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河彝族服饰特点?红河型彝族服饰 这类服饰主要流行于滇南红河地区,以建水、石屏、元阳等县最为典型。妇女服饰多彩多姿,既有大襟右衽长衫,也有中长衣和短装,普遍着长裤,衣罩外套坎肩,系围裙;头饰琳琅满目,多以银泡或绒线作装饰;服饰色调极浓,并贯用配套的对比色,鲜艳夺目,装饰性很强;图案以自然纹形为多几何纹次之。男子服饰与其他地方相差不大。 女装的主要款式为右襟或对襟上衣,长裤,个别地方着裙。以白、兰、黑为底色,多饰动植物花纹图案和几何图案。其头饰各地差异很大。昆明地区的部分彝族青年妇女,头戴“鸡冠帽”,形如鸡冠,用大大小小各种银泡镶绣而成,做工精细;老年妇女一般挽发髻。圭山一带未婚妇女头饰布箍,在双耳部位缀一对三角形绣花布饰,脑后吊一束串珠垂向胸前。弥勒及路南部分地区彝族妇女以双辫缠头并包黑内,留一束头发垂于脑后,以珠串、银链、贝壳、绒线花色为饰。文山、西畴、马关、富宁等部分地区妇女头包黑巾或顶花帕,头饰简单,而丘北、开远、泸西等部分地区的妇女则头饰十分丰富,饰品有银泡、绒线球、花和贝壳等。这一类型的男子一般穿对襟衣、外套坎肩、着宽档裤,有的还扎绑腿,头包黑巾。 二、红河州少数民族艺术类型?红河州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彝族、苗族、傣族、壮族、瑶族、回族、布依族、拉祜族、布朗族 ①哈尼族 哈尼族有悠久的历史,与彝族、拉祜族永源于古代的诸羌部落。隋唐时期,哈尼族与彝族的先民同被成为“乌蛮”部落。当时,滇南、滇东北的“乌蛮”部落,被成为“南中”、“三十七蛮部”,其中“因远”、“思陀”、“溪处”、“落恐”、“王弄”等七部多为“和蛮”(“和泥”),为哈尼族的先民。公元937年,南诏通海节度使段思平曾联合“三十七部”进军大理,推翻了篡夺南诏政权的“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哈尼族的社会形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已基本进入封建社会,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红河南岸的哈尼族地区仍处于封建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过渡的地区。 哈尼语属汉藏语系缅语族彝语支。内部又分不同的方言和若干土语。红河州哈尼族的语言属哈(尼)僾(尼)方言。哈尼族无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帮助创造了拼音文字。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十月年和六月节,十月年称为“扎勒特”(“扎勒特”意即捏做糯米面团子),一般从阴历十月的第一个辰龙日起,至申猴日止,历时6天。农历五月欢度“苦扎扎”(即六月节),节日3-5天。一般以农历五月的第一个申猴日为节日的第一天(也有的地区在“火把节”期间或农历四月底)。 主要居住于红河南岸红河、绿春、元阳、金平县和建水县部分地区。 ②苗族 苗族是迁入自治州较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于屏边、金平、河口、蒙自等县。自称有“蒙”、“蒙豆”、“蒙细”等。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文。由于长期和汉族人民交往,许多苗族兼通汉语,语言中也有不少汉语词汇。苗族居住的高山,一般水源不多,土地贫瘠,只能种植玉米、荞子等旱地作物,然而地域广阔,草场丰富,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苗族除从事农耕外,还大量饲养黄牛、驮马。服饰,各地不完全相同,妇女的衣着更是多样。妇女擅长纺织、绣花、蜡染、工艺精致、富有民族特色。苗族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内容广泛。重大节日有每年农历正月初五举行的“踩花山”。 ③瑶族 瑶族也是迁入自治州较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于河口、金平、元阳、绿春等县。有“秀门”、“金秀”、“秀”、“黑尤孟”、“尤门”、“节睦”、“半孟”等自称,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一些地方的瑶族能讲汉语、汉族粤语、壮语和苗语。住在河口县的瑶族的语言,包括其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与广东、海南岛的苗族基本一致。瑶族多居于高山箐林从事农业生产,生产水平不高,加之耕地面积有限,又无广阔的草场,经济发展比较迟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每个家庭都自种棉花和蓝靛,由妇女自纺、自织、自染后供一家人穿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逐步走上靠林吃林,大力发展食用香料草果和芳香油原料的生产路子。面貌正在改变。传统的节日很多,重大的如“赛歌堂”等。 ④彝族 州内的彝族,自称有“聂苏”、“撒尼”、“阿细”、“阿哲”、“朴喇”、“母基”等,世居于州内各县市“彝”字,既是多数彝族自称的意译,汉文词义上又有庄重、古老的美意。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据史料记载,他们的先民——昆明人西汉时期已居住在今滇池和洱海之间。魏晋之际,朱提郡(今昭通)和建宁郡(今曲靖)已存在。隋唐称之为“东爨乌蛮”。红河州北部在“东爨乌蛮”境,南部在唐初建置的“‘蜀爨蛮’十七州”内。经过长期与周围部族的交往融合,形成了当今红河地区的彝族。 彝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云南的彝语有六个方言区,红河州彝族的语言分别属于以路南、弥勒为代表的东南部方言区和以石屏为代表的南部方言区。彝族的主要节日有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买遮菲托”(火把节)和冬月二十四日的“咱合枯莫”(冬月年)。 ⑤回族 州内回族人主要聚居于个旧、开远、建水、弥勒、泸西等市县。靠近城镇的坝区。长期以来与汉族操同一种语言、用同一种文字,其中杂有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回族居住的地方,一般人多地少,但他们有从事商业贸易的传统(并开办了一些手工业作坊)。文化教育比较发达,个旧市沙甸区回族兴办的学校,曾聘请著名的学者任教或讲学,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民间文学比较丰富。有“古尔邦”等传统节日。 ⑥傣族 傣族主要聚居元阳、金平、红河等县。按他称,有水傣、旱傣之分。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傣族有自己的文字,但在红河州的傣族中不大流行。他们多居于低海拔河谷地带,自然条件较好,粮食较为富足,经济也较宽裕。傣族文学的主要形式是诗歌、传说和故事,红河地区发掘出版的叙事长诗《婻窝妮》,歌颂纯真的爱情,比喻生动贴切。传统节日主要为泼水节。 ⑦壮族 壮族主要聚居于蒙自、个旧、河口等市县。有“布侬”、“布依”、“傣门”、“傣德”等自称。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至今保留着自己的一种方块文字(土俗字),但流行不广,仅限于宗教经文、山歌歌本和书信使用。世代生活在河谷地带的壮族人民,生产水平较高,早已大面积种植双季稻。州内壮族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民间口头文学,流传的《蚯蚓的故事》、《为什么壮家的楼梯只有七台》等,情节曲折,生动感人。 ⑧拉祜族 州内的拉祜族原称苦聪人,聚居于金平、绿春两县沿国境线的深山密林中,有拉祜纳(俗称黑苦聪)、拉祜西(俗称黄苦聪)、拉祜普(俗称白苦聪)等自称,又称“戈搓”(意为深山里的人)。经民族族系识别工作后,并征得本民族同意,已归入拉祜族。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长期居于原始森林,以采集为生,擅长狩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其他民族的帮助下,逐步定居定耕。脍炙人口的《老虎、麂子、和马鹿》、《老虎和野猫评理》等动物故事,反映了他们对森林生态的理解及对生活的追求。 ⑨布依族 布依族系由古代百越族群中的骆越一支发展而来。布依族是在清朝嘉庆三年(1798)的贵州王啊崇(女)和韦朝元领导的布依族农民起义败后,从贵州进入师宗、罗平之后再迁徒到红河州境内的。现大部分聚居在河口桥头区的老董上寨、老董下寨、老汪山、萍子地、夹马石一带。布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但布依族四五代以前就不会讲布依话了,只有在日常用语中,还保留少许布依语的词汇。男女老幼均通壮话、汉话。历史上没有文字。 ⑩布朗族 州内的布朗族是2009年4月由一个特殊群体---莽人归属的,莽人生活在金平县中越边境的金水河镇,由于长期深居原始森林,莽人的生活极度贫困。莽人一般身材不高,皮肤黝黑,双腿粗壮有力。他们赤脚奔走如飞,负重百多斤重。男人过去以打猎为主,有时进深山狩猎一去就是几天;而女人们主内,在家采集老林中的野果、野菜和从事一些简单的农务。他们的群体精神很强,不管谁获取了猎物、野果等物品食物,都要和全寨分享。 在莽人的归族问题上,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经过十六年的努力,通过民族工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反复论证,并多次派莽人村民代表到西双版纳州的勐腊、景洪两地交流,莽人与当地的布朗族大部分语言相同,在一些风俗习惯上也有相近之处。征得莽人的同意,经国家民委批复,同意归属布朗族。 三、翠湖海心亭的故事?1904年,昆明翠湖公园的海心亭附近,建水曲江人蒋楦开设了云南第一个民营的“水月轩”照相馆。“水月轩”早期墙上挂着一块绘有昆明滇池、船影、渔灯的背景布,布景前设有太师椅和绣花红坐垫等道具。到了后期,影场装饰采用半景式景观,尽显中西合璧的都市气息。相馆拍照时,得看天气是否晴朗,以保证光线充足。而摄影使用的胶片感光速度很慢,拍摄时需要10至20秒的曝光时间。赶新潮的昆明人纷纷挤进照相馆,把自己的形象永远留给了历史。 |
集装箱船员招聘 |
2023-06-25
|
查看详情 >> |
海上平台石油工人招聘 |
2023-06-24
|
查看详情 >> |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招聘 |
2023-06-24
|
查看详情 >> |