,主要收集地球及大气相关重要数据,用于研究和监测气候变化,帮助气象学家预报天气,并预测和监控各种自然灾害。这些数据收集系统(DCS)传统上使用中/低功率电平。

7. 气象海洋卫星应用研究,产品制造

沿海各地根据自身区位优势和特点,发展出形式多样的产业集群。如胶东半岛的海水养殖和海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舟山、福州等地的远洋渔业产业集群,天津、青岛等地的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产业集群,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集群和涉海金融服务业集群等等。

在过去的40年中,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海洋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海洋通用工程技术为主,包含20多个技术领域的海洋高新技术体系,海洋基础研究覆盖海洋各个学科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其中“‘向阳红10’号大型远洋调查船的制造”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调查研究报告”等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蛟龙号共完成158次安全高效下潜作业,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我国海洋卫星事业从无到有,实力日益增强。从2002年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A”飞向太空,到2018年“中法海洋卫星”再入苍穹,我国海洋卫星已从单一型号发展到多种型谱,已从试验应用转向业务服务,正沿着系列化、业务化的方向快速迈进。

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形成50余项海洋能新技术、新装备,我国成为亚洲首个、世界第三个实现兆瓦级潮流能并网发电的国家。《中国海洋能近海重点区资源分布图集》编制完成,为海洋能示范工程选址建设提供资源支撑。

8. 各大海域卫星气象

降雨波罗的海位于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区,全年以西风为主,秋冬季常出现风暴,降水颇多,北部的年平均降水量约500毫米,南部则超过600毫米,个别海域可达1000毫米;地处中高纬度,蒸发较少;周围河川径流总量丰富。

波罗的海地区夏季云量约6成,冬季则多于8成。南部和中部每年的雾天平均59天,波的尼亚湾北部雾最少,每年约22天。洋流由于北大西洋暖流难以进入波罗的海,海水得不到调节,致使冬季气温比较低,而且南北差异较大,夏季气温不高,且南北差异很小。

水温自北向南升高,8月表面水温,波的尼亚湾为9-13℃,芬兰湾为15-17℃,海区中部为14-18℃,西部海区达20℃。2-3月,开阔海区水温为1-3℃,波的尼亚湾、芬兰湾、里加湾及其他海湾均低于0℃。

从南向北的1月平均气温为零下1.1-10.3℃,7月为17.5-15.6℃。冰雪波罗的海的海水又浅又淡,很容易结冰。北部和东部海域每年通常有一段不利于航行的冰封期,从每年11月初起,北部开始出现冰冻,冰覆盖的区域每年不尽相同。

一般年份,海冰只出现在各个海湾中。只有在严冬时,几乎整个海区才被冰所覆盖。海冰平均厚度为65厘米。波的尼亚湾冰封期达210天,中部的芬兰湾和斯德哥尔摩附近为185天,里加湾为80-90天,波兰、德国沿岸冰封期30-40天。

南部通常不结冻,但瑞典和丹麦之间的海峡有时也会冰封。波的尼亚湾的北部还容易形成大冰包,这种冰包有时可高达15米,给海上运输造成困难,船只通过只能在冰冻的海面上开凿水道,再缓慢前行。

自然界的水体都不是纯净水,也就是说水中都是溶解了来自自然界的矿物质,这些矿物质我们也可以称为“盐分”,而水中全部溶解的固体盐类物质和水的重量之比,就称为“盐度”。

当然,由于河流水和有些湖泊水在不停的流动,所以含盐量很少,也就是盐度很低,我们人类几乎难以察觉,这样的水我们称为“淡水”。

红海不同海区海水盐度之所以会有差异,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蒸发量、降水量、地表径流的汇入、洋流、海域封闭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比如,北冰洋海域海水盐度较低,主要包括地处高纬度地区,气温低,海水蒸发量小,同时北冰洋海域相对封闭,海水交换较慢,另外周围有大量的河流淡水汇入等因素的影响。

红海

世界上海水盐度最高的海洋是红海,红海位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是由于板块的张裂而新形成的海洋,呈现狭长形态,仅通过狭窄的曼德海峡与印度洋沟通,海域十分封闭,海水交换很慢。另外,红海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海水蒸发量巨大,而年降水量稀少,周围陆地几乎没有什么河流汇入红海,这些原因共同促成了红海成为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洋,红海的海水盐度高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